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如何突围?历届中国足球先生
本报记者杨主格
体育部张锐锋教授
勋望小学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到目前注册球员达200人次,多名小运动员和代表沈阳市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各项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了更好的发展足球项目,学校邀请前沈阳海狮队队员张扬走进校园义务执教,并接纳周边小学校喜欢足球运动的孩子来到学校参加训练,成为沈阳市校园足球业训网点的典范。在重视足球训练的同时,学校还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如今,每年的六月已成为勋望传统的足球活动月,每个孩子通过办手抄报亲近足球,了解足球,通过适合年龄特点的传球比赛、点球比赛、班级足球赛来诠释对足球的追求。
搞好四级联赛的基础是学生身体素质
教育部近日确定,将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让校园足球取得重大突破,在真正普及的基础上令广大学生身心受益,进而发挥培养足球人才的作用。消息一出,引起学校、家长、足球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8月7日,本报邀请沈阳市教育界、体育界专家及家长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沈阳校园足球发展的未来。从今天开始,我们陆续刊发他们的发言。
为什么勋望小学会坚定地支持校园足球?一方面,足球是勋望的传统,绝不能丢。另一方面,我们的青少年需要体育。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可以培养学生性格,让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勋望的办学。
下月我市恢复高中足球联赛
之所以能一直传承下来,我认为离不开学校的重视、有专业的教练员执教,以及家长的支持。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选拔小队员,并由原沈阳海狮队于员张洋等专业的足球教练员带领。家长们、孩子们也都以能进勋望小学的足球队为荣。此外,我们也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例如参与足球运动孩子们可以享受加分政策,身体素质测评也纳入到评优考核中等。因为我们有东西南北四个校区,所以每年我们都在校内打联赛。每次孩子们在足球场上奋力拼搏,努力为队友们加油,以及孩子们那种合作的,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们老师。
本报记者封葑
编者按
与此相对应的是,最近去大连打比赛,我们感触特别深。大连很多足球俱乐部都搞的很好,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基本下课就去踢球,而且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学生参与度高。教练也都是省市足球队退下来的资深球员,经验丰富。我们现场观摩发现,他们小学生球员水平非常高,打初中比赛都没有问题,初中、高中学生水平相当高,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前两年,国家体育总局专门组织个调研组,对日本的青少年足球进行了全面调研,给出一个数据我们感觉非常,日本足球人口比中国高出10倍,而且中小学青少年无论男孩、女孩首选体育课外活动就是足球。反观中国足球,最火的时候是1997年、1998年,全国的青少年足球人口非常多,当初很多家长觉得足球能赚大钱,让孩子学踢球,两个家长加起来月收入2000元,一个孩子学足球一年投入1万多,加上冬训、比赛、服装等都是自费,但是那个阶段,出来了徐亮等多位足球人才。此后一段时间,沈阳青少年足球大滑坡,青少年足球联赛都搞不起来了,原来有30家足球俱乐部,现在业余俱乐部没有了,只剩下公办的沈阳市体校和两家职业俱乐部梯队。面对这种现状,真正回归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话,我想对全国的青少年足球乃至中国足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我们学校自身看,球员方面,男孩子还是比较喜欢足球的;场地方面,是400米标准化场地;经费方面,每年投入6万元左右。但是,经费紧张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比如,这次参加省级比赛,我们还是找了一家企业赞助了3万元。
校园足球梯队建设是难题
每年春季,朝一中都会举办联赛,班与班之间进行比赛。但是,学校想要备战省、市比赛的时候,却没有可以进行热身赛的校级队伍。放眼沈阳市,只有朝一中、回中两所高中校队实力相当,所以我们备战的时候,有时候只能跟市体校比赛,后来又跟社会队伍打比赛,同时又担心孩子们受伤。所以,很多时候,朝一中的足球队都是在内部训练,理论探索。
参加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团队、增加集体荣誉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非常重要。当然,家长也会考虑,孩子踢球未来的出在哪里?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韩国校园足球的经验,由学校统一安排训练时间,成立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合理分配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如果联赛搞得好,完全可以取消体校,孩子们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业,考上大学之后再走职业道。
今年很多学校为沈阳市足球发展贡献了后备人才,包括勋望小学、朝鲜族第一中学等。这些年,我们也和沈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的领导多次研究探讨,沈阳市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队如何更好地发展。前不久,教育部部长提出,未来三年要搞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这个想法非常好,也必定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来看,校园足球南方比北方搞得好,武汉、青岛、景德镇、洛阳等地青少年足球参与人数特别多。但是在沈阳,家长一听到踢球就摇动,不希望孩子以后走这条,还是要认真学习。在武汉,体校选10个人能来8个,沈阳选10个人来2个都不错了。
