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剂疫苗延迟接种可能刺激病毒有害进化
英国曾在去年12月30日决定,将两次新冠疫苗注射时间间隔由临床试验中的3到4周延长至12周;此前,美国政府预留了一批疫苗,用于第二剂疫苗的接种,但在严峻的形势下,当局决定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并不再保留本用于第二次接种的疫苗。由于新冠疫苗供应的稀缺,延迟或取消注射第二支疫苗已成为部分国家的新方案。
全球疫苗剂量不足及更易传播的新冠病毒变种的现状,引发了科学家之间关于如何制定和实施疫苗最佳策略以保护人们的争论。
据《科学》杂志最新消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病毒学家保罗·比埃尼亚斯等人对此决定提出质疑,认为延后第二剂疫苗注射时间或将导致能够躲避疫苗抗体的病毒出现。他们担心,上百万人等候第二剂疫苗注射期间,只具有部分免疫能力,而延迟注射策略可能刺激病毒以有害方式进化。
在《科学新闻》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病毒学家拉蒙·洛伦佐—雷东多认为,如果由于延误注射而导致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变体,进而传播到很多人身上,那可能会对疫苗的有效性造成打击。他进一步解释,如果出现了突变,阻止了疫苗诱导的抗体与病毒的结合,或者导致抗体的结合不紧密,那么与没有突变的变体相比,该病毒变体可能更容易感染细胞从而引起疾病。随着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地方的病例激增,与病例数较少的情况相比,新冠病毒更有可能积累逃避疫苗的突变。
然而,也有进化生物学家认为,还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显示单一突变会导致疫苗有效性骤然下降。就以往经验来看,除季节性流感病毒进化速度快、不断对疫苗产生抗性之外,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变异之后,疫苗依然对之有效。
目前,科学家仍在检验疫苗所诱发的抗体中和不同种类病毒的能力,并根据最新实验数据在变异病毒出现之前做好预案;同期,英国一项延长疫苗注射时间间隔的活体实验也在进行之中。尽管专家尚无法得出定论,但相信无论日后新冠病毒发生何种变化,专家都已有所准备去应对。
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实习生高行健 实习记者 张佳欣。
- 标签:重生粟小米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广州重症、危重症患者共9例!钟南山团队全程指导和参与病人救治
广州疫情已持续19天,突发疫情加高考,广州的压力与挑战可想而知。从6月4日开始,广州陆续启动了11个…
-
国家医保局:DRG和DIP付费试点城市将于2021年内实际付费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1…
- 24人落网、涉案金额170万!北京警方打掉一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团伙
- 广东新增8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广州
- 节省医疗费用支出超4亿元!新疆药品集采"提质降价"
- 如何加速消除病毒性肝炎?李兰娟院士:防治结合是关键
- 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推进分级诊疗与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专家组(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