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频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纳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征程,对于法治宣传报道工作也赋予了更高期望和要求。根据笔者统计,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346件获奖作品中,法治新闻类获奖作品有19件(),作品总体呈现出题材选择重大重要、报道视角新颖独到、普法宣传融入热点、追求正确价值取向等特点,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理念相结合,显示出法治类新闻报道应有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法治报道就是对依法治国过程中产生的与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全民守法等有关的新闻事件的报道。”①法治新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等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法治类新闻报道具有独特性,如报道题材的重要性、专业性、敏感性等,使得此类报道的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广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后,法治新闻报道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风貌。以此次获奖作品为观察对象,可以看到,这些作品能够在众多的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多得益于报道视角的新颖独到。
新闻视角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题材、挖掘新闻价值、表现新闻事实等方面的角度。新闻视角关系到新闻要素的组合,也关系到新闻作品的优劣。法治新闻的视角随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有着显著变化,从普法教育、案件披露、监督曝光到以案说法、深度解读、闭环监督,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新闻的新视角更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平民化的视角,以小见大的叙事方法,聚焦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焦点问题,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向。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法治新闻作品也不难看出,报道视角的新变,推动了法治新闻报道有了新风貌,踏上了新征程。
新闻议题的设置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正如诺曼·费尔克拉夫所言:“话语实践在传统方式和创造性方式两方面都是建构性的:它有助于再造社会本身,也有助于改变社会。”②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媒介建构议题需要考虑社会效应及其反作用,媒体要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决定传递什么内容和强调到何种程度。从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和实践来看,题材最为关键和重要。
本届新闻奖中19件法治新闻获奖作品的题材选择与时共进,题材类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热点问题、普法教育宣传和反腐重点案件报道,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报道有7件,所占比重之大说明了对我国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这一重要转机的重视与呼应。生态环境保护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社会关心关注的大事,强化重大题材的策划报道和议题设置,提升引导能力,是法治新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的应有之义,获奖新闻作品很好地回应了社会的关切。
法治新闻如何做好重大题材报道?关键是要紧密结合“上下”两端。“上端”就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下端”就是基层突出问题。将“上下”两端融合在新闻报道之中,就要求“对上”深刻理解党中央政策方针、理论路线,“对下”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关注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进步、法治的效果。
在获得二等奖的《长江禁渔,为何还有禁而不止的现象》报道中,开篇就提到多部门印发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通过设置“长江禁渔、禁而不止”这一议题,以法的框架定下报道的基调,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报道。记者实地走访长江沿岸,同退捕渔民、饭店老板、农贸市场商贩等广泛交流,对“下端”的突出问题抽丝剥茧,“禁渔令”执行情况如何?护渔执法还存在哪些短板?形成全时空监管格局还需要做哪些工作?随着调查深入,这些问题一一揭开谜底。文章提出要推动“由捕转护”的执法监管模式,加强监管部门联合联动,构建长江禁捕管理长效机制,突出了用法治思维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记者还跟踪刊发报道《让“禁渔令”落地有声》《如何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深入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监督的闭环。报道以“上下”两端的视角,以深度报道形式对习总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得及时、认识得深入、把握得准确,同时也聚焦关注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力推动了有关地方、部门扎实开展长江禁捕退捕工作。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法治新闻宣传也要摆脱“讲大道理”“硬科普”的刻板印象,满足受众的差异化需求,注重将传播法治力量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相结合,培养受众的法治思维,用“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引起人们对社会新现象的关注、对解决新问题的思考。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片段的编排和组合,是能否讲好故事的关键。要让故事构思新颖、吸引受众,在叙事细节、人物场景、框架结构等方面,需要以巧妙的方式从独特的视角进行深入报道。
