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体育经理人导师贾旭:中国体育营销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从业二十余年,先后在李宁、阿迪达斯、奥索卡、KOLON SPORT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体育品牌主管营销工作,策划了大量体育营销经典案例,见证了中国体育营销从0到1的成长。
作为李宁品牌第一代品牌经理和体育营销经理,他是李宁品牌“一切皆有可能”时代的铸造者之一,开创了专业化营销的先河,建立了体育营销工作模式。
担任阿迪达斯(中国)体育营销经理期间,他负责单项协会和Great Olympic项目,把阿迪达斯这个体育行业的老牌王者带进了中国的体育圈子,通过2006都灵破冰,以及其后对本土体育的全方位支持,让中国体育行业接受了“国外品牌”,直至成功实施2008奥运战略。
此后,他转战户外运动行业,先后在奥索卡和KOLON SPORT担任营销总监至副总裁,期间,大量运用体育营销的理念与手法,对发展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形象巩固市场占有率起到巨大作用。
尤其是,任职KOLONS PORT期间,通过一系列营销战略规划和实施,让KOLON SPORT在时尚与专业的平衡中找到了自己的黄金分割,成为户外用品行业的潮流缔造者,探寻到一片品牌发展的蓝海。这也是贾旭职业生涯中的得意之作。
2017年,这位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体育营销高手,终于按捺不住创业的悸动,与世界冠军庞清、佟健一起探寻冰雪产业和冬奥商机,创建了北京翼翔冰雪文化有限公司、庞清佟健冰上艺术中心、翼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体育培训、文化演出和运动装备板块,三箭齐发。
转型,是许多职业经理人创业的最大魔咒,贾旭也不例外。从国际化公司走向个人平台,多年职业习惯形成的知识结构“短板效应”仿佛一座山脉挡在他面前。
“营销人员往往并不精通与财务,法律等,高级管理者往往不擅长细节的执行。”为了移开这座大山,贾旭的首选方案是学习。
“见贤思齐,这是学习的动力,其实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案。”翻开贾旭的履历,早在创业之前,他就一直坚持给自己“定向充电”,先在清华-悉尼科技大体育管理研修班进修,后又就读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研究生班,系统学习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学习迅速弥补,使自己进入逐步认知、逐步实践的过程,实现知行合一。这是他从业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在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中,一道道难题也迎刃而解。
“创业型公司,CEO要敢于干活,不能只空谈战略,每一次的执行后,都要不断地复盘总结,才能让团队的执行力真正提高。”
受疫情影响,贾旭的公司现在仍处于暂停营业的状态,这也意味着接近四个月的营收为零。与很多企业面临的状况类似,他的公司也面临着运营成本和现金流双重压力,业务活动迟迟无法展开。
“花样滑冰对场地的依赖度非常高,陆地训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培养冰感就必须长时间泡在冰上。现阶段,很难找到替代方案。” 贾旭坦言。
线下受阻,发力线上,成为众多体育培训公司的重要选择,公众囿于家中,对互联网的依赖度显著提高,直播的蓝海似乎就在眼前,贾旭也被裹挟着匆匆登上了直播的快车。
一是原有会员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似乎只是一厢情愿;再则内部团队对此也有些排斥,离开冰场,教练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展现技术动作,后续的内容创作也缺乏足够的创作力去支撑。
“大家不愿意去参与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学生需要上网课,且上课时间固定,与我们的直播时间存在冲突,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必须做出让步。”贾旭进一步表示,这也充分说明乐了解顾客行为的重要性。
“其次,就是没有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即线上服务到底能为会员带来什么价值?答案并非仅是维持和会员的联系,而是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解决长期存在的理论问题,而且要尽量节省他们的时间成本。”贾旭说,发现问题后,他对症下药,迅速进行了策略调整。
按照顾客需求,他将原有的会员重新分群,将其中约30%有意将孩子向专业至少是半专业方向培养的会员放在一起,每天专门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由庞清、佟健两位老师通过视频亲自进行技术分析与讲解。
“效果反馈非常好。”贾旭表示,很多家长反馈说,孩子平时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上了,很难有空再去思考或观摩技术知识,“我们的内容,恰好填补了这段空白。”
剩下的会员他没有再进行细分,只是将一些核心的内容做成简报推送,测试会员的兴趣,如果会员有意,就会被邀请入另一个群,进行重点孵化。
套用营销理论来讲,消费者至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顾客,另外一种是潜在顾客。我们利用CRM做顾客转化,就是先把粉丝变成潜客,然后再转移到供应链,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结合。
