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的真实性与写作的文学化倾向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及新闻写作细节还原容易走向文学化倾向着手,阐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就点明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新闻写作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而事实真实,这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其人、其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是确凿无误的;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呢?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我想从四个小方面来阐述。第一,新闻作品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的反映这种客观性。如果事实没有被真实的报道,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新闻正因为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所以有人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资格”。没有真实性,事实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社会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也都是空话。第三,新闻作品是现实的报道,也是历史的记载。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对“新闻记载历史”这一点有深刻的看法:“为此我热爱新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有哪一种别的什么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展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者就有这种非凡的可怕的特权。理会到这一点后,很自然的会深感到自己的不足。我每当遇到一个事件或一次重要的会见时总是焦虑不安,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眼睛、耳朵和头脑来进行观察、倾听、思考,以便从中理解一条蛀虫如何钻入历史这块木头中去的。”第四,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
来看看一段截取的人物通讯,“1930年曾为浙江地方法院和上海特区法院法官,1957年后执教于上海向阳中学的蔡晋先生,是晚景最为凄凉的一个。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一个小房间,竹屏风后面,一张床板,很薄的被子,这就是他的卧室,里屋住孙子和孙媳妇,一个破旧奶粉罐,装着蔡晋的全部‘贵重’物品。弥留之际,蔡先生孤独的躺在阳台一角,而另一角,恰是护工的休息处。当《英美法词典》的编纂工作接近尾声时,蔡晋溘然长逝。陪伴蔡先生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除了他的1933年东吴法学学士证书之外,还有他亲自审订的《英美法词典》稿件,49页,轻轻的放入他的灵柩内。”这段文字运用白描等手法将细节描写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将文学化的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这样就将这个人物写活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在新闻写作中,适度的文学性语言的应用,会使新闻稿件锦上添花。
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都十分强调真实性原则。但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有不同的要求。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再造”,文学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造”的合理性上,文学不是生活的机械摹写,它重在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因此,作者对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必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和合理想象。这些经过精心改造修缮过的材料被纳入作品的框架,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不难看出,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在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再造理想材料,并以这些理想材料为工具再造“第二现实”的过程。而新闻写作是“再现”事实,所以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化的语言是要把握度的,不能“再造”事实,要“再现”事实。
细节是优秀作品的亮点,它能把读者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细节成就好新闻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果细节还原的好、还原的适度,那么新闻作品就不仅是向读者报道一个新闻事实,而且在语言上还能使读者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发表于《南方周末》的《麻镇:故事》,充满了让人产生情绪化反映的细节,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打量初次见面的吴齐,A4打印纸一般与办公室人员联系在一起,而一个派出所长抱出一摞A4打印纸,且说“到局里蹭的,免得自己花钱买”(这句话应当说经过记者某些闲聊式的提问后说出的,由此说明发现细节后还要追踪细节),这也很值得注意了,好像觉得不好意思,吴齐“又替自己辩白”,突现了人物的人性化和日常化,表明了他所处的尴尬境地。
新闻报道中的细节还原是记者把在现场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准确的再现出来,运用适当可以丰满新闻的真实性。细节还原不能有想象成分在里面,如果出现了合理想象那么就不称为新闻了,就是纯粹的文学写作了。那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运用细节还原,真实的反映事实?又如何才能使细节还原不过度呢?如何使文学化的语言不过度呢?细心观察、提问、感觉、笔记是获取细节的前提条件。在获取细节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普遍意义上的观察,更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让自己在参与或非参与的采访过程中,接触并掌握大量的感性资料,以便综合提取有益的细节,只有自己全情投入,抓住的细节才会动人,细节还原时才有据可依。在新闻写作中,细节还原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不会使细节还原失度,就不会走向文学化倾向。首先是确立整体的报道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提取采访过程中获取到的相应细节,细节犹如是锦上添花,为新闻作品增色,使新闻真实性更加丰满;第二就是由于对震撼人心的细节的体察,从而生发出整篇新闻报道此处的细节,好比是一串爆竹的引线,也许它们散布在文章的各处,但是从写作构思上来看,正是这些细节带给了采访者强烈的震撼从而生发出全篇新闻作品。
如果新闻中没有引人注意的种种细节,没有引人瞩目的文字,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但是我们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细节还原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文学化的语言也要为新闻的真实性服务,切不可出现失度的想象。新闻报道的落脚就是新闻,而不是文学。新闻写作文学化倾向要把握适度,否则会出现“造新闻”、“假新闻”。新闻写作在真实的基础上抓住了好的细节,运用了丰富的文学化语言,并将他们有机的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去,才会产生真正好的新闻作品。
- 标签:本站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论新闻的真实性与写作的文学化倾向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及新闻写作细节还原容易走向文学化倾向着手,阐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如何处理好二…
-
长沙十大特产 长沙特产送人什么最好
长沙是毛主席的故乡。在许多人眼里,它也是一个娱乐和美食的城市。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湖南卫视在长沙。臭豆腐等中外名菜也在…
- 十大中式快餐品牌排行榜,真功夫快餐销量高于小肥羊
- 2021苏州十大经典名菜排行榜:松鼠鳜鱼第一,叫花鸡在榜
- 十大低糖水果排行榜,热量最低的水果有哪些
- 阳澄湖大闸蟹和兴化大闸蟹有什么区别_兴化大闸蟹好还是阳澄湖大闸蟹
- 上海的十大老字号品牌 功德林上榜,第五是上海最悠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