现在国内青少年体质为什么下降?过去是两个人养几个孩子,现在变成了多人养一个孩子,大多数独生子女本身就缺乏吃苦耐劳的,家长们又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安全表示担忧,再加上现行升学制度使绝大部分中学,都把关注度放在了学生的成绩提升上,很多初三、高三学生甚至整整一年都没上过体育课。这些孩子到了大学体素质一直处于低水平,军训时站一会儿就晕倒,跑步也跑不了几分钟就累得东倒西歪,这种状态下高校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体育比赛,因为害怕学生会出现安全问题,万一在运动中受伤甚至猝死,学校方面根本无法向家长交代。我们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活性等基本身体素质,如果都能加入到考量标准中,势必会促使中小学校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特长的培养。只有打好身体基础,学生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踢足球,四级联赛才能真正地推广和普及开来。同时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专业教练等也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报记者王若若
作为全国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朝一中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是足球。对于我们学校来说,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生源比较少,朝一中在校学生才800多人,球员选拔就成了一个难题,梯队建设不容易。同时,学生参与度越来越弱,也制约校园足球的发展。
沈阳市足协秘书长范广会
沈阳这座城市,多年来为中国足球做了很大贡献,历届的“足球先生”中,沈阳籍的获人数在全国是最多的,包括马林、唐尧东、郑智、李铁、曲圣卿、肇俊哲、杜震宇7人。尤其在15年前,全国各大足球职业俱乐部都有沈阳的孩子。但这几年,国青队、国少队已很少有沈阳籍的球员。
最后还想说的一点是关于学校足球教练的,现在学校的足球教练都是本科生、研究生,有学历,理论深厚,但是实战经验不足,对于训练学生方面还有欠缺。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我们国家足球尤其是青少年足球的越来越差,原因当然有很多种。我认正的青少年足球应该在校园,国家体育总局也意识到,在2009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文,在全国44个城市搞校园足球,沈阳当时批了30所小学、16所初中,这些年通过组织校园足球的活动,学校积极性很高,去年又新批了3所小学。今年9月份,我们准备恢复高中联赛,与教育部提出的不谋而合。
我们的球队都是常年训练,每天下午训练1个半小时,天天有训练,周六、日训练半天,节假日不休息,就连寒暑假也有训练,热情非常高。今年还有半个月就要高考的时候,有高三学生强烈要求参加比赛,而且向老师,肯定不会耽误高考,但家长不同意,害怕孩子受伤,影响高考成绩。我们经过反复衡量,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终于同意了,这个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
勋望小学应该说有着深厚的足球文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学校的足球队就一直是沈阳市小学足球的代表。我们的足球队获得过国家“贝贝杯”足球赛冠军、“萌芽杯”冠军、沈阳“市长杯”冠军等,以及省市级足球赛冠军,曾培养出董礼强、徐亮、肇俊哲、王霄等“国脚”及亚足联足球张鹏等众多优秀球员,此外学校还向各省市及各职业队输送了百余名足球人才,许多在各高校和地方足球队任教练员。
教育部提出的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体系,无疑表达了教育部门对于普及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信心和决心,但是校园足球在开展和推广过程中将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很多大学生连12分钟跑都不下来,何谈踢一场90分钟的足球?要想使学生们真正能在校园里踢足球,体力保障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就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通过跑步等运动提高孩子们的心肺功能,只有具备良好的耐力和柔韧性,足球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一项运动。除了身体基础外,制定校园足球活动的章程规则、学生平安保险和学校义务监督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都完善了,让基层的教育部门、体育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生们的运动安全也有所保障,校园足球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普及和推广,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搞校园足球,场地和教练员也是问题。我们不妨学习一下河南建业俱乐部的做法,发展10所定点学校,派教练员上门。当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开设特殊人才引进通道,让退役的职业运动员可以到学校任教。据我了解,目前运动员到学校工作很难,必须通过考试,而运动员文化底子薄,很难通过。像摔跤、柔道等项目,我们沈阳已经三年没有通过考试的教练员。如果这方面能解决,即缓解了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又对青少年足球的训练起作用。本报记者唐晓诗
我们勋望校内就能打联赛
此次研讨会的深意,不仅仅是对校园足球具体实施方案的献计献策,对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思考,更是对健全教育思想回归的。在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的今天,在文化课多年占主导、体育课闲置溜边走的教育格局之下,孩子们是多么渴望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体会竞技体育带来的团结力、凝聚力、协作力和集体荣誉感。我们,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建立,只是青少年体育运动回到校园的一个开始,让我们从根本上努力,在坚守中突破,在付出中收获吧!
铁西区勋望小学副校长刘旭
沈阳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副校长朴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