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聚焦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21年下半年,人民银行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增强前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在促进外贸外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本期新闻洞察就以上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敬请关注。
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晶晶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21年下半年,人民银行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增强前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
会议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泰证券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表示, 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结构性的特点将进一步延续。会议提出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要求。从市场上来看,观察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指标主要是DR007,即为银行间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从目前来看,流动性整体保持平稳。他认为,接下来,应采取适时降准,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等措施。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优惠利率等。其他货币政策主要包括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指导等。
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姜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时事大背景和宏观经济形势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意图和战略目标十分明显。在维持稳健货币政策属性不变的大前提下,通过发挥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协同效应,可以实现兼顾总量调控和结构的双重目标,为宏观经济注入合理充裕流动性,进而激发新动能。
如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姜松从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给出了解答。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方面,一是用好法定准备金政策。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7月15日就已实施“全面降准”,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法定准备金政策调整,共释放1亿元流动性,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配置能力和助推高质量发展能力。
二是用好再贴现政策。应围绕新一轮疫情防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生保障和安全生产等冲击较大领域,稳步提高再贴现、再贷款额度,通过“先借后贷”“先贷后借”等方式,保质保量、及时有效地为金融机构提供合理充裕流动性的同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三是公开市场业务。应准确、适时、适度地实施公开市场操作。通过运用逆回购、短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补充抵押贷款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健全“利率走廊机制”,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期限同宏观经济增速、资金需求特征相匹配。
在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姜松认为,可以运用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政策、间接信用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一是坚持不动产信用控制政策。应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总基调,严控房地产市场信贷规模、抑制投机性需求,确保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达到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预期目标。同时,应建立健全房地产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优化政策调控结构和重点,保证“房子是用来住”的流动性合理充裕需要,化解“买不起房”和“租不起房”的两难困境,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二是用好优惠利率政策。应充分发挥利率这一金融市场资金配置“信号兵”功能,为碳达峰与碳中和、污染治理、创新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等行业领域给予利率优惠,降低这些重点产业和环节的融资成本,有效匹配流动性供给和需求。三是间接信用指导。人民银行应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贯彻政策初衷和意图,确保流动性流向急需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多措并举力促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林春霞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增强前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同时,会议提出要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尽管上半年外贸外资快速增长,但挑战仍然存在,从今年6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来看,外贸新订单指数有小幅回落。专家预测,从成本角度看,近期原材料成本上升、海运运费高涨、集装箱“一箱难求”,压制出口商成本和出货速度,预计下半年出口将有所承压。
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犹存
浙江汇正车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业务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该企业负责人何先生向坦言,今年上半年,企业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但利润下降了,因为成本在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了20%,员工工资增长了10%,还有财务成本也增长了10%,挤压了利润空间。
何先生分析说,上半年企业出口业务之所以增长,主要是一些国家受疫情影响,工业尚未恢复正常生产,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复工复产,因而订单纷纷转到我国,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商机,“但出口蛋糕虽做大了,利润却越来越薄。”
浙江一家汽摩配企业负责人郑先生告诉,公司出口业务占80%,今年上半年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但由于原材料以及国际运费的上涨,再加上人工等成本上升,挤压了企业利润。
当记者问及郑先生企业用工情况时,他坦言,“除了成本上升,用工紧缺也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上半年大宗商品特别是钢材等原材料涨价,国家为了保障原材料市场供给的稳定,对部分钢材产品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一些与之关联的企业也及时进行调整,取消出口业务,集中精力保内销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企业的通常做法。
浙江信得达特种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斌对说,公司原来有出口业务,出口业务占总业务的10%左右,年出口额达1000多万元,“今年我们放弃了出口业务,重点要开拓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需求很庞大。”李国斌说。
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我国外贸进出口自去年6月份起,已经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同比增长28.7%(折合9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较2019年同期增长27.1%。
由于外贸出口所面临的环境多样性复杂性,再加上近期原材料成本上升、海运运费高涨等因素,压制出口商成本和出货速度,降低了出口商接订单意愿。据专家预计,下半年出口高增长可能难以持续,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回落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吕刚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半年外贸的良好表现,主要得益于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的优势,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
