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时评丨以“区间+定向”调控政策应对经济下行
周子勋
步入2022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局面,以什么样的举措顶住下行压力、实现良好开局,用什么样的政策稳住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的形势看,虽然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8.1%,超额完成“6%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但增速逐季下滑的态势令人担忧。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之大、挑战之多毋庸赘言:局部散发疫情直接影响消费增长、投资增长受到一些制约、外贸进出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等。这从2021年12月份通胀和信贷数据变化中可见一斑。整体需求表现疲弱对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将构成巨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0日在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合理加大政策力度,注重区间调控、定向调控。”而前一天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在研究部署一季度经济工作时也强调,“要加强跨周期调节,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推出更多提振有效需求、加强供给保障、稳定市场预期的实招硬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明确表示宏观政策要“合理加大力度,注重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经济增长要“保持在合理区间”,显示中央政府已经准备好了采取一定刺激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进一步下行局面,这意味着将重点针对经济增长、就业水平、物价涨幅等区间内出现的不同情景,匹配不同的对策措施,精准发力、定向施策。
近期,国务院围绕“三驾马车”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以助力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比如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规划重点项目实施,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此外,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央行则指出,货币政策将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各地也将稳增长重点瞄准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科技创新三大领域。从这些动作和表态来看,中央政府现在加强了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这也印证了决策层所说的加强政策储备的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定向调控”,以改善供给和需求。央行1月17日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这是自2020年4月之后首次下调政策利率,使得2022年“稳增长”意味渐浓。而且,与2021年12月降准时隔仅一个月,央行就再次降低政策利率,意味着1月份LPR利率还会继续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央行此举因应了中央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的政策基调,有利于改善消费和投资需求。
总之,中国面临的下行压力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有关,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需要加大宽松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刺激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长短期政策相互配合、同时发力,中国经济能够在爬坡过坎中走向春天,实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作者系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王微:立足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021年经济年报丨制造业逆势向上 对经济增长贡献独特
数观区势丨上海浦东新区:稳居全国经济第一强区
2021经济年报丨粮食“十八连丰”夯实“百价之基”
新春走基层②丨农产品保供为北京冬奥保驾护航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电影孤男寡女,南京大屠慰安妇图片,官场小说免费阅读, http://www.xinzhiliao.com/rq/ertong/45797.html- 标签:印花衬衫,酵米面类食品,采女传,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时报时评丨以“区间+定向”调控政策应对经济下行
周子勋 步入2022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局面,以什么样的举措…
-
大国重器丨“中车方案”为建设交通强国提速
孙兆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大…
- 王微:立足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数观区势丨上海浦东新区:稳居全国经济第一强区
- 热点丨网上年货节消费呈现新趋势
- 智观天下丨发展与规范齐头并进 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减税降费更细致、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