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工信部重拳出击:再见了,骚扰电话?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9-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屡禁不绝,工信部意欲再推新规加强监管。

近日,工信部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引人注目的是,新规明确: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对饱受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之苦的用户而言,这真是个大好消息。

新规将骚扰电话全面纳入管理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使用短信和电话功能的频次明显降低,但不少用户收到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反而更加多了。

其实早在2007年,工信部就牵头设立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负责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和固话网中的垃圾信息清理工作。

只是其后数年,垃圾短信问题愈演愈烈。

2015年,工信部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

伴随这一专项规定的出台,垃圾短信问题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然而,骚扰电话又成为新的主要问题。

2018年7月到2019年12月底,工信部等13部门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今年6月,工信部又印发《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

而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规,首次将骚扰电话全面纳入管理。

新规的生命力在于震慑和执行

对于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新规中的正式名称是“商业性电话和商业性短信息”。

何谓“商业性电话和商业性短信息”?新规同时给出了定义,指用于介绍、推销商品、服务或者商业投资机会的电话和短信息

而就实际情况来看,骚扰电话或垃圾短信,已经玩出了更多新花样,这句简单定义可能会让一些服务商们钻空子。

比如,你在和客服进行必要的电话沟通过程中,客服连带的对其它业务进行推广(与你咨询事宜无关);类似情况同样在短信中存在,例如在铁路12306的行程提醒服务短信中,就曾出现过不少对商业广告的连带推广信息。

故而,在对“商业性电话和商业性短信息”的界定上,可能需要有更细化的定义或解释,以及更强大的实践和解决方案。

新规的生命力,同样要体现在对服务商和运营商的强力约束上。

对服务商的行为约束上,除了沿用2015年版规定中“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之条款,新规还对“情节恶劣”的短信息/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作出了“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回收相应码号资源”之规定。

新增的对“情节恶劣者”的惩罚条款,无疑能对那些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服务平台产生更大的震慑力。

对运营商的行为约束和监管责任上,新规明确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机制,通过合同约定和技术手段等措施,防范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的商业性电话”,同时“发现任何组织或个人违反本规定发送短信息或拨打电话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总收入中,来自用户的短信和电话收入占比明显下降,但在企业客户市场,短信和电话业务依然是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何况对于运营商本身而言,他们也时常对用户发起电话营销和短信轰炸。

所以,想让运营商更好肩负起对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管控责任,首先需要自身对平台用户拥有更大的敬畏之心和更强的服务意识,平台自身对用户少打营销电话、少发营销短信,同时对企业客户的相关行为展开更大力度的平台监管。

除了平台自觉性,有关部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起来,从新规的出台,到后续的监管方案和惩罚机制,让运营商们拥有更大的压力,甚至是建立起对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0容忍”的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还透露工信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 “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 “谢绝来电”平台提供 “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工信部的入局,以及“谢绝来电”平台的建立,或将明显改善企业骚扰电话过多的问题。

如何评判新规正式出台后的震慑和执行力?

一个简单判断标准是,“回复TD”的短信退订方式,在未来会不会继续“不管用”?

遏制骚扰电话,还需要技术层面的更大突破

新规明确,鼓励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商在移动智能终端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短信息、语音呼叫防侵扰服务;鼓励用户自主选择合适的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应用软件等防侵扰服务手段,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过去数年,为减少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对用户的侵扰,不管是app厂商还是手机厂商,都做出了很多技术层面上的努力。

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排除和运营商、企业等有关联的一些营销短信,很多用户在系统或应用的“保障”下已经很少收到恶意营销短信(例如“澳门赌场”类)或是与其完全无关联的营销短信。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12321平台受理用户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100028件,环比下降39.9%;受理用户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58268件,环比下降43.4%。

骚扰电话投诉多过垃圾短信,用户对其厌恶程度可见一斑。同时相比垃圾短信,技术层面对骚扰电话的管控难度也要更大。

核心原因在于,骚扰电话的技术识别难度要大过垃圾短信

例如,很多人收到的营销电话,就来自于个人手机号码,虽然有用户主动标记这样的技术应用,但还是有很多通过个人手机号码打来的骚扰电话很难被拦截

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房产投资和贷款需求类营销电话来源于个人手机号码。对于个人手机号打来的营销电话,未来在技术应用上是否可以有更智能、更先进的识别和拦截功能呢?

当然,一些房产中介或者贷款顾问之所以有用户的个人手机号码,可能也是因为用户信息资料泄露的缘故。

所以,国家、行业和平台、企业在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方面需要有更大的保护力度和更广的覆盖力度,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其他房产中介和贷款顾问拿到用户个人隐私信息,进而疯狂电话轰炸或短信攻势。

综上,想要彻底解决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尤其是营销骚扰电话)的老大难问题,既需要有关监管规定更趋全面、严格,以及更有震慑和执行力,也需要手机系统、应用和运营商等平台们拿出更智能、先进的技术识别和拦截功能,同时还需要建立在对个人信息隐私更大力度的保护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