在获奖的法治新闻作品中,记者巧妙对新闻片段进行组合,根据自己的经验、事件的重要程度、细节的清晰度和内容的突出点,对新闻进行重构,题材片段的选取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站在宏观的视角上,对新闻的亮点、焦点和细节进行放大,用“以管窥豹”的方式,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小故事展现大时代,这种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也让法治新闻作品在故事框架结构层面更具可读性、趣味性和延展性。
荣获三等奖的短视频报道《香港故事:一部法和三个人》,讲述了在港外籍志愿者、香港企业家和从浙江移居香港的中产阶级,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物故事,以油漆刷、钟表、保险业为切入点,生动讲述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后香港不同阶层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改变,反映这部法律给香港社会带来的重大积极影响。报道中以刷子为武器清理迷失在口号标语中的香港,以钟表为隐喻暗指国安法让社会秩序重回正轨,以保险为比喻指出国安法就像给香港社会买了一份保险,新闻故事元素的组合形成了新的叙事逻辑,也从侧面印证了香港国安法对维护、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背着国徽去开庭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以“马背法官”那顺“背着国徽去开庭”,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的坚守与担当为切入点,首尾呼应,探讨、回答了司法扶贫如何降低基层农民维权成本、如何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报道统筹考虑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用丰富的节目形式和元素,体现了基层法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为之奋斗的辛苦和不易,展现了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的累累硕果,在普法的同时,宣传了我国司法扶贫的成果。
法治新闻要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主流场,必须承担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树立人民法治信仰的社会责任。法治新闻的价值取向,是媒体在报道时表达出来的价值立场和态度,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法治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突出“法”,另一方面要体现“治”,新时代要用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去报道法治事件,才能与法治建设进程相适应,才能让法治新闻蕴含引导力量和改造力量。
价值取向决定报道方向和走向。本届中国新闻奖法治新闻报道有10件都涉及监督,可以说占据了获奖法治新闻作品的“半壁江山”。获一等奖的深度报道《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水漫河堤、防汛一级应急响应,秦淮河大堤却被挖空建高档餐厅!》,获二等奖的《南阳要占万亩基本农田建养猪场,岂能如此“拆东墙补西墙”?》等,都是监督深度报道的力作。“问题抓得准、社会反响好、问题得到解决”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这些作品从事实出发、坚持用事实说话,用价值取向“把舵导航”,从而实现社会效果和报道效果的双赢。
在青海祁连山南麓,“隐形富豪”马少伟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进行掠夺式盗采煤炭资源,时间长达14年,青海湖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记者历时两年的不懈调查采访,3次只身深入海拔4200米的祁连山南麓腹地青海木里矿区内部,克服高原缺氧、人迹罕至、环境凶险等困难和风险,采写完成了《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这篇揭露式重磅报道。记者围绕习总对三江源、祁连山、秦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环保法治为价值取向,描绘出触目惊心的“开膛破肚”式采挖,深挖中央环保督察后仍不收手的内幕,揭示出“破坏性”开采暗藏的生态“黑洞”,以环保领域的“法”和“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必须彻查严管才能扭转生态恶化趋势。报道刊发后,引起巨大反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马少伟被依法逮捕,青海省副省长文国栋主动投案。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祁连山木里矿区展开,也为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治提供了典型案例。
纵观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法治新闻获奖作品,可以看到,在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新时代法治新闻的视角有更加注重“上下”两端的结合,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叙事表达,以“法”“治”作为出发点与归宿凸显正确价值取向等特点。在报道内容上,这些作品呈现出生态、经济、民生、法律相融合的发展趋向。探索法治新闻报道的未来,要善于使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弘扬法治精神、紧扣时代主题、创新报道方式、增强系统思维,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法治新闻精品力作。
- 标签:本站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舆情频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
-
数据新闻渐成常规报道类型 融合背景下的理念变革
新闻编辑应当及时调整思路,自主策划选题,由被动变主动,由二手数据到一手数据,让数据驱动新闻生产…
- 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必备知识点总结(2)
- 网络编辑必读:新闻的组成要素
- 社区文体主题活动策划活动方案
- 旧县镇举办2021年第六届元宵节文体活动
- 谈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