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记者日:自媒体时代还需要体育记者吗?
体育记者是各类赛事的亲历者,是世界纪录诞生的见证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者,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然而,在“人人皆可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在传统媒体不断遭受冲击的当下,体育记者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在这个专属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我们邀请了一批在体育新闻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记者,曾在赛场边打拼、如今完成各种身份转型的同行,以及体育传媒从业者,共同探讨这个职业的现在和未来。
无论在任何时代,体育都是积极向上的存在。赛场上的高燃画面,加上赛场外的励志故事,成就了无数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奇佳话。
虽然现在自媒体非常多,运动员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生活,但只有专业的体育记者,可以认真、扎实、脚踏实地去采访和调研,全方位传递体育的精神、展现运动员的魅力。
孙一文在奥运决赛场上一剑封喉背后,因为有记者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她是如何“自废武功”,打破自己的习惯战术,将以前的劣势练成了优势,从而鼓励了万千青少年。因为有记者报道,让更多小朋友了解这个项目的益处,从而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这些需要能深度接触和了解运动员的记者来撰写,自媒体很难做到。
多一个燃炸天的比赛画面、多一篇正能量的客观报道,可能就会多帮助一些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向奋战在一线的体育记者们致敬,你们在助力新时代青年偶像的诞生。
绯闻、谣言、互撕……这些或许是获得关注的密码,但希望体育的世界里,充斥的不是流量,而是向上的力量。
地球不爆炸,体育记者就永远不放假。当下,传播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当记者。事实并非如此。顶多,只是一个记录者,离体育记者的名头还差得太远。
首先,机构媒体的体育记者都有规则意识,行文有规范,做事有边界。尽管其他记录者中不乏业务素养极高者,但总体来看,依然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其次,机构媒体的体育记者都有团队作战的经验。碰上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采编配合、文图视频互补,单兵记录者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工作条件。
再次,机构媒体的体育记者大都目的性明确——忠实记录、探寻。这一点,一些记录者很难做到,甚至各怀心事,各有目的;或捧或踩,皆有所求。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体育记者也在与时俱进。能采能写、会拍会剪、可连线可直播,已逐渐成了一些同行的标配技能。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挺好。
自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对原有媒体形式的充实、丰富与弥补,它与传统媒体应该是并存、共荣的关系。
目前在体育新闻领域出现了自媒体冲击、甚至绞杀媒体的现象,这是标准的舍本逐末。更何况,体育新闻写作是有专业门槛的,任由自媒体大行其道、横冲直撞,最终只能让体育新闻浮于表面而丧失专业性,进而劣币驱逐良币,对行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从“文从字顺”的基本写作能力到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精神,从严查细证的资料搜集方法到学无止境的专业深造思维,都是合格媒体从业者的应有素质或技能。
传媒行业经过数百年发展,已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去培养拥有上述素质的媒体人。无论媒体形态未来发生什么变化,都应该有同样的机制保证传播的内容不是粗制滥造甚至混淆是非。
遗憾的是,至少当下的自媒体行业并不存在这种机制,我们仍需要传统媒体的力量去告诉我们传播内容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自媒体提供的内容是单维度的,主要输出资讯、观点,与新闻弹窗、短视频集锦所呈现的内容并无太大区别。但体育内容是度的,除了比分等消息,体育人背后的故事更加动人。
挖掘体育人背后的故事显然不是自媒体人能完成,还是需要真正的媒体记者。他们身处第一线,通过细节去勾勒人物的性格,通过采访去描绘人物故事。当然,这也不限于纯粹意义上的体育记者,很多人物记者也做出了非常好的体育人物报道。
现在体育内容的容量是爆炸式激增,但优质的体育报道却越发稀缺。一方面,媒体萎缩,很多体育记者已经转行了;另一方面,很多媒体也不愿意再掏钱让记者前往一线报道(当然,疫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就导致了所剩无几的体育记者呈现的内容出现了自媒体化趋势,这可能是更可悲的。
我现在看不清是否需要体育记者,因为目前看来,在中国没有太多对于体育资讯和观看赛事的付费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收入。
