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核心期刊为何“以级别取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般在社科领域,学校只承认导师单独发表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文章;但在理工科领域,“通讯作者”的身份也能得到认可。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在理工科领域,通讯作者通常为一个声望较高的导师。

  郑磊告诉记者,他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后,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和导师都觉得很惊讶,他们在评论中提出了“通讯作者”的观点,“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一样,在评职称时都是有用的,两者不冲突”。

  郑磊早年在国外做研究时就当过“通讯作者”。2009年回国后,他的“通讯作者”署名文章一度不被学院认可。后经沟通,查询国外通讯作者相关待遇和文件后,才被学院接受,“但并不是每个学院、每所学校都能接受”。

  那名“211”大学的材料学博士告诉记者,“通讯作者”在国内理科领域的含金量也并不是那么高。他解释,一般情况下,一个课题组有一个“大老板”(直接导师——记者注)和两个“小老板”(副教授或讲师——记者注),而一篇论文最多可以有3个通讯作者署名,“一般至少署两个通讯作者”。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是,年轻学生没有名气,发稿机会少;而一些知名学者的观点虽然早就不新,学术研究也并不前沿,却稿约不断。郑磊说,这种“不看文章质量,只看出身”的做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益,“一方面鼓励创新,另一方面又压制年轻人,先进的知识被级别压了下去”。

  发达国家长期使用的“匿名评审”制度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作者将稿件投给某个核心期刊,决定这篇文章能否发表的并不应该是这个期刊的编辑,而是应该在编辑进行初步判断后,隐匿作者姓名,分别把文章发送给3到5名业内专家,由专家出具评审意见。

  这一过程中,“双盲”很重要——专家不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作者也不知道应邀参评的是哪几位专家。评审结束后,编辑负责将专家的评审意见匿名发送给作者,并附上“拒绝、小改动或者大改动”的建议。

  而在我国,目前只有极少部分的核心期刊引入“匿名评审”机制,大多数核心期刊还处在最原始的“编辑决定制”时期。一篇文章好不好、发不发,编辑说了算。

  这种机制一方面使得核心期刊的专业性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造成一种“发文章寻租”现象——用钱或者用关系,就能“摆平”一篇文章的发表。

  郑磊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些期刊编辑,很多内心都愿意当一个“好编辑”,坚持学术原则,但很多时候,主管领导、朋友、官员、导师拜托过来,编辑也很为难,“找不出好的理由拒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