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时评丨“健康教育”需各方合力
随着各地中小学复学复课进程的有序推进,关于复学复课后学生、老师如何戴口罩的话题讨论多了起来,加之一周内两次发生的学生戴口罩上体育课时猝死的极端事件,更是进一步放大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疑惑和焦虑。
5月8日,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制定并印发了《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提出需要落实的全方位、多场景、各环节防控措施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以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做好开学复。
疫情防控工作。两个方案明确指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婴幼儿佩戴口罩。 这也意味着,低风险地区学校在开展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不需要佩戴口罩,相信会极大程度缓解学校、家长、学生对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参与体育活动时如何佩戴口罩,避免问题的忧心。
前一段时间各方热议“口罩事件”,有专家认为戴口罩,尤其是戴N95口罩不利于呼吸,极易导致学生运动时产生运动风险;还有人指出戴口罩运动产生的受伤、猝死口罩本身只能算是诱因,主因还是学生身体素质不佳、有潜在疾病、学校体育课强度没能做到循序渐进等;有的专家建议体育课戴一般医用外科口罩即可;还有的专家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只要保持足够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完全不必戴口罩。
从不同的专业、关注点,专家、学者给出的结论都没有问题,但也都不甚全面、不够严谨,如果相应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初、高中毕业班率先复课时就提前给出,或许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当然彼时的疫情防控局面可能还相对复杂,技术方案的研制、出台也需要一段时间。但此事也凸显了社会各界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及当下健康教育的严重不足。
笔者曾在北京参加过一次健康教育“体医融合”的活动,由医生向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乃至学校后厨、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讲述防病治病、科学锻炼、健康膳食的知识,小小的课堂被挤得水泄不通。活动的组织者本身是体育行业出身,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工作,他认为医生职业对于学校、家长、学生影响力更强,由医生亲口讲述的健康知识也被认为“更准确、更专业”。
实际上,“健康”包含的内容很多,远不是“防病治病”这么简单,医生或许能对本专业的问题提出专业化的意见,但如何锻炼,如何膳食,尤其是面对“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课如何戴口罩”这样的问题未必有专业、明确的答案。医生或许是学校健康教育的理想“授课者”,但在医生群体背后,还需要体育专家、营养膳食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各类专家的鼎力支持。
当下,体教融合已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在健康教育以及更多可延展的其他教育领域,还是需要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乃至更多领域、更多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
- 标签:美女私房照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