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资讯  中超

“足球技战术分析师”董午志:请别叫我懂球帝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 题:(体育年度特别报道“体育大变革时代足球人的酸甜苦辣”之四)“足球技战术分析师”董午志:请别叫我懂球帝

  记者 王牧青

  “我并不是懂球帝,尽管我确实姓董。”董午志的开场白,把幽默和睿智展现无遗。2015年,他的足球战术分析被广泛好评,不仅专栏访问量飙升,还成为央视体育赛事频道的解说评论员,并在北京电视台拥有了自己的固定板块。他说,足球是自己的生命,但自己绝不是纸上谈兵,他还有很多身份,和很多理想。

  【辞掉工作做战术分析师】 

  “我不是懂球帝,足球是我的生命”

  董午志的足球分析首次被推上门户网站的头条,可以追溯到好几年前。那时候,他只是一名足球爱好者,平常工作之余熬夜看看球,再抽空写写文章,稍有了名气,他开始在网络客串足球节目和解说,也只是断断续续。直到今年,董午志做出了一个恐怕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职,专做足球。

  两三年来,他受邀成为CCTV5+频道的足球解说评论员,并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板块有了自己的战术分析节目板块,与大多数评球节目不同,董午志讲解的内容更像是把90分钟的足球比赛分割成块,用技战术分析的方法庖丁解牛、留下干货。

  他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技战术分析是自己的长项,既符合电视转播的需求,也满足着观众的需要。董午志坦率地说:“如今,球迷的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得到阅读比赛的知识。”

  董午志曾是北京青年队的一员。由于成绩还不错,18岁那年,他决定报考北京体育大学,并成功考入运动系(今为竞技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足球专项,后又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体育教育训练专业(主攻足球专项),还成为了校队队长。十几年前,他参加了中国足协与北体大合办的第一期裁判培训班,此后,他断断续续做了13年的足球裁判,直到今天。

  “足球技战术方面,我的专业知识可能比别人多一些。打个比方,我看运动员触球摆腿的瞬间,大致就了解了他的意图、和这个动作是否到位,这就像一种直觉。”

  当听到记者说他是“懂球帝”,董午志急忙连连摆手,“我确实姓董,但真不是懂球帝。他们管我叫足球人,我觉得自己只是一名足球的传播者。”

  今年初,董午志还在一家私企上班,尽管能抽出闲暇看球,但终究是个副业。但随着文章和观点为人所熟知,很多电视台、媒体会请他上节目。董午志隐隐觉得,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了:“有些人认为,足球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我,足球不光是生活,它是我的生命。”

董午志供图

  【印象最深的一次解说】

  “国奥的一个细节彰显中超裁判的不足”

  早年练球时,董午志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写训练笔记。所谓笔记,无非是把训练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随着日积月累,这些笔记从几张纸慢慢积累了几个本,至今,董午志还保留着它们。“现在翻回来看,当时的想法真挺幼稚。但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后来的进步。它们是资料、是习惯,更是财富。”

  现在,董午志的生活很简单,每天看很多比赛录像,甚至把一场比赛的录像看很多遍。为了一期8-10分钟的节目,他甚至需要准备一整天。最后,他挑出最适合的案例,这一步其实最难。如果案例太专业,观众恐怕不爱看;换做太简单的内容,球迷其实都懂。

  多年的积累下,董午志的大脑就像一部足球百科全书。他甚至可以脱口而出地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解说是2013-14赛季英超联赛,西汉姆联对水晶宫,塞尔赫斯特公园球场;或者突然举例:十多年前,鲁伊-科斯塔在米兰的那脚超过35米的贴地直传,对手是皇马。

  他说,2015年给他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是拜仁打多特。“多特很强,但拜仁的进攻如水银泻地。我就感叹,瓜迪奥拉是多么优秀的世界名帅,把传控的风格和德国足球向前的理念融合,把拜仁打造成了新的‘宇宙队’。”

  一年里,他所有解说中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是亚少赛预选赛小组赛中国国少0比4输给韩国,和世青赛决赛塞尔维亚2比1力克巴西。

