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江苏省四地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社区体育和职工体育既代表了群众体育中关键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也是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力量。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长期关注国内社区体育发展,曾于2020年5月发布《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中心继续推进社区方面的研究,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四地市的近200个小区开展调研,并根据获得的5300余份有效样本数据完成了《江苏省四地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希望通过不同地区的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区体育发展的情况。昨天发布的是报告的“一图看懂”版,今天发布的是报告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问卷内容与调研方式、江苏省四地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研结果以及研究总结与展望。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 (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呈现稳定提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计划目标,就不能忽视城市中社区体育在促进群众健身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社区为单位的组织与建设研究,有必要成为有效提升城镇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中心在之前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研究基础上继续南下探索,来到国内经济发展活跃的华东长三角地区。近年来,江苏省聚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基本建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了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成为全国唯一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建成健身步道3.79万公里、体育公园(广场)1155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8平方米[2],为社区体育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此次研究中,在江苏省选取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四个城市(以下简称“四地市”)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相关调查与研究,了解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华东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情况,同时通过与前期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研究成果的融合,助力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在前期调研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了完善的调研问卷,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社区居动习惯、社区相关体育配套与评价、体育消费支出以及对江苏体育消费券的认识等五方面内容。其中:
2.社区居动习惯部分重点了解受访者每周的运动情况以及日常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和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等信息;
3.社区相关体育配套与评价部分重点了解受访者对社区附近体育场馆的使用和评价情况,并针对社区体育场馆的配备收集相关的改善建议;
在调研方式方面,由于疫情原因,问卷主要采用线上填写方式,同时在中心合作伙伴的协助下,选取四地市部分小区作为样本小区,邀请小区居民参与问卷调研。
经过三个多月的问卷发放与收集,本次调研共获得6325份样本。通过对所有问卷内容的筛选,排除关键信息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来自四地市198个小区的有效样本5319份。
调研中样本的年龄段分布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31-40岁群体占比最大,达到30.60%,其次占比较高的分别是41-50岁和51-60岁群体,分别为25.40%和19.20%。同时,26-30岁和18-25岁群体占比则分别为10.70%和7.60%。总体来看年龄段分布相对均衡。
统计结果显示,不参与运动的样本占比为9.14%,而参与运动的样本,平均每周运动次数为3.57次。
年龄段方面,40岁是平均每周运动次数的一个年龄分水岭。在4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平均每周的运动次数反而逐渐降低,但是过了40岁以后,每周的运动次数开始逐渐增加。尤其是50岁以上的样本,平均每周的运动次数会增多,最终呈现出一个基于40岁的浅U型曲线。这一结果应同居民不同年龄段的时间与精力分配有关。同时,这一结果也同《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北京社区报告”)中的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而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样本的运动次数平均分别为3.81次和3.29次,从统计意义上看并没有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18岁以下样本群体的运动时长最短,甚至有大约1/4的样本并不运动。即使是参与了运动,大部分(占比约61.90%)也是集中在0-2个小时这一区间之内,应同这一群体学业压力较重,往往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自发的体育锻炼有关。
