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断夜奶才正确?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宁静的夜里,只要娃一声啼哭,哪个当妈的不是吓的立马摸爬滚打跑到婴儿床边。一把辛酸泪,只有夜奶妈妈才懂。几乎所有小婴儿都有吃夜奶的习惯,很多妈妈心疼孩子,只要一哭,就有求必应。宝贝,其实妈妈好想睡整觉!!!
什么时候可以断夜奶?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满月了就能一觉睡个8、9个小时的天使宝宝不是没有,但大多数宝宝在6个月内都需要2次以上夜奶。
保守来说,6个月以后的宝宝能具备睡眠训练的条件,9个月以后的宝宝不再需要夜间进食。
为什么要断夜奶?
1、夜奶影响了宝宝的睡眠
宝宝在夜间醒来寻求食物,吃完奶后继续入睡,这本身并不会破坏睡眠的完整性,也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一醒就要吃、1小时一吃、叼着奶头睡、夜醒无数次的情况是需要纠正的。
2、夜奶影响了妈妈的睡眠
成人的睡眠能力也有差异,有些妈妈感觉3、4次夜奶毫无压力,吃完秒睡;而有的妈妈可能会因为夜醒疲惫不堪甚至落下病根,此时妈妈可以酌情减夜奶或者断夜奶。妈妈的状态也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夜奶增加了龋齿的风险
母乳本身不导致蛀牙,但母乳混合辅食食物残渣比糖水更容易导致蛀牙。母乳不导致蛀牙的前提是口腔卫生保障。配方奶夜奶是会导致龋齿的,不管是否添加辅食。
普遍来说,国内妈妈能做到口腔彻底清洁的并不多,因此夜奶可能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断夜奶跟断母乳是两回事!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我们鼓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孩子母乳喂养。对于母乳妈妈来说,断夜奶只是戒掉夜间睡眠过程中的母乳,而不是需要完全断母乳。断夜奶不需要通过断母乳来实现。
此外,在19~20点间入睡的孩子,在早晨4-6点醒来喝奶(通常我们称之为晨奶)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喝一点奶可以让宝宝睡得更久,大人也能休息更好,不是非要断掉。
断夜奶的前提:
避免无规则养育
白天按照吃-玩-睡的Easy模式安排作息,4个月以后的喂食间隔为4小时,中间尽量不安排零食,能养成宝宝“到点吃饭”的好习惯,也能让宝宝吃得更好。
白天摄入足够的热量,睡前适当增加食物,避免夜间因为饥饿醒来。
睡眠能力的培养
宝宝夜里不醒并不是真的“不醒”,而是指“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能顺利从半清醒在无帮助情况下顺利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宝宝可以自己“接觉”。
宝宝睡眠能力的培养要从多方面来进行,一方面白天规律小睡避免过度疲劳,白天睡得好了通常晚上也会睡得好。一方面夜间入睡不过分依赖奶睡,夜里不要一醒就给奶,先用其他方式安抚看看能不能再次入睡。
确定真的不饿
即使是在断夜奶后一段时间,也有可能会偶尔醒来想吃奶,比如白天运动量太大,睡前吃得太少,生长发育过快等情况。妈妈们可以酌情处理,不是一定不能吃。
断夜奶、减夜奶的几种方法:
1.喂奶要固定时间
要想好好睡觉,喂奶就要固定时间,其他时间醒了也不理他。当然他会哭,但是哭一两次之后发现没有作用,自然也就不哭了。可怕的是,孩子刚开始哭,妈妈不理他,哭了五分钟,妈妈受不了了,就开始喂他。下次他觉得不哭到五分钟,妈妈是不喂的,所以哭得更厉害了。孩子获得的反射是“我只有哭,妈妈才会喂我”。这样一来,这个事变得更加糟糕了。说到底,这是妈妈的心理问题,不是孩子的身体问题,也不是疾病问题。
2.睡前喂饱
适当推迟入睡时间,睡前喂饱,半夜醒来,尽可能不喂奶。第一晚上,当孩子醒来哭要吃奶时,可让孩子哭1~2分钟,给予安慰,不给吃奶;如果放下再哭,等3~4分钟安慰,以后等更长再安慰坚决不给吃奶。次日,夜间再延长等待的时间,坚持2~3天就会纠正吃奶习惯。
3.同屋不同床
孩子与妈妈同床睡觉虽然“利于”母乳喂养,但与妈妈同床睡,会诱导婴儿对母乳喂养的过分依赖,造成频繁夜醒。坚持母乳喂养,并不意味妈妈与婴儿同床睡觉。婴儿应与大人同屋,不同床。
孩子最好单独睡小床,研究证明单独睡比和母亲同床睡能睡得更好;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入睡,不要抱、拍摇着或含着奶头入睡。
最后,妈妈再回头看看前面提到的核心方法:
1、当宝宝夜里醒来要吃夜奶时,妈妈先尝试用其它的方法来安抚,如果实在不管用,还是可以喂奶的,但是下次醒来仍然是坚持先用其它的方法安抚,万不得已才是喂奶,这样最终总能达成断夜奶的目标;
2、一旦决定断夜奶,就坚持断到底,一口都不要给宝宝吃,不然下次会更难断。
这里总结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个体,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上述所有的方法,妈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
总之,频繁夜奶不仅会让大人睡眠不足、劳累不堪,还会影响孩子睡眠,不利于婴儿健康生长。喂奶固定时间,睡前吃饱,大人和孩子同屋不同床等方法可以帮助婴儿断夜奶。给宝宝断夜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要坚持,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睡整觉的习惯,也就会忘掉夜奶了。妈妈们也可以创造适合自己宝宝的方法,只要达到效果就行。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