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专家: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2020年12月23日,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Cell》刊发了一项复发肝癌相关的重磅研究成果,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采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从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早期复发性肝癌的免疫特征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据悉,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在我国是高发恶性肿瘤,每年新检出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致死率居高不下,成为临床肿瘤研究的前沿热点。而复发性肝癌,在肝癌手术后5年内发生率高达60%~70%,其中有2/3是在术后2年内复发(早期复发),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临床研究中的难点。
该项研究为肝癌免疫治疗所作的理论贡献自不必说,当中揭示的复发性肝癌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博弈的微观过程更是堪比精妙的谍战情节。
表面看来,在复发性肝癌当中,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攻击能力应该更强,肿瘤细胞逃逸的可能性更小。但这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研究团队推断,复发性肝癌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原发性肝癌不一样。
之后,研究团队发现,在复发性肝癌当中,肿瘤细胞狡猾得超乎意料。
该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层面揭示复发肝癌当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精妙对战,让人忍不住感叹,肿瘤细胞不仅有强烈的求生欲,还有非常智慧的生存机制。单细胞测序技术为微观解读细胞的行为与免疫机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使得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复发肿瘤的免疫特性,从而有可能从肿瘤复发监控和用药方面更好地应对。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教授表示,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研究从单细胞水平系统解析了肝癌原发和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差异,揭示了早期复发肝癌特征性免疫图谱和免疫逃逸机制,为进一步提升肝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寻找有效肝癌复发转移防治新策略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期盼发掘更多潜在治疗靶点,起到治疗上“1+1大于2”的效果。
文章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殿甲。
- 标签:傻瓜妈妈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广州重症、危重症患者共9例!钟南山团队全程指导和参与病人救治
广州疫情已持续19天,突发疫情加高考,广州的压力与挑战可想而知。从6月4日开始,广州陆续启动了11个…
-
国家医保局:DRG和DIP付费试点城市将于2021年内实际付费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1…
- 24人落网、涉案金额170万!北京警方打掉一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团伙
- 广东新增8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广州
- 节省医疗费用支出超4亿元!新疆药品集采"提质降价"
- 如何加速消除病毒性肝炎?李兰娟院士:防治结合是关键
- 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推进分级诊疗与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专家组(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