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机 开新局丨中国经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大考(下)
谁也没有料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按下了“暂停键”。中国以巨大的牺牲和付出,控制住了疫情,而一季度GDP史无前例地下降了6.8%。
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依靠改革开放40多年锻造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劲肌体”,依靠14亿中国人的艰苦奋斗,至二季度,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大考,超出预期地“由负转正”。
回望“惊心动魄”的上半年,环顾“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稳步复苏的中国经济正自信地走出阴霾,并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征——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内外双循环创造广阔空间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们谋划中国经济新征程的题中要义。
把时间调回3月底,此时,复工复产正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已经重启。然而,开始重启并不等于完全复苏,经济引擎需要强大新动力。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强调要“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作为一个动态循环系统,经济社会不能长期低位运行,必须尽快回归常态化的良性循环。面对全球经济衰退阴云笼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的现状,这种紧迫性尤为突出。专家认为,所谓循环不畅,主要来自于疫情的影响,同时交织了国外疫情对全球供应链、贸易链的冲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分散风险。内外兼修,不仅能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还能为疫情笼罩下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水晶晶的南浔,响亮亮的地板。”近日,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久盛地板公司的网络直播间里,久盛地板生产系统党支部书记徐立正在推介新品,一波波促销福利将直播气氛推向高潮。3场直播观看总人次超过150万,线上成交近2万单。为带动消费,南浔镇成立了“消费专班”精准对接,推出以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发放消费券为代表的线上消费新模式,产品销量增长明显。
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5月11日重新开门迎客的消息,得到了游客们以实际行动予以的回应。这是全球六大迪士尼乐园里首个宣布重启的乐园。宣布开园后,首日门票和首个周六门票“秒光”;开售不到1小时,首周门票已售罄。
无论是南浔镇的线上消费还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线下消费,都是构建国内循环的关键之举。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克服疫情冲击,实现逐月回暖,基本生活品消费持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比较活跃,住行类商品零售得到改善。这说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追求依然增长,体现了我国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大、韧性强。
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随着国家各类政策举措出台落地,双循环的内生动力不断输出,生产与消费正加速对接。发电量、货运量、粮食生产、生猪供给、农民工就业等,被认为是衡量经济复苏的五大重要先行指标,新机恰恰在这5个指标中孕育。城市夜间的灯更亮了,路上的交通变得繁忙了,粮食再获丰收,生猪生产恢复,农民工返岗顺利,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灿若星河的灯光下,每天数十万家商铺恢复营业,成千上万家制造业企业复工运行。7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公布数据显示,6月11日当天,全国日用电量创下了今年以来新高,截至目前,这条反映日用电量变化的曲线持续走高。
从沿海到内地,铁路列车、货运车辆奔跑轨迹组成的运动线条,正在成倍增长。一条条流动曲线,蕴藏着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无限活力。7月11日,国家铁路集团发布数据,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9亿吨,同比增长3.6%,其中,6月份日均货物发送量突破1000万吨,创今年新高。
端牢中国饭碗,粮食供给有保障。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消息,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产量创历史新高。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夏播粮食已进入收尾阶段。各主产区种植方式不断向绿色高效方向调整,为粮食稳产提质奠定基础。
生猪供给关系物价指数和千家万户“菜篮子”,全国生猪存栏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大约3.4亿头,比去年底增加近3000万头。在生猪养殖大县江西省崇义县,今年预计新增生猪年产能12.3万头。“我又贷款50万元投入猪场建设。”崇义县横水镇茶滩丰顺养殖场负责人谢祥春说,刚出栏一批猪,收益很好,下一步还要扩大养殖规模。
农民工就业是市场之基。一方面,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空间不断拓展。各地加快实施乡村产业项目,有序恢复乡村休闲旅游业,积极拓展县域就业岗位。据统计,全国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800多万人。另一方面,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数量整体超过去年。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830.91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103.73%。
五大先行指标的变化孕育着新机遇,蕴含着新理念。从第一产业看,新机在于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从第二产业看,新机在于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化深度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第三产业看,新机在于推进吸纳就业,转变服务方式。总体看,双循环以国内循环为主,将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在开发好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对接畅通国际市场。疫情初期,中国疫情较重,国外疫情较轻,国际社会担心疫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也会影响在华投资;疫情中后期,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疫情不断蔓延,国际社会又担心中国“自保”。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坚定从容。中国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坚定了全球战“疫”的信心。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海南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我们会更加注重外资的引进,更加注重境外人才的引进,全力落实好自由贸易港的各项政策。”海南省主要负责人表示,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和各类人才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对外发布。在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已从93条减到40条的基础上,新版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在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很多外资企业对中国抱有期待,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坚定了外资对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心,而中国也将通过开放激发新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