如今的体育市场实际上是国家投资市场,还没有成长为“民间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对于体育报道需求萎缩的原因。这个供求关系不改变,中国的体育记者只会越来越萎缩,只会留下报道公益的公益体育记者。
如果人们对事实仍有追求,那么一定需要记者,包括体育记者。所谓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矛盾,更多也集中在新闻学伦理、操作手法、职业操守,这里不展开。
有些自媒体这些做得不见得差,有些媒体也并没有做得很好。从内容层面看,自媒体与记者本身并不冲突,一名优秀的记者可能也是一名优秀的自媒体人。如果并不是一名优秀的媒体人,那有没有自媒体出现,他也不见得会做出受欢迎的作品。每个时代都不乏有流量且优秀的作品。我想一直以这个为目标,恐怕不会受“自不自媒体”所困。
回到体育行业,有很多因素在作用于体育记者这个行当。不仅是自媒体,还有公关,还有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如转播形式的升级,已经让观众可以很大程度上接近比赛。方方面面对体育记者的要求更高了,体育记者做起来也更难了。而反观媒体,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成为一个问题。
不可否认,自媒体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流量挟持下的内容产出呈现井喷之势,固然有一些做得很不错的自媒体值得肯定,但更多的自媒体则有明显的弊端:
一是同质化的内容过多甚至泛滥,二是缺乏起码的求实过程、凭借个人理解或者推测就下定论导致误导读者,三是不乏断章取义故意脱离以便赚取流量,四是缺乏系统梳理和长期追踪所沉淀的、值得长期收藏的好内容。
所以,回到体育记者的话题,毫无疑问这是需要的,但想做好记者的门槛则因为自媒体的冲击会被提高,真正大浪淘沙留下的体育记者必须能做有质量的、真正走心的内容报道,必须跳出把目光锁定在现场、发布会或者官宣等场景的常态思维。
这些内容随着传播方式的丰富其实已经变成开源的内容。就像很多冠军选手在赛后都开始做直播,那采访他/她的内容还会是第一落脚点吗?
所以,采访角度和采访对象的选取会成为未来做记者的思考重点——需要准备好足够多的问号,并通过采访在生产内容上时(无论图文、视频、音频还是直播)把问号变成句号,那么这个内容大概率是被需求的。
但优质的定义在改变,信息爆炸时代让独家或者快速的优势不再;体育记者要从生产到分发完成全方位升级,包括资源的整合,报道的内容,内容的形态,及团队的协作,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和平台分发的机制。
但是作为体育事业版图中的重要拼图之一,体育传媒以及体育传媒从业者,却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和自媒体的兴起,受到严峻挑战——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记者”,遇到的困难更是首当其冲。
其实,“自媒体时代是否需要体育记者”的问题,多多少少有些逻辑陷阱的成分在其中。我们需要厘清“体育记者”的概念,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大潮流之下,只能写出好文章是否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记者?恐不尽然。与其说这个行业受到挑战,倒不如说是从业技能要进一步符合读者和市场的需求。
一名合格的体育记者,首先要有过硬的政策素养、良好的采编业务素养和专业的体育知识素养。这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时间的积累,也是体育记者的优势所在;其次,要善于借助媒体融合手段丰富自己的职业工具箱,将敏锐的新闻嗅觉通过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在媒体平台的助力下,更容易得到实现。
如今新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未来可能还会更多,但专业素养是“体”,表现形式是“用”,在专业素养主导下的“用”才是能禁得起时间和公信考验的产品。
当然,体育记者这个从业人群本身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做出观念上的调整。资讯爆炸、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一名成功的体育记者或许应该是这样的:深耕专业领域的“高水平运动员”、玩转各种采编工具的“跨界跨项能手”、沟通专业体育和普通读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整合平台和采访资源的“体育经纪人”。
- 标签:本站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国际体育记者日:自媒体时代还需要体育记者吗?
体育记者是各类赛事的亲历者,是世界纪录诞生的见证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者,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
2012奥运榜样评选出炉 陈一冰丘索维金娜获殊荣
经过30天的投票与评估,由网易体育与AIPS(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奥运榜样”评选活动最终落下帷幕…
- 河南:“省长杯”校园足球赛开赛
- 冬奥英语(一)|如何用skate介绍滑冰运动?
- 《梦幻西游》电脑版帮派精英联赛_《梦幻西游》电脑版官网
- 直播预告 2022单招招生政策解读首都体育学院三位教授做客体教联盟直播间!
- 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