吕刚也对外贸发展所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作了分析。他认为,首先是工业原材料大幅涨价,人民币有所升值,侵蚀了企业的出口利润。第二个突出问题就是海运价格暴涨,不仅吞噬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企业无法交货,也不敢再接新单。此外,近期全球疫情出现明显反弹,也给刚刚复苏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威胁到外需的持续恢复。
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外贸外资政策,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吕刚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是切实推动金融机构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汇率避险工具的门槛。三是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四是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五是要努力增加运力,缓解运价高企局面。
人民银行此次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其中强调,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大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更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参与试点。央行旨在通过以上金融政策支持和改革,进一步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打通通道,切实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让金融科技成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
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晶晶 实习生 管雪
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再加码。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继续做好金融服务和管理方面,会议提出,要做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
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等薄弱地区并加以科技赋能,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有助于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覆盖面。当前,还须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科技助力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正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在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要做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是人民银行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必然举措。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一直在路上。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告诉,福建农信立足“小法人,大系统”的体制机制优势,推动业务、组织、文化、流程、管理等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走金融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具有农信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李卫民看来,金融数据综合应用有助于快捷高效地为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支持。在此方面,他们运用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金服云”)既精准对接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又精准对接内部风控流程,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金融科技赋能,实现了‘快审-快批-快贷’,提升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覆盖面。”李卫民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福建农信累计通过“金服云”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3370笔,金额221.6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福建农信在金融数据综合应用上的创新还不止于此。他们自主研发了银政直联平台——“福农e政”,率先完成对接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了扶贫惠民资金发放全程在线监管和发放数据实时反馈,做到了“一键到户,一屏尽览,一卡通取”。通过“福农e政”,福建农信构建了“线上代发功能+惠民惠农资金服务点线下支取+上门面对面服务”的线上线下代发服务体系,铺好了扶贫惠民资金“高速路”,通过对公账户“一键”拨付到发放对象账户,让农户不再“线下跑银行”“线上填报表”,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多方合力促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不容忽视的是,从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依然面临不少的挑战。张正平认为,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科技领域投资活跃度有所减缓,给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示范工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金融科技领域立法相对滞后,制约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推进,“如果没有立法作为前提,恐怕很难真正打破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孤岛’”;数字乡村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金融科技发展的速度,成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示范工程不能忽视对长效机制的探索。
如何应对以上挑战?张正平认为,首先,明确各省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工作小组及其具体负责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往前推进,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有力协同。其次,鼓励各地在推进示范工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的组合力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提升示范工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间的协同能力以及政府与市场尤其是社会资本间的良性互动水平。再次,积极推进金融科技领域的立法进程,争取在示范工程所在省市或项目上进行“先行先试”,为加快立法进程积累更多鲜活的社会实践。最后,鼓励各地金融机构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进示范工程的发展,探索商业可持续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运行模式,探索示范工程可推广、可复制的市场机制。
“更好地综合利用金融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金融机构的积极行动、社会资本的积极响应,也离不开立法的有力支持甚至‘先行先试’等特殊机制的助力,以及共同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发展,让金融数据、金融科技成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张正平说。
兼并重组提速 国企布局结构调整快进
时报时评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促技术创新绽活力
外贸进出口景气小幅回落不影响下半年基本面向好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宏观篇丨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 跨周期调节稳增长
做好跨周期调节 提升政策综合效能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办公室强轩美女视频 http://www.xinzhiliao.com/rq/ertong/23278.html- 标签:灾后 报纸糊墙,股票公式,googletw,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善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聚焦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21年下半年,人…
-
百年纪事(139)丨中共十三大召开
1987年10月25日至11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沿…
- 商道经纬丨战略性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消费篇丨抓好三个着力点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 智说百年(9)丨刘东超: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启示
- 兼并重组提速 国企布局结构调整快进
- 时报时评丨下半年稳中求进关键在如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