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人民网“一带一路”报道的特征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2015年3月被正式提出至今,“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作为国内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和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人民网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人民网“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其报道特征、报道重点以及沿线国家互动网络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人民网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而优化“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作以讨论。

  2013年9月至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赵正永,2014)。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官方发布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伊始。“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中国与沿线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这也意味着,中国在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外交关系上,迈出了重大一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传播阵地,新闻媒体肩负着客观公正报道、增强传播效果的重任,而国内各大媒体也纷纷开设专栏,竞相报道“一带一路”。

  人民网是国内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发展10多年来,刊登着包括《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等媒体在内的新闻报道,受众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中,《人民日报》在国内业界地位权威,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人民日报》海外版则是中国对外传播以及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窗口,具有一定的国际传播话语权。在“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上,人民网也是兼具国内外传播影响力的媒体平台:《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系列专栏,人民网推出9种相关的外文报道,在线访谈政界、学界、业界等权威人士;《人民日报》海外版甚至开设相关周刊,推出“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专栏。那么,人民网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到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在这些报道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成的互动网络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在人民网的官网上,采用网站的搜索系统,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共搜到国际、财经、时政等46个包含相关报道的栏目,其中包括文字、图片等报道方式在内的新闻,总量为35659篇(截止2017.09.16)。考虑到栏目间的报道主题、内容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为了兼顾每个栏目的报道特点,因此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根据栏目报道的数量比重,计算应该从每个栏目中抽取的具体数量,然后利用等距抽样,计算出每个栏目中的抽样距离K,K= N(总体单位数)/n(样本容量)。紧接着在每个栏目中,抽取随机数1,作为样本的第一个单位K1,然后抽取K1+K,K1+2K……46个栏目共抽取了600篇新闻报道。本研究所指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指主题为“一带一路”的新闻。因此,仅将“一带一路”作为简单背景叙述或是顺带提及的报道,均不在研究范围内。通过人工筛选,剔除重复内容和不相关文本后,最终共获得180篇新闻报道。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内容分析的任务是将使用语言表达的文献转换为使用数量方式表达的资料,其结果一般与实地调查相同,以频次、百分数等图表进行描述(张国良,2002)。内容分析法常用来表现新闻报道内容的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供依据(Macnamara,2005)。在已有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研究中,也有研究者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报道数量、报道时间等特征参数的变化,以此来反映不同媒体同类主题报道的特征差异。为了对人民网“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呈现特征进行量化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的来源、时间、数量、体裁、信源和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挖掘其报道特征。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动网络的特点,掌握国家间的交流状况,探究不同国家在该网络中影响力的传递状况,本文还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Ucinet6软件及其自带的NetDraw工具,构建了“一带一路”报道中沿线国家所构成的无向图,具体研究了节点的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及网络的图密度。在无向图中,节点的“度中心性”即与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的个数,能体现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节点的度中心性高,那么其与行动者的联系就多,即节点越处于中心地位,越拥有更大的权力;节点的中介中心性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若节点处于许多节点对的测地线(最短的途径)上,则该点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刘军,2004)网络密度指的是一个网络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固定规模节点间的互动越多,则它们之间的连线越多,该图的密度就越大,该网络对其中行动者的态度、行为等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斯坦利.沃瑟曼&凯瑟琳.福斯特著,陈禹&孙彩虹译,2012)

  本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人民网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特征,分析单位是每篇相关的新闻报道。具体的类目建构包括:报道时间、报道来源、新闻体裁、报道方式、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两名编码员选取了抽样样本以外的30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编码间可靠性在Cohen’s Kappa算法下系数为0.875。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均属于多选题,因此对这两题每个选项的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均符合交互信度要求(在Cohen’s Kappa算法下均大于0.85)。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官方发布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伊始。文件详细描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丰富的主张与内涵,明确的方向和任务,清晰的规划与发展定位及系统的发展路线,从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也持续上涨。

  从报道时间来看,2015年起,相关报道有所增长,整体维持在一定数量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被政策议程吸引,关注的焦点逐渐分散,所以2016年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报道数量有微弱的减势。但整体而言,人民网“一带一路”的报道频次在2015年和2016年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和稳定,每个季度的报道频率相差较小。而进入2017年,报道数量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关键的转折点,这与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习主席以及其他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该论坛。该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也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2017年第2季度中,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国内媒体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因而相关报道的数量在此时间段内有了显著增长。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