人们从越来越多的企业行动中看到了外商投资的信心。在安徽,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新增约20亿欧元投资,用于汽车电动化发展;在天津,雀巢公司的一条全球最先进的冰激凌生产线刚刚投入使用,又增资7.3亿元,开始建设全新品类生产线;6月中旬,美国运通正式落地中国,成为国内首家获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外卡组织。高通、强生、埃克森美孚、嘉吉等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快在中国市场布局。
展望下半年,出口转内销是否会增加国内市场的压力?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说,我国企业出口转内销的积极性在提高,潜力较大。优质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对国内市场而言并非只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和国际贸易一样,既有贸易转移,但更有贸易创造,其将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增加消费者选择,带动消费升级;同时,国际市场长期形成的通用国际规则也有助于改善国内营商环境,有助于畅通流通“大动脉”,激发市场活力和有效需求,最终推进形成国内大循环,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内也涉及国际,既包括供给侧也包括需求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当前,在世界经济出现大面积停摆的情况下,我国在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整体经济的自我复苏非常好,这说明我们有能力实现以国内经济为主的供求自我循环的基础。未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变,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会进一步强化,在全球价值链的提升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产业链稳定筑牢经济根基
疫情发生之初,正值春节假期,最短缺的就是医疗物资,其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就是口罩。
2月13日,一个好消息传来了。网红品牌五菱联合供应商转型生产的第一批口罩正式下线,并批量出货,其口罩包装盒上那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标语一时间刷爆朋友圈。通过紧急转产,五菱获得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了专业检验,成为了一家具备口罩研发生产、经营等相关资质的汽车企业。
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产业链供应链对防疫物资的保障起了关键作用。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产业链上下游便迅速动起来——复工、扩产、转产、跨界,互相补缺配合联动,防疫物资产能迅速跃升。我国口罩日产量从1月底的1000万只快速提升至5亿只,同时我国还向国外紧急提供了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大量防疫物资——正是拥有如此韧性的产业链才能跑出这样的中国速度。
艰难时刻,中国产业链没有“掉链子”,背后是中国环环相扣的生产链条和系统完整的工业体系作支撑。
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惟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强。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之间、不同产品之间能够实现协调合作,极大增加了生产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稳定性。
艰难时刻,中国产业链没有“掉链子”,背后还挺立着一个个勇于担当的龙头企业。
每天早上7点,潍柴集团各个生产车间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一个个市场订单如期交付,新的订单又纷至沓来。从农历大年初三复工后,潍柴的生产线就一直没有停过,并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复产满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
以大带小、上下联动,为了推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工信部前期梳理了重点产业链中51家大型龙头企业与73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推动这些企业较早实现复工复产。“在此基础上,工信部又梳理出41家龙头企业与379家核心配套企业,作为直接开展日调度的重点企业,精准对接推动复工复产,取得了良好成效。”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说。
在龙头企业的全力带动下,一批又一批企业“满血复活”。武汉市首批复工的14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1064家配套企业实现协同复工;宁夏60户“龙头”工业企业带动全区“链式”工业复工复产;上汽红岩带动了重庆两江新区内30多家供应商全面恢复活力;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带动了360多家供应商协同复工。
龙头企业恰如产业链上的“定海神针”,其拉动作用不仅是推动复工复产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重塑产业链优势、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表示,优化稳定产业链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抓住产业链重构机遇,提高创新能力,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保证我国产业链的安全。
“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友好声音。
3月28日,在中断两个月之后,从武汉始发的中欧班列正式按下“重启键”,恢复常态化开行,向全球源源不断地输送紧缺物资。目前,中欧班列主要开行城市均已实现正常运营,全行业复工率接近100%。
保障中欧班列稳定运行和国际物流畅通,是我国多措并举稳定全球供应链的一个缩影。为把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降至最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通过财税、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引导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全力促进外贸外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全球产业链的中国环节不断链。
