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我们的全面小康】生活殷实,全面小康的基础标志
访谈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张占斌
采访人: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近些年来,老百姓钱包越来越鼓,财产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好。这些变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持续增加百姓收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老百姓财富越来越多体现在哪里
记者:我们在日常采访中有一个很真切的感受,就是这些年来老百姓的财富总体上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殷实。从您长期研究的角度看,老百姓的财富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首先是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在增加。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8311元,2019年已经上升至30733元,增幅达到67.8%。平均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个四口之家年度可支配收入少则六七万元,多则十来万元。相比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1978年的人均收入水平,当前的收入水平和增速都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居民财产收入与工资收入的比值也在上升。2013年,居民的财产收入占工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7%和7.8%,2019年上升至15.2%和8.5%。这意味着我国居民财产收入的增速要快于工资收入增速,从侧面也证明了老百姓的财富越来越多。
三是除直接的收入指标外,其他包括财产和消费指标的增幅也能反映出老百姓财富越来越多。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40平方米;居民人均存款由2007年的1.2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5.8万元。我国连续7年是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居民海外消费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连续多年增速超10%。
记者: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老百姓财富越来越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张占斌:一方面,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奋斗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老百姓的财富越来越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说明我国发展战略方向是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和人民财富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很好地统筹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工作,使得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
另一方面,不断增加老百姓财富,显示出小康社会的“含金量高”,小康社会“成色”足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既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起点,也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基础。这种基础越扎实,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越有信心。
增加的财富从何而来
记者:那么,老百姓的这些财富是从哪里来的?
张占斌:老百姓财富的直接来源是自己的辛勤劳动。除劳动要素外,老百姓还可以凭借自身拥有的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要素参与分配,这些都是财富来源。这与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上是一致的。
当然,究其根本,老百姓的财富增长不仅是分配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通过经济发展不断将“蛋糕”做大,每个老百姓能够分得的“蛋糕”份额就会越大。
记者:所以,把国家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做优,对于每个家庭财富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占斌:是的。一方面,国民经济增量持续攀上新台阶是绝大部分正常家庭财富增长的根本前提。只有国家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大部分家庭积累的财富才能“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对于少量贫困家庭来说,国民经济总量持续攀上新台阶,国家和全社会才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去帮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近些年来,精准脱贫之所以干得好,与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也密切相关。
进一步讲,无论是通过就业获得的直接工资收入,还是通过投资获得的间接收入,这些收入的持续增长都取决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和产业链位置上占据相对优势地位,产业利润才会不断增加,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老百姓才有可能凭借各种生产要素去直接或间接投资经济活动,从而不断积累财富。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下滑,任何个体想要积累财富都将非常困难。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感念改革开放政策,它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分好“蛋糕”要采取哪些措施
记者:为什么说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张占斌:第一,坚持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其中收入分配制度是基础制度。
第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性。社会主义制度分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而不是按照资本要素分配。只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性。
第三,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效率。坚持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他分配方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在内的诸多生产要素都可以且必须参与分配。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有更大的活力,才能创造更多生产成果,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记者:既要做大做优蛋糕,也要分配好蛋糕。这些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这项改革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张占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围绕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第一,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旨在实现共享发展的战略陆续出台,共享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导向之一。
第二,区域差距稳步缩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领先于东部地区,四大板块区域差距稳步缩小,中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经济增速较快的明星城市,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第三,城乡差距稳步缩小。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市居民。2019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至30%,距离城市的27.6%的水平越来越近。此外,农村的消费水平正向城市靠拢。
第四,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2012年至2019年,我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9000多万人已经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0.6%。
当然,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消费增速下滑、基尼系数有所上涨、居民负债率在增加等,但从整体上看,整个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目标结构演变。
持续增收怎么实现
记者:一切发展为了人民。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如何继续千方百计增加百姓收入?
张占斌:首先,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提高老百姓收入,增加老百姓财富,只能依靠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老百姓收入持续增长,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四十年平均经济增速达到9.4%。因此,要坚决避免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思维来解决收入增长问题,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从而为老百姓收入增加提供坚实支撑。
其次,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这是增加老百姓收入的方向。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如何让自身拥有的各项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适当回报,是决定他们收入水平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百万普通人通过抖音、快手等一批新媒体工具进行知识、音视频创作和创业获得收入,有的人年入数万元、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更多。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深入推动各种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鼓励老百姓积极利用自身拥有的各种要素去获得合理回报。
第三,坚持不断地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创新积极性,这是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动力。一方面,要以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我国未来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加大对技能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制定配套的政策,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全面激发城乡劳动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调动全民干事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城乡居民后顾之忧,这是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基础。要健全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待遇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 标签:美国队长3豆瓣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一份小菜中的中国产业链供应链
夏至将至,拌菜上桌。 近日,友人在朋友圈晒出一份小拌菜:云南石屏豆皮、湖南小香芹、长白山野生木…
-
家中起火妈妈慌了!10岁娃的这波操作没想到
家中起火 大人惊慌失措 小朋友的反应 却让家长和网友都直呼内行 家中起火10岁男孩冷静扑…
- 又一地升为中风险!广州新增8例本土确诊
- 一年亏20亿元!突然,相机巨头宣布:结束日本生产!
- 6月9日财经早餐
- 隐瞒接触史!广州一确诊病例被刑拘
- 董希淼:细化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