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看首季·智说丨杜月: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
扩大有效投资将形成未来的有效供给,最终目的是带动消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应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发挥投资对提升消费的积极作用,以投资促进居民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推动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互动。
杜月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以投资带动消费。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今年以来,扩大有效投资取得积极成效,投资实现良好开局,为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应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形成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
一季度扩大有效投资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各部门、各地区积极出台相关稳投资政策举措,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靠前下达、靠前发力,共同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取得良好成效。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比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2021年全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业、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等领域投资均实现了同比8%以上的增长。在3月份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的形势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实现逆势上扬,对整体投资稳定增长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是制造业投资形成积极带动。自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和印发了《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各地方积极响应、推动落实,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为促进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高于2021年全年增速2.1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是带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15.0%以上,装备制造业投资和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25%以上,说明制造业上中下游投资均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高速引领。今年以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布局建设、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资继续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0%,增速比2021年全年增加9.9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7个百分点,领跑全社会投资增长。近年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始终在各领域投资中保持较快增速,说明我国投资质量不断提升,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四是民间投资保持较强热度。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占大头,是投资的主力军。今年以来,尽管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随着新兴产业、新能源等投资机会持续涌现,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政策进一步发力,民间投资依旧保持较强热度,为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贡献了重要力量。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增速较2021年全年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4.8%,增速较2021年全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民间投资也实现了10%以上的增速。民间投资加快,说明我国投资增长内生动力正在恢复,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
总的看,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反映出我国经济韧性较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规模较多,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投资空间较大,各级政府稳投资工作力度较强,都为下一步稳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下行压力增大全年稳投资面临一定挑战
近期,国内国际环境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投资的下行压力也进一步增大,全年投资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
一是企业投资预期受到一定冲击。近期疫情持续散发、多发,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多地正常经济秩序被打乱,加上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冲击。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9.5%和48.4%,分别比上月下降0.7个和3.2个百分点,同时低于临界点以下。从分项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需求、用工等景气程度均有所下降,非制造业领域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景气,将一定程度上冲击企业未来的投资预期。
二是企业投资成本上升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国人工、土地、融资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叠加今年以来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领域价格依旧保持高位。今年一季度,PPI同比上涨8.7%,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价格分别上涨50.2%、42.8%、31.1%、19.5%和12.2%。尽管一季度PPI涨幅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可能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减弱企业投资能力。
三是政府投资面临约束条件增加。与以往应对危机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相比,当前政府投资面临的资金债务等约束条件明显增加,政府投融资能力仍待进一步提升。在资金方面,各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普遍大幅下降,各级财政项目建设资金面临较大压力,部分市县级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较为困难。在债务方面,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偿债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于借新还旧的再融资专项债规模明显增加。在融资渠道方面,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仍面临较紧的金融约束,创新型投融资模式仍有待推广。
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
扩大有效投资,既是促进短期经济稳定的有力抓手,更是筑牢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将形成未来的有效供给,最终目的是带动消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应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发挥投资对提升消费的积极作用,以投资促进居民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推动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互动。
以投资培育消费增长点,为“愿消费”创造场景、环境。发挥投资对培育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加大场景投资,优化消费环境。加大对新消费模式、新消费场景的投资力度,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提升消费的便捷性。加强对传统商业设施的改造,推动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加强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改造投资,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二是加大消费物流投资,畅通城乡双向销售渠道。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大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快递和互联网接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三是加大对消费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城市停车场建设,推动汽车消费升级。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支持加装电梯、完善配套设施,带动相关消费。
以投资促进就业和增长,为“能消费”奠定收入基础。发挥投资对稳增长促就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作用。一是积极扩大政府投资。聚焦建设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方向的重点领域,大力推进项目开工实施,强化重大项目的资金要素保障。提升地方政府项目储备和谋划能力,鼓励地方制定投融资规划,从项目储备、优先排序、投资进度、融资保障方面对基础设施投资进行系统设计和谋划。完善基础设施融资机制,高质量推进PPP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存量资本盘活。二是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确保缓解民营经济融资压力。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措施,全面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加强投资政策研究储备。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在投资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上做好预案,建立稳投资政策储备的“工具箱”。
以投资强化民生保障,为“敢消费”消除后顾之忧。发挥投资对推动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积极作用,在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上下功夫,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提升全社会的消费动力。一是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对县、镇、村级义务教育学校的设施投入,加强基层设备配备和地市级医疗中心建设,加大对医学应急救援和传染病防治等设施和医院投入,补齐对妇幼、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及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短板,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和改善。二是着力补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加强对托育服务设施和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在医疗和养老等领域加大专业化、优质化机构和设施投资,提升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发展租赁住房。三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脱贫地区和易地搬迁脱贫人口所在地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投入,加强产业投资,增强脱贫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沪指跌破3000点 不必过度恐慌
热点丨猪肉价格小幅回升 不确定因素犹存
视点丨稳增长发力 钢铁业年内走势可能“不会差”
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山西:打出“组合拳”纾困中小企业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普通人英剧,居委会选举法,李宗瑞全集视频在线看, http://www.xinzhiliao.com/rq/ertong/50975.html- 标签:蝙蝠 下载,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华鼎奖2011,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稳字当头看首季·智说丨杜月: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
扩大有效投资将形成未来的有效供给,最终目的是带动消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
-
聚焦第三批自贸区挂牌5周年⑦丨自贸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重庆母城核心区蓄力远航
庄冠蓉 2022年是包括重庆在内的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试点五周年…
- 保供应稳物价特别报道②丨疏通堵点、卡点 让物流“大动脉”畅通无阻
- 沪指跌破3000点 不必过度恐慌
- 山西:打出“组合拳”纾困中小企业
- 视点丨稳增长发力 钢铁业年内走势可能“不会差”
- 热点丨猪肉价格小幅回升 不确定因素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