被疫情推动往前走的过程中,贾旭的公司也在不断调整,营销人的敏锐,督促他不断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我发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疫情之前,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为了营收和获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回头再看值不值得,发人深省。”贾旭继续说道,“疫情虽然造成了业务缩减,但相应的运营成本也随之减少”。他发现在砍掉90%的成本后,业务仅缩减了40%,很不对等。
因此,他建议,创业公司在成立初期一定要做好战略规划,明确公司追求的发展模式,到底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精。
“一定要客观的评估市场,尽可能测算投入所能获得的预期增量。”他认为,目前中国的体育培训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对市场环境和存量人口的依赖性很高,很难完全进行差异化突围。因此,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小而精的公司,耐心的跟随行业一同成长,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会更好。
“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非常大,除了眼前的困难,相信对2020乃至未来几年的影响也必然相当深远。目前,我们一直在做自身的战略调整,综合剖析如何巩固核心业务的优势,反思外延业务的价值与何去何从。疫情,给了我们一个停下来思考的好机会!”贾诩说。
目前,国内体育产业从业者几乎都各自为阵,贾旭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协会或联盟经验,中国体育从业者也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基础,去组成坚实有效的联盟,形式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跨行探索新蓝海,通过联盟力量,吸引资源,形成合作。
体育产业的从业者大都对运动有着浓厚的情怀,贾旭也不例外。自大学时期与运动结缘,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历史。
毕业之后,他进入李宁,当时公司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喜欢的运动,在公司专业的教练指导下,贾旭对运动的喜爱进一步加深。运动爱好者的身份也促使他更加了解消费者心理和需求,对之后的体育营销工作也助益良多。
“我在李宁负责体育营销时,一度有不同的质疑声,大家认为拥有运动员背景的人更适合体育营销。”贾旭表示,其实这是一个思维误区,运动爱好者反而更容易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营销的核心对象是消费者,而不是运动员或者项目本身。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一个营销工作者的圣经。
“种种原因,我开始日渐远离传统体育,而是更喜欢爬山、徒步以及一些轻户外运动。基本每年都会参加两三次远距离徒步或者旅行。”贾旭认为,竞技体育能给人带来规则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但户外运动更可以培养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他后来离开奥索卡,依旧选择扎根户外运动品牌的重要因素——传播一种新生活方式。后来,选择花样滑冰,同样也受这一理念驱使。
“我一直很喜欢有调性的体育项目,尤其喜欢花样滑冰。创业前,我和世界冠军庞清、佟健也是十几年的好朋友,很多想法大家是一拍即合的。”谈及花样滑冰,贾旭总有说不完的话。
“我从来没有将花样滑冰仅仅定义为竞技体育,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唯美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看看冰上表演,还是自己体验一下,都非常有趣。”
据贾旭介绍,庞清佟健冰上艺术中心自2017年创建至今,已经实现了天使轮投资,拥有两个实体冰场,实现了北京市的东西布局。时至今日,他们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教练员与运营团队。
对于未来,他有着清晰的规划,“2022年之前,我们都会专注在花样滑冰的专业培训领域,一定要在学员的竞技水平上取得突破。守护这项运动是我们的情怀,培养出新的世界冠军,是我们不变的梦想!”
- 标签:本站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专访体育经理人导师贾旭:中国体育营销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从业二十余年,先后在李宁、阿迪达斯、奥索卡、KOLON SPORT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体育品牌主管营销工作,策划了大量体育营销经典案例,…
-
《体育教学》杂志权威发布:科技赋能体育家庭作业
“要组织经常性、常规性的体育训练,要布置体育作业,课堂上教会的运动技能要经过进行常规化的训练…
- 2022年湖南省体育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正式启动
- 2021年四川体育产业集团体育经理人培训 成都站第一期正式开班
- 中国国产十大户外品牌全球十大最著名运动自行车品牌排行榜
- 国产运动品牌的崛起!超越阿迪耐克新一代鞋王诞生了
- 人民日报:将“以体育人”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