在调研中,该问题列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瑜伽、健身、台球、网球、武术类和冰雪运动类以及其他”等多个选项供选择。统计结果显示,羽毛球是样本参加最多的运动类型,占比达到21.50%。同时,室内健身、篮球、乒乓球等也是其经常参加的运动类型,占比均超过10%。相比而言,受到普及度和场地的客观限制,冰雪运动类、网球以及武术类运动较少被提及。
在年龄段方面,18岁以下样本群体参与的运动类型多集中于羽毛球、篮球、室内健身、游泳和乒乓球等项目;篮球和羽毛球则是18-25岁样本群体最常参与的运动类型,同时,选择足球、乒乓球以及室内健身运动的比例也都超过5%;26-50岁样本群体所选择的项目类型较为分散,既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以及冰雪运动类项目,也有乒乓球、瑜伽以及游泳等项目;50岁以上样本群体选择冰雪运动类的比例最高,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等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这一方面,江苏省四地市与北京市存在一定差异。以26-50岁样本群体为例,北京社区报告中该样本群体选择占比超过10%的运动类型由高到低分别为其他、健身、羽毛球、游泳和乒乓球,而本研究中则分别为篮球、足球、羽毛球和冰雪运动类,项目重合度较低,呈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特征。
研究中的简便型体育活动主要是指能在社区进行的不需要复杂器械与场地的体育类活动,比如健步走(散步、遛弯)、广场舞、踢毽子、跳绳、下象棋等活动。
统计结果显示,近93%的样本参加日常性的简便型体育活动,健步走、跳绳、广场舞是其比较喜爱的简便体育活动项目。其中女性更加偏爱广场舞、跳绳,而男性更多选择下象棋等活动,而健步走则是男性和女性样本最喜欢的简便型体育活动。
统计结果显示,样本日常体育运动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内和广场、公园等地。其中,社区内占比最高,广场和公园位列其后。另外,还有超过10%的样本会选择路边街道和体育机构进行运动。
统计结果显示,工作太忙是阻碍样本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常见原因,占比达到近40%。除此之外,“要陪孩子”、“没有场地”、“没有器材”、“没有人一起玩”也是重要原因。
分年龄段来看,阻碍18-25岁样本群体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有人一起玩、没有场地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对于26-50岁样本群体,原因则分别是工作太忙、要陪孩子以及没有场地,这应同他们同时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有关。
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家人完全不喜欢运动的比例仅为18%左右,而家人中有一两位爱好运动的比例接近42%,另外家人都爱运动的比例也达到近40%,体现出江苏省四地市社区居民在参与体育运动方面具有一定的热情。
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中选择和邻居共同锻炼的比例为47.17%。疫情期间,居民受到活动范围的限制,对社区内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率明显提高,邻里之间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客观上促进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运动意识的提高。
从性别方面看,分别有约53%的男性样本和40%的女性样本会经常和邻居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而从年龄段看,18岁以下样本群体和邻居共同锻炼的比例最高,达到67.49%,而50岁以上样本群体也达到57.43%,体现出在社区中年纪小的和年纪大的居民更倾向于和邻居有更多的交流。
参与和观看民俗体育运动是展现地方文化,提高居民生活乐趣的重要方式。参与或观看当地民俗体育运动情况能够反映出居民对本地传统运动文化的认同度。
统计结果显示,1/3左右的样本没有参加或观看过当地的民俗体育运动。而在参加或观看过的样本中,32.74%曾参与或者观看放风筝活动,21.30%曾参与或者观看划龙舟活动,10.81%曾参与或者观看舞龙舞狮等传统的民俗体育运动。
相比女性样本(67.20%),男性样本选择前往社区附近体育场馆进行运动的比例更高,达到77.92%。
此外,统计结果显示所有年龄段样本群体选择前往社区附近体育场馆进行运动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其中18岁以下样本群体占比最高,达到92.06%。
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对社区附近体育设施和场馆资源充足程度的评价相对积极,其中29.6%的样本认为当前社区附近体育设施和场馆资源完全能够满足自身锻炼需求,47.3%的样本认为基本可以满足,而23.1%的样本表示不能满足。
在性别方面,34.24%的男性样本和24.10%的女性样本认为社区附近体育设施和场馆资源完全能够满足自身锻炼需求,同时还有20.55%的男性样本和26.06%的女性样本认为不能满足需求。总体来看,男性对社区附近体育设施和场馆资源充足程度的评价要略高于女性。
不同年龄段中,18岁以下样本群体认为社区附近体育设施和场馆资源完全能够满足自身锻炼需求的比例达到50.19%,同时,18-25岁样本群体中持相同观点的比例也达到了38.42%。可以看出,年轻群体对于社区附近体育设施和场馆资源充足程度的评价较高。
调研中,该问题列出“一块室内空地、一块露天空地、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馆、网球场、游泳馆、健身房以及小区健身器材”等选项供选择。统计结果显示,一块室内空地和一块露天空地在样本最希望社区附近增加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中排名分列前两位,占比分别达到18.05%和15.43%,同时在性别方面选择不存在差异。
而对于不同年龄段,上述两项也是所有年龄段样本群体的前两位选择,而对于第三个选择,18岁以下和26-50岁样本群体选择羽毛球馆(13.92%和13.47%),18-25岁样本群体选择篮球场(12.59%),50岁以上样本群体选择的则是小区健身器材(15.06%)。
在调研中,居民体育消费支出包括2021年缴纳健身/瑜伽/游泳俱乐部费用、购买体育服装和装备、观看商业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比赛、订阅体育杂志、进行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总支出。
