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资讯  意甲

曹妃甸示范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9-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期,作为河北沿海开放开发新引擎的曹妃甸区项目建设高潮迭起:映美科技新兴产业项目签约两个月就正式开工,鑫华源智能停车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了70天,中冶瑞木新材料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508天……一个个从北京转移落户曹妃甸的项目正在刷新河北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历史纪录,曹妃甸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带动效应正进一步释放。

“京津冀联手打造曹妃甸示范区,让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创立、社会事业完善等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自2014年以来,示范区已签约北京项目371个、协议总投资4802.46亿元;累计实施北京项目185个、总投资2653.65亿元,为曹妃甸提供了强大动力。”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书记孙贵石表示。

基础设施先行

“以前,从北京到曹妃甸是坐大巴或者从北京坐火车到唐山再转乘汽车。自从2019年8月21日北京—唐山—曹妃甸客运直通动车组开通之后,通行时间缩短了一半,方便多了。”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规划设计部部长史锡强说,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带来的福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只有基础设施先行协同,其他项目发展才会事半功倍。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和唐山首先在基础设施上先行作出努力。

曹妃甸区区长张贵宝说:“曹妃甸在开发建设之初,专家就提出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够吸引京津企业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油、气、水物资供应上。只有基础强,才能产业兴。”

首钢整体搬迁曹妃甸,真正的起步地点不是钢铁厂,而是曹妃甸矿石码头。2005年1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在曹妃甸举行。此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年设计吞吐能力3000万吨的25万吨矿石码头宣布通航,这是曹妃甸港通航的第一个码头,首钢集团是其投资主体之一。

2013年投产运行的唐山LNG接收站功能完备,可大规模地接卸来自全球各地的液化天然气,到曹妃甸通过气化后将其注入陕京管网输送到北京东南部的通州门站和采育门站,大大缓解了北京冬季用气量增加的压力,为保障首都冬季供暖、平稳用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石化曹妃甸(码头)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建成投用后,为天津石化、燕山石化、沧州炼厂和石家庄炼厂4家炼化企业提供管输原油,为保障华北地区石油资源存储和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更是实现了从河北到北京,从产业到民生的密切联系。如今,首钢京唐海水淡化一期项目一天能生产淡化水5万立方米,能够满足首钢京唐生产用水需求;二期项目每日淡化水生产能力达8.5万立方米。

一系列与京冀密切相连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为曹妃甸示范区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园区共建

眼下,落户曹妃甸的中冶瑞木一期全国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以及全球最大高纯氧化钪生产项目正在满负荷生产。据介绍,这个无论是产量还是技术均在全球领先的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30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45天,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1年,投产后亩均营业收入达645万元,成为曹妃甸引进在京央企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企业。中冶瑞木成功落户,正是京冀两地践行“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结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曹妃甸开发建设的深入实施,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为了打破区域限制,2014年7月份,京冀两地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精准发力,率先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

京唐两地为更好深入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由北京派出挂职干部常驻示范区,与曹妃甸区干部拧成“一股绳”、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共同发力示范区建设和北京招商工作;二是由首钢基金发起设立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开展示范区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10亿元已投资3个项目;三是充分发挥北京挂职干部的资源优势,当好对接北京的联络员,联通京冀两地。

唐山市委常委、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华森刚刚从北京首旅集团洽谈项目回来。他告诉记者:“近日唐山市委组织‘四个一百进唐山’活动,北京任职干部要冲锋在前,发挥自身优势,把更多京企央企、技术人才、科研院所引进来。”他介绍说,近几年来,北京已派出4批干部来曹妃甸挂职,大家密集往返于北京、唐山和曹妃甸三地,协同曹妃甸区,先后在北京海淀、西城、朝阳、通州、怀柔等地开展示范区专场招商推介活动80余场次,走访对接北京市政集团、北京京能集团、中展集团、中交集团、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首钢集团、北汽集团等京企、央企120余家,共接待来曹妃甸考察企业350余家。通过精准对接,周到服务,形成了示范区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

公共服务共享

在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在社会协同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吸引北京医疗、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聚集,共建创客新城,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在曹妃甸新城,一座座现代化学校矗立,显得格外耀眼。记者来到北京市与曹妃甸区共同建设的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学校执行校长王智告诉记者:“北京景山学校于2015年10月份在曹妃甸创建分校,学校完全按照本校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与本校实现课堂同步,共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在北京挂职人员协调下,北京市政府出资3000万元,共同推动了京唐少年足球基地、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曹妃甸实训基地等一批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使曹妃甸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在整个地区的前列。

教育合作快速推进,医疗合作不甘落后。曹妃甸区各级医疗机构与北京医疗机构开展横向联合。其中,北京安贞医院、友谊医院与曹妃甸合作医院挂牌开诊,不断深入开展医疗合作。曹妃甸区医院副院长孙善卫告诉记者:“通过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我们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于2016年7月份达成了共同建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协议,安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李忠带队到曹妃甸坐诊。目前,出诊专家过百批次,开展心血管方面手术800多例。”

与此同时,京唐两地还在科学技术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通过双方协同合作,北京物资学院在曹妃甸设立了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金隅冀东装备研发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科研主体建成,积极承接北京创新资源,形成了“北京研发,河北转化,河北制造”模式。通过协同发展机制,曹妃甸区还与北京市旅游委签订了《北京曹妃甸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使曹妃甸成为首个与北京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县区。例如,多玛乐园等投入使用,全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年增长200%,使曹妃甸的文旅融合发展在唐山市排名上升到首位。

通过双方协同努力,曹妃甸区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区经济建设依然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15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5%、13.4%、3.7%、58.8%,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列。(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姚大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