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今年高考会考“疫情作文”吗? 回溯“非典”和“汶川地震”就知道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切身利益,备受公众关注。

  在疫情发生之后,网络上就有很多关于今年高考会不会考到“疫情”的猜想搜索,尤其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高考大题——作文,不少媒体整理出的高考疫情作文素材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那么,今年的高考到底会不会考“疫情作文”呢?学生又该如何备考呢?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考安排及相关工作回答记者提问,其中提到对今年高考的命题工作有何考虑时回答:

  2020年高考命题将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着力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并综合考虑疫情因素和考生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在保持命题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引导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02年底非典开始肆虐中国,到2003年八月份最后一个非典疑似病人康复,注定这一年的高考也显得与以往不同,我们高考生测着体温进考场,完成了生命中最硬核的一场考试。

  【全国卷·材料作文】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没有如考前许多人推测的那样以非典为写作题,而是一则寓言故事: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全国卷·材料作文】汶川地震在五月发生,高考六月进行,很多人感觉从时间上来看根本不可能进入高考作文题目,可是,让跌眼镜的是,汶川地震赫然出现在当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里!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