足协新政开倒车中超夏季转会窗口迎来寒冬
随着中超联赛第13轮的结束,6月19日中超夏季转会窗口也随之。在6月19-7月14日这段时间,中超各支球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换队内球员,相比往年的转会市场,这个夏天各俱乐部在更换外援、引入新援上一定会更加的谨慎,之前传言要加盟中超球队的奥巴梅扬、科斯塔、罗本等球星现在已经与中超各队渐行渐远了。
在国足兵败马来西亚的第二日,中国足协发布了《U23球员参加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相关》的通知,2018年中超、中甲俱乐部首发U23不少于首发外援的人数,同时发布了《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收取引援调节费用相关》的通知,了亏损的俱乐部在夏季转会窗口如果有超过4500万(590万欧元)的国外球员引援,2000万(260万欧元)的国内球员引援就需要额外缴纳引援调节费。这两项新规的颁布,让曾经世界足坛,屡屡刷新转会纪录的中超转会市场彻底进入了寒冬。
面对两条新规,中超球队想要再度引进大牌球星基本上已经是天方夜谭了,而对于已经加盟中超的天价外援们,例如胡尔克、奥斯卡、佩莱、保利尼奥等人,就成为了各自球队的掌中宝,有这一批天价外援的球队,例如上港、华夏幸福、权健,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也会是联赛的佼佼者。在新政面前,这些外援在之后的续约谈判中也有了更多的筹码,不排除大牌外援经纪人球队大幅加薪的局面,这也将会加重俱乐部的财务负担。或许这个夏天科斯塔成为了最悲惨的失意人,短信事件让他和孔蒂把关系闹僵,离开切尔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马竞的转会对科斯塔关闭了一扇门,而中超的新政又把另一扇们关闭了。
球员无缘加盟中超带来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联赛竞技水平的下降。近两年随着世界球星加盟中超联赛,中超联赛在竞技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力超群的外援在中国做着技术扶贫的工作,当国内球员在球场上遇到的都是胡尔克、埃尔克森、帕托这些怪兽时,就必须在健身房苦练肌肉,在训练场上加练才有可能战胜他们,把这群怪兽避之门外,关起门来菜鸡互啄就想要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好像并不太现实。
对于中超这本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市场上最好的资源都在向中超靠拢,亚冠赛场上淘汰赛阶段出现了中国德比,卖出了80亿的天价转播版权,中超球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中超这两年的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有了大牌球星的加盟甚至是天空体育都要转播中超比赛。把高水准外援赶走、让U23球员上场去表演,降低联赛质量不说,还降低了中超的影响力和观赏性,让本土球员和三线外援在场上菜鸡互啄,又能有多少球迷愿意为此买单,球迷流失之后,平安还会继续赞助吗?版权还能再卖到80亿吗?球队老板还会继续掏钱?
足协出台新政的目的无疑是正确的,想大力培养优秀年轻球员,但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提高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借鉴其他国家足球发展规律,从来都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足球在经历了98年世界杯、2000年欧洲杯的惨败之后,推出了天才培养计划的足球复兴运动,以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为支撑,全国重新设立了390个足球训练,足协还了德甲、德乙球队必须设立青训中心,截止2011年,拥有注册球员630万人,每13人就有一个是注册的球员,十年磨一剑,足球终于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开花结果,日耳曼战车以全队不到25岁的平均年龄举起了大力神杯,了自己的时代。
U23新政并没有让我们看到高层对培养新人有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我们只看到了为了去服务奥运会和提高某些官员短期的政绩,就盲目的去我们的职业联赛,这是对所有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不公平。中超职业联赛和国足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方去成就另一方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把外援逐渐赶走,把U23球员放在联赛场上拔苗助长,这更像是一次豪赌,而这种足协式豪赌之前已经输了太多次了。就连其他综合体育项目都在渐渐的转变,不再是以往的为金牌论,唯成绩论,走出举国体制,去拥抱市场,现在反而是足球开了倒车。
近期苏宁新任主帅卡佩罗表示23岁的球员已经不小了,在欧洲只要你有实力,16岁的法布雷加斯就可以完成英超首秀,18岁的姆巴佩已经成为了球队大腿,18岁的拉什福德为了曼联的救世主,为何要等到23岁呢?由于强制,U23球员的身价已经贵得离谱。不论能力如何,上来年薪就过百万,球员不凭借能力,凭借新政拿高薪,这样培养出来的球员真的能胜任球迷的期待吗?
夏季转会窗口已经,风平浪静会成为今年夏季窗口的主旋律,在中超有所抱负的球队,必定会将重心转移到培养U23球员上。转会市场的兴衰是衡量一个联赛的重要指标,中超近两年球市火爆,离不开中超球队签入大量超级球星做出的贡献。新政的出台,就像是给火热的中超联赛泼的一盆冷水。
鹿战梦幻体育竞技平台将会今年中超的转会信息,并在我们的阵容中及时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