  但真正触及心灵的比赛,是年底在武汉的“车都杯”,中国国奥与韩国国奥的比赛,中国球员在犯规后把球踢远,却逃过了当值国内裁判的黄牌。董午志却更加担心:“这个行为是国际足联近年来明令禁止的。”

  “这个小细节背后,是教练在训练时对规则的要求不够,且中超裁判的执法力度不够,没能给小球员树立好的习惯。世界大赛上,我们会为此吃亏的!”他说。

  他还说:“如果中国球员情商高一点,就会更好地认识比赛。要尊敬同伴、对手、和裁判。尊重是一种克制,无知并不是个性,挑战裁判更不是个性。”

董午志供图

  【每当国足让人伤】

  “真的会痛苦,难过了就找朋友喝喝酒”

  一年来,董午志在央视的平台解说了很多球赛,包括意甲、德甲、世青赛、世少赛等等。他坦言,当你刚说完欧洲联赛再来看国内的比赛,无论是节奏、传球精准度,心理都有种落差感。他的内心深处,只有一件事可以让他脱离解说时的中立立场:中国足球。

  国足被香港逼平那天,董午志在电视机前看完了比赛。他说,即使会难过,即使有恨铁不成钢的酸楚,但内心却很平静。“我不再像做球迷那样激动,可能是因为从事这件事,我知道他们为什么没踢好,怎么才踢好。我想把对中国足球的热情,放在对工作的认真程度上。”

  因为热爱,董午志选择更理智地面对,更努力地做好每一次节目和解说,引领更多的人在心痛之余,更深入地对待这一切。但对自己来说,董午志需要一个出口。离开了聚光灯,他会和朋友吃饭聊天,喝喝酒,放松自己。

  每个星期,董午志坚持踢1-2场球,拥有亚足联B级证书后,他会向A级、甚至P级努力。除此之外,他还是“第12人”的足球顾问,是赛思足球青少年培训产品的总监。所有的身份,都与足球紧紧相连。

  其实,董午志的技战术素养绝不是纸上谈兵,他的另一份责任,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足球队的主教练,带领球队训练比赛,是他热爱的延伸和实现。

  他说,即使是职业足球的技战术思维,也可以运用到草根足球之中。比如阵型的站位、比如思考能力。“中国职业球员普遍缺少的,是高节奏下主动思考的速度和意识。我们的很多青训,只练习无对抗下的基本技术,对技能和比赛能力的培养都很缺乏。就像许多拿过奥数的天才学生,工作中的创造力却是零。某种程度上,这是教育的缺失。”

  可能,当年做训练笔记的习惯,让董午志懂得了主动思考的价值。他也全力把这财富带给麾下的球员。果不其然,改变了踢球的思维模式后,他的球队在系统内部联赛2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路杀进了决赛。

  【关于未来】

  将是一次不忘初心的旅途

  听董午志讲他对足球的理解,就像听一位大学教授的演讲:内容深刻而滔滔不绝。他说,自己是性情中人,因为热爱足球,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辞职、坚持不懈埋在比赛录像里。踢青年队的时候,他也幻想过进入国家队,那是所有球员的梦想。

  其实,董午志并不是死板的人,2015一整年解说里,他会因为冰岛老将古德约翰森的老而弥坚而感慨,也会因为匈牙利门将基拉利搞笑的“灰绒裤”而忍俊不禁。面对不同的声音,他的观点是:这就像从不同的角度看花瓣,会得到不同的美丽。

  平时,董午志会认真去读球迷的每条留言,了解哪些内容是球迷所喜欢的,或者哪里做的不好。“我从没想过教球迷什么,我希望和球迷一起,更好地看懂足球、读出其中的味道。”他说。

  近20年来,董午志先后做过裁判、球员、解说、战术分析师、甚至业余足球教练。或许有一天,中超球队会给战术分析师一个位置,让他更接近为中国足球出力的初心。他说,未来有很多可能,他并不清楚具体要做什么。“但一定和足球有关,这一点我不会做任何妥协。”

  董午志不会忘记,小学六年级时,他的班主任让每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图,说明未来想做什么。董午志画了一个足球场。他永远记得对老师讲的原话:“我要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贡献力量。”他回过神来,非常认真地说道:“从那时起的每时每刻,我都没有忘记过初心。”(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