稳定优化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对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意义非凡。过去20年,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中国制造”拥有独特优势,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为我国发展全球产业链留足了底气。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表示,中国制造业的动态比较优势仍长期存在,全球产业链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支持。中国要以产业链为中心进行协同复工复产复销,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降低营商成本,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为疫情防控分享宝贵经验,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面对疫情,中国经受住了考验,积极向世界传递开放合作、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递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艰难时刻,中国产业链没有“掉链子”,不仅在于体量,更在于质量。稳住了产业链供应链,就是抓住了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中国经济的底气正来自于以数字化力量为基础的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
每天下午四五点,河北沧州肃宁县的河韩路就会变得异常忙碌,面包车、三轮车、电动车等各式各样的快递车辆,经常把这条通往韩村的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韩村是肃宁县第一批“淘宝村”,今年疫情期间,韩村渔具产业依然稳定增长,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个平台,托起一条产业链,也让这个中国华北的小村庄连接起世界大市场。
用工难、资金难、原材料难、交付难、销售难、物流难……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多数制造企业都遇到了类似的难题。这些因素就像多米诺骨牌,环环相扣,堵在任何一点都会造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
问题很多,办法要更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提升产业链质量。这其中,推动创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着眼长远,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中国正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各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在重塑提升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值得关注的是,“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当前的复工复产达产中,已经显露出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价值,未来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还要努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借“新基建”之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将有利于稳定企业生产,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
化危为机不是一句空话,要在一条条产业链与供应链中寻找整合、重塑、延展的机会,进而实现质变提升。在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杨扬看来,未来,产业链供应链不再是上下游环节的简单衔接,而是向着更加多元复杂的生态系统转变。
展望未来,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把宏观调控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加强要素保障,稳住产业链供应链,从中深挖潜力、释放活力创造力,就一定能实现保增长、保民生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新经济新动能逆势成长
“买它,买它!”在带货主播们亢奋而又接地气的叫卖声中,“618”网络购物节释放着人们被疫情压抑的消费欲望。数字经济的全面开花,挖掘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疫情防控期间,从新业态的涌现到新消费的扩展,从新就业的创造到数字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新机遇。
居家防疫期间,“万物皆可网购”已经成为趋势。除生鲜类产品大幅增长外,宠物生活、游戏设备和健身训练类的商品也颇受人们追捧。手游、直播、网购等以手机为基础的行业增长明显,新零售行业出现新的变化。
自企业开展远程办公、学校开始远程教学以来,一款数字办公软件火起来了。2月3日复工以来,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钉钉上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的2亿上班族在线开工,大约5000万学生通过钉钉在线上课。
有人在线办公,不耽误上班挣钱。还有人选择了在家开店,远程挣钱。数据显示,2月份每天有超过3万人到淘宝开新店,还有更多人把以前没有经营下去的淘宝“老店”重新开了起来。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线上“云复工”,全民直播也成为热潮。
新业态、新商机、新产业……疫情助推下的“新”经济浪潮势不可挡,不断发掘新应用场景,创造全新商业图景,彰显中国经济发展新气质、新机遇。
从各地出炉的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可窥见一斑。
浙江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7.3%和95.6%;
山东一季度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投资增长6.4%,同比回升13.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43.7%;
安徽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5%,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3.5%,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增长36.8%;
“新经济新动能逆势成长。”黄利斌表示,在疫情防控中,远程教育、在线医疗、网络视频等新兴需求快速扩张。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移动互联网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长129.1%的基础上再增长39.3%。
经过抗疫的特殊洗礼,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愈发彰显巨大的发展潜能,正成为各地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造成冲击,但完全可以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更大力度支持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稳经济谋发展增后劲的重头戏。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重磅新政接连启幕,为新经济发展厚植沃土。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贸易、零工经济,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员工、远程办公、“宅经济”等新业态。
工信部提出要继续加大支持和引导,不断增强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商务部表示,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普及应用;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支持线上经济、平台经济合规有序发展。
地方也纷纷行动抢滩布局新经济。上海市明确,集聚优势资源,到2022年末,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成都拟分批设立100亿元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新经济专业化银行。南京启动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等4个行动计划,壮大新产业。