在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样本在2021年体育消费支出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从年龄段来看,18岁以下和50岁以上样本群体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体育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占比均接近90%;对于18-50岁样本群体情况则有所改善,体育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比达到25.63%,其中体育消费支出超过5000元的占比为3.56%。
统计结果显示,有45.67%的样本曾在现场观看商业体育比赛,但同时也有54.33%的样本未有过相关消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应与疫情发生有关,但如何促进大众对商业体育比赛的关注与认可依旧值得关注与思考。
在性别方面,男性样本(53.05%)比女性样本(37.01%)更有意愿到现场观看商业体育比赛。而从年龄段来看,随着年龄增大,在现场观看商业体育比赛方面的消费意愿逐渐降低,在18岁以下样本群体这一比例为66.67%,而50岁以上样本群体这一比例仅为39.88%。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社区居民能够接受的小区体育场地每次使用价格进行研究,发现71.52%的样本希望可以完全免费,13.61%的样本能够接受5-20元之间,10.40%的样本能够接受5元以下。总体来看,大部分样本仍旧希望能够在小区的体育场地免费进行运动。而对于能够接受不同价位收费的原因,一方面应是因为不同小区所能够提供的体育场地不同,另一方面应是所进行的体育运动不同,导致有些样本对于能够接受的收费区间也有不同认知。
对于小区体育场地收费情况以及费用收取单位,表示“不太了解”、“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的样本占比分别为46.85%、32.84%和20.30%。而对于小区体育场地使用规定与须知,表示“不太了解”、“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的样本占比分别为38.33%、39.52%和22.15%。可以看出,未来仍需加强相关宣传。
统计结果显示,49.95%的样本家中有18周岁以下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培训活动,在项目类型方面的选择呈现多元化态势,覆盖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众多不同的类别,其中篮球(23.68%)、游泳(19.14%)、羽毛球(14.99%)是排名前三的运动项目。
统计结果显示,在青少年课外体育培训消费支出上,42.94%的样本花费在1-5000元之间,10.58%的样本花费在5001-10000元之间,仅有4.36%的样本花费在1万元以上。同时,有42.11%的样本在青少年课外体育培训方面没有花费。
体育消费券是江苏省为促进体育消费而采取的重要举措。自2017年以来,江苏省体育局连续5年从省级体彩公益金中安排资金,专项用于发放体育消费券。
统计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7.94%)的样本并不知道江苏省体育消费券,而32.47%的样本虽然知道但未领取。仅有9.59%的样本知道并领取了体育消费券。
在体育消费券的使用方面,统计结果显示,领取了体育消费券的样本主要将消费券使用在体育项目培训班、体育类夏令营、冰雪场馆消费以及其他省内定点场馆(非冰雪)消费等方面,其中体育项目培训班占比最高,达到58.47%。同时11.46%的领取了消费券的样本并未使用体育消费券。
习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中最为关键的生活场景,在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此次研究,使大家对江苏省四地市社区体育发展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四地市社区体育发展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也再一次印证了中心对于国内社区体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判断与期待,即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文化传承、历史积累、人文特点,结合社区居民传统爱好、日常习惯、消费能力、运动特长等,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体育发展之路。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体制机制更灵活、要素支撑更强大、资源分布更均衡、健身设施更便捷、赛事活动更丰富、体育组织更健全、健身指导更科学、群众参与更广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以上一系列规划内容的发布与实施,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随着国内防疫政策的调整,未来人民群众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将会显著加强,社区体育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中心在未来也会继续,并愿意与对社区体育发展有兴趣的同行者共同合作,开展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1]王凯珍. 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体育科学. 1994. 17-24.
[2]金台资讯:江苏已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3.6平方米,
- 标签:本站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清华体育产业研究 江苏省四地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
中国近代体育大事记(公元1841-1948年)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29-31日,广州三元里武馆武术教师颜浩长、韦绍光带领群众,手持长矛、大刀、靶头,攻打英队强占的四方炮台…
- 创新元宇宙看CBA全明星体验中国移动咪咕加速数智体育元宇宙实践
- 2022体育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 咪咕咖啡英超主题周元力启动参与可享定制礼品及免单福利!
- 2020年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提前完成十三五计划【组图】
-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首都体育学院位列体育类大学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