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体育赛事

大赛事带来体育经济升温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冬奥特许商品的销售火爆,是民众对北京冬奥满满的祝福,这就意味着大家每购买一件特许商品,就会有部分购物款缴纳给北京冬奥组委,从而为北京冬奥会助力。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表示,根据当前测算,北京冬奥会预算收支平衡,在考虑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之后,预算总体规模与申办预算大体相当。

  随着北京冬奥会热度不断提升,消费需求驱动下,冬奥赛事下的体育经济逐步升温。无论冬奥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间接经济收益以及借奥运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我国企业积极探索“体育+”经济,以科技研发求突破,抓住冬奥机遇积极布局。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凭借点火仪式,以及在体操、跳水、射击和乒乓球的赞助投入,成功对阿迪实现戏剧性的“反杀”。那么作为2022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赞助奥运对安踏的业绩拉动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安踏202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5.5%;净利润达到38.4亿元,同比暴增131.6%。虽然2021年年报尚未公布,但可以推断,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方面,安踏将取代阿迪达斯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二,并无限逼近耐克。

  “冬奥风”劲吹,奥运赛事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让国产体育品牌抓住机遇提升科技力、创新力、产品力,打破了过往体育运动高端装备被海外垄断的局面,国货品牌加快走上国际舞台。

  此次冬奥会上,国产体育品牌还赞助了比利时、冰岛、乌克兰、新西兰、罗马尼亚等奥运代表团,数百名运动员、教练员和代表团工作人员身着国产品牌服装,中国元素在奥运舞台上得到更多展现的机会。

  舒华体育是较早进入冬奥赛场、训练场的品牌,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健身器材供应商,舒华体育全面参与大冬奥村健身中心的建设工作,提供健身器材产品和相关配套服务。

  2013至2016年,舒华体育成为中国奥委会指定健身器材供应商,2014至2018年,舒华健身器材连续与三届奥运会结缘,先后入驻索契冬奥会、里约奥运会及平昌冬奥会“中国之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训练保障和服务。

  舒华体育体能部负责人郝金辉表示,舒华的品牌力和产品专业度得到冬奥会这类国际大赛的认可,这将有利于舒华国外业务的拓展,有利于国货品牌进一步走上世界舞台。

  大量的品牌被冬奥会的美好前景所吸引,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不少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冰雪运动市场,正搭上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快车”,打开中高端市场,带动中国国产品牌加速布局及转型升级。

  “筑梦金山岭,相伴冬奥会”。春节期间,金山岭滑雪场迎来旅游黄金周,推出冰雪嘉年“滑”,让游客在金山岭滑雪场也能体验到浓浓年味,欢度新春佳节。

  有专家指出,在长达7年的筹备期间,主办城市会针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场地建设、旅游、体育、会展、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进行投资和结构调整,继而带动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日期间,冰雪休闲旅游备受青睐,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湖北省文旅部门统计数据称,春节7天咸宁九宫山景区、宜昌百里荒度假区等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均接待游客逾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0%。马蜂窝平台上,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因其日益丰富的冰雪运动休闲资源和不断扩大的客群,跻身春节假期冰雪消费热门城市……

  作为冰雪产业的核心领域,冰雪旅游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消费端,还体现在供给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0年境内已注册冰雪旅游相关企业6540家,从2018年至2020年数量年均增加15%。

  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冰雪产业驶入快车道,全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013年的117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200亿元,年均增速达28.1%。

  北京冬奥会推动“中国制造”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在冰雪消费的驱动下,体育制造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上不断探索,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国际标准的冰雪装备。

  截至2021年11月,北京冬奥会已启动80个重点项目。专项启动以来,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等关键场景,已有37个项目的112项新技术成果在测试赛中落地应用,并将服务北京冬奥会赛时运行。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从“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方向介绍了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

  一是竞赛表演产业大有可为,将进一步夯实我国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拓展竞赛表演市场、扩大人才规模、培育体育人口。

  二是智能体育产业前景广阔。要充分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体育产业赋能,完善体育产业大数据,加快壮大线上体育消费规模,让智能体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重要驱动力。

  四是广泛开展“体育+”工程,重点推动体医养融合、体旅融合、体教融合,培育体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

  面对外国记者提出的“冬奥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有怎样的影响”的问题,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回应道:“2021年以来,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全市经济总量跃上4万亿元新台阶。因此,成功举办冬奥会对北京经济增长形成正向效应,是新的增长点。”

  “冬奥会对促进北京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最直接的就是为主办城市留下丰富的冬奥遗产。”徐和建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崇礼、延庆、怀来等城市配套设施快速完善,京张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北京市区到延庆、张家口等地的时间成本,带动区域内大中小城镇的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京津冀区域同城化发展的新格局。据初步估计,北京冬奥会可为崇礼区带来3500亿元投资,增加20万个就业机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