新经济不断孕育新就业,成为稳就业的有生力量。“新就业形态”应运而生。
多家互联网企业发起了与传统企业共享员工的计划,“共享员工”的全新用工形式迅速走红,解决了数以万计的用工问题。
扫码、拣货、上架……这是倪欢到南京盒马鲜生工作的第二天,经过短暂培训,她很快熟悉了自己的仓库管理工作。“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能上岗,有了收入,心里特别踏实。”受疫情影响,倪欢原来工作的温莎KTV歇业了,在盒马“共享员工”计划的帮助下,倪欢有了新的工作。
从消费端的直播生态就业、“云柜姐”,到供给端的创新迭代、产业带创业者;从供应链上的数字仓管理师,到蚂蚁森林养护员、开创大病互助共济新模式的相互宝调查员……新消费带动了大量新就业,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创新探索中的又一大亮点。
近日,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等9个新职业。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
“我国就业结构正在向服务业转变,而服务业容纳就业能力更强,广度更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创造了新岗位,而且数字技术与传统通信、交通、物流行业的融合,也会增加就业岗位。
变局中开启新局。对企业而言,新业态新模式同样打开了一片广阔的蓝海。
新业态正给各行业带来新机遇。直播带货悄然走红,盘活了万亿级农村消费市场;在线教育迎来风口,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向更大范围辐射;文旅活动融合发展,使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拓展获客空间……更便利的智能交互应用,更广泛的新型消费场景,更优化的商业服务模式,让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可能。
更进一步看,新经济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的“包袱”中结出财富。
4月23日,天津置信有限公司复工第56天。车间生产线上,机器人挥舞着灵活的机械手臂,搬运、焊接、组装,一切都井然有序。
“从铁芯制作到成品组装,变压器制造过程中的17道工序都集中在这个车间完成,占用空间更小,产能却提升了21%。”面对大幅提升的生产效率,天津置信相关负责人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
为天津置信生产线赋能的“神器”,正是电工装备工业云网。它是国网电商公司紧密结合电网企业属性及特征,充分依托平台、资源、渠道、科技、数据等优势,打造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电工装备工业云网这一超级“数据大脑”,天津置信的生产、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整个产品链条正在发生质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提升,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至0.62%。我国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推动各类信息、流量上升到数据资产的高度,实现产业经济从线性增长到指数增长的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还是从有到优的升级,把难点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支点,将危机化为转型升级的契机,新业态新模式大有可为。
那些在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传统制造业增长失速,高新制造业、在线服务业逆势突围;线下消费受阻,线上购物迅速补位,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收缩形成了对冲,成为新的增长极。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疫情期间快速应用的新技术,其意义不仅在于自身从无到有的创新,更在于它们对其他领域的频频赋能,推动更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未来,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风起云涌,新模式激荡扬帆……这是中国经济强势回暖的生动写照,“新”经济因素快速成长,接过经济发展“接力棒”,定将汇聚起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在狂风骤雨中站稳脚跟,实现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带来“加速度”
“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需要我们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应对挑战的高招。今天,我国要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构造新发展格局、培育竞争新优势,这先手和高招唯有靠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这也是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的最强劲动力。
近期,多个事关深化改革的中央文件密集公布,涉及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在中央改革举措基础上,各部门各地区配套措施密集出台,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暖色调”。分析起来,其主要特点是释放亿万人民和市场主体的活力。
——剑指五大要素领域。土地方面,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灵活产业用地方式。劳动力方面,引导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落户渠道。资本方面,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股市基础制度建设。技术方面,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数据方面,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五大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推动“僵尸企业”出清、释放错配资源,有助于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
——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印发。“升级版”战略突出了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今后,西部地区既要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国内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内循环﹔也要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济循环。
——明确改革基本取向。近期发布的改革相关文件不仅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也明确了深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比如,在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上,提出要“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复工复产政策兑现总办件量3.9万多件,惠及企业36065家,减免各类费用3.31亿元,财政奖补15.8亿元。”7月7日,湖南长沙市公布优化营商环境半年成绩单。当地水电气严格实行“欠费不断供”,全面保障生产要素供给;把上门招工与就业扶贫紧密结合,为各企业招聘员工1.28万人;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服务大厅陆续启用,企业办事更便捷;出台中部地区省会城市首部营商环境制度化文件,从法治层面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我国当前正处在全球资本避险的“窗口期”、产业链重塑的“关键期”、新业态新模式的“爆发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期”。专家认为,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形成让企业家心安、让科技人员心宽、让创业人员心动的发展环境,让1.2亿市场主体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则是第一动力。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将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悉数公开,助力全球抗疫行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关键时刻的科技力量,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也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这一轮创新驱动的最大特点,是对三大要素的全面调动。人才、政府、企业是一个国家创新的三大要素,在经济复苏中,各地改革创新机制,释放创新潜能,让科技进步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让创新人才不断成长,使人才成为创新的集成者;让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使企业成为创新的组织者。
创新离不开一流人才。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季,许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当地定居。许多城市陆续发布“抢人”政策,试图通过降低落户门槛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到当地就业创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百个城市发布了人才政策。
“力争年底实现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日前,北京市出台“京8条”专项政策,通过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基层岗位、推动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等各项措施的无缝衔接,打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组合拳”。为加强企业与毕业生的有效对接,北京还开发了“京尤码”,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和学生见不了面,对接难、招聘难、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供需精准对接、人岗精准匹配。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低廉的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推动。现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国拥有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资源,这是我国由传统“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重要基础。
创新离不开科技企业。
今年3月,科技部下发文件就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提出了9方面18条具体措施。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说,措施有四个“瞄准”:瞄准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瞄准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瞄准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瞄准科技人员与企业需求的有机融合,鼓励引导科研人员服务产业。
“今年前5月,示范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超过20%。”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幼学说,区内经济复苏情况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来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和科技型企业,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企业总量近50%。其中,一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逆势增长,也有一些企业虽然也受到阶段性冲击,但随着物流、配套企业恢复生产,这些企业迅速展现出了强劲的动力。
创新离不开高效政府。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山东烟台占2席,生物医药是其中之一。就在今年6月,烟台业达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孵化中心研发大楼正式启用。目前,已有达思科等多家企业入孵,入孵企业市值已超过3亿元。烟台市负责人介绍,业达孵化中心由政府和企业共建,类似这样的创新平台,在烟台还有很多,这有助于壮大产业集群。
在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跨过很多坎,而从天使轮到A轮是这类企业要跨的第一个坎,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个坎。在海尔卡奥斯,创业从天使轮到A轮的孵化成功率高达48%,是同行业的5倍。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介绍,过去3个月,卡奥斯平台新增近3万家企业,发展势头很好。“政府引导、大企业牵头,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周云杰说。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方式,让人们直观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经济复苏,这一系列攻坚克难的成效成果和信心底气,来自制度体系内在的优势和效能,也来自制度体系不断改革创新所激发的创造力。
未来形势严峻复杂,然而应对不离其宗,那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化危为机。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一个创业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把亿万人民的智慧汇聚成无可比拟的发展力量,必定能够助推中国经济开辟新天地、跃上新台阶。
2020年注定是一个非比寻常之年。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不断刷新我们以往的认知。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习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贺词言犹在耳,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干好自己的事!
(执笔:经济日报记者 陈学慧 乔金亮 王轶辰)
- 标签:牧原股份股票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张常宁2场狂轰73分,36+37分夺MVP和得分王,郎平4连败之后止颓势
6月9日消息,中国女排在4连败之后终于止住颓势,她们在与巴西女排对话中,3-2力克对手。队长张常宁成…
-
狂轰2个11-0夺冠的刘诗雯,剑指奥运会2金,女团或承担重任
中国女乒陈梦、孙颖莎、刘诗雯三人组,与日本女乒伊藤美诚、石川佳纯、平野美宇三人组,谁更强?谁能…
- 中国小将男双晋级,男单2号种子出局,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巅峰对决能否上演?
- 4-1打哭日本伊藤美诚夺冠!陈梦剑指奥运金牌,女乒新一姐蓄势待发
- 4-2日本伊藤美诚组合夺冠,4-1胜石川佳纯组合称雄,刘诗雯许昕誓夺奥运冠军!
- 纳达尔、德约科维奇携手冲冠!13冠王3-0横扫,1号种子3-2险出局
- 太强了!纳达尔2次6-0送蛋,剑指14冠+21冠军,4个3-0不失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