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营造何嘉:“在地组织”的社区实践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已落下帷幕,作为本届艺术季的两大重点样本之一,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区推进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活跃在新华路街道的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下称“大鱼营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何嘉
作为大鱼营造的联合创始人,何嘉与他的合作伙伴们从2018年起,将社区营造理念引入新华路,在社区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艰难而有趣的实践,在他们的坚持下,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的内生动力被逐步激活。如今大鱼营造的触角已经走出新华路,向更广阔的天地蔓生。
温暖的理想国
在何嘉的描述中,社区营造组织有着“在地性”,希望构造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自治,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国。
“我知道社区营造的概念是2015年。同一年,上海《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公布,对基层的治理指明了方向。在众多契机推动之下,2018年大鱼营造成立。”何嘉说。
新华路街道是一个极具活力的综合性社区,居住与就业功能融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新华路街道的人口结构多元,老龄化特征突出、青年白领占比大。在愚园路、新华路、上生·新所等城市空间被更新并开放的过程中,新华路街道逐渐成为引领青年文化潮流的网红新地标。何嘉介绍,新华路街道的社区文化氛围非常好,除了有街坊群外,还有许多“兴趣小组”,陌生的邻居因志趣相投而结缘。
新华路街道
大鱼营造在这片沃土中成长。何嘉介绍,大鱼营造一共有6位理事(包括5位发起人),每位理事的工作各有侧重,如空间设计、服务设计、学术研究、媒体、社区规划、创新运营(经营)等。
大鱼营造参与了新华街道的更新。“2018城事设计节”落地新华路,包括何嘉设计的“睦邻微空间”在内,敬老邨、番禺路222弄、网红分类垃圾桶等6个微更新项目在新华路街区落地。
除了硬件上的空间营造,大鱼营造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于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让社区里发生更多有活力有温度有创造性的事。何嘉说,硬件的投资终会有节点,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设计师深入社区做微更新改造,是在“降维”解决社区里的分散的点状项目,还需要有人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的有机体。“社区是一直在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都需要政府托底,资金怎么妥善使用,如何让在地的人参与社区治理,将更多零散的力量聚合起来等等,这一切问题的解决需要连接者和协调者,目前我们扮演的是这个角色。”何嘉说。
大鱼营造的角色表面上看像一个各种社区活动的发起者,开办社区节、展览、市集等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活动。以“一平米行动”为例,不少生活或工作在新华路街道的市民参与到这个行动中,提出许多空间改造的想法,改变身边的一平米让社区更美好。如今,“一平米行动”的成果已在新华路落地,一平米沙坑、城事泡泡、送你一朵小红花等,这些微小的点缀,都让街区更温暖。
在大鱼营造的连接中,社区里的居民以各种全新“角色”出现在邻居们面前。“社区明星见面会”上,即兴戏剧表演者、交大老师、捷安特店老板、合唱团、舞者等新华路街坊们,在大鱼营造搭建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可以说“每个人都在发光”。
坚持在地性
大鱼营造的工作室即将搬迁到新华路上的一条弄堂内。何嘉介绍,这条弄堂里的五幢建筑成为更新的对象,大鱼营造以社会组织身份,来协调政府、房东、创业孵化器、社区商业、社区文化运营等诸多主体参与,希望做成一个弄堂综合体为社区服务。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何嘉时不时要或对接或协调改造中的各种事项,显得十分忙碌。他说,这个项目非常复杂,是大鱼营造目前做过的最有挑战的项目。
大鱼营造新的工作室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大鱼营造的触角已经走出新华路,向更多的地方延伸。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虹仙小区是一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该小区拥有一个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大鱼营造将这一空间改造为“闲下来合作社”,在数十个独立空间内,有社区展厅、书吧、亲子活动室、自习室、艺术展陈空间、咖啡店等,也有部分用来支持社区青年创业的主理人工作室。地下空间的运营则由大鱼营造和主理人们以共治模式推动。
闲下来合作社
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古北黄金城道,大鱼营造落位了“融·古北驿站”,这个有趣的“盒子”不仅是一个街区客厅,还是街区公共文化生活的触发器,让不同的主体融合在一起,承载了“open box”计划,街区提案计划等串联街区资源和行动的计划,在国际社区探寻更多社区治理的可能。街坊和商户通过“融·古北驿站”为街区的更新和发展提出了有意思的想法,并有可能让一个包含了培力、提案、投票、评审、决策的全过程民主流程变成现实。
融·古北驿站
机场参与式博物馆位于程家桥街道虹桥机场新村小区内,由虹桥机场新村活动中心改造而成,门口的橱窗展板陈列着植物昆虫标本、分类垃圾小知识等,还有多种机场人职业形象,博物馆的展览有诸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共同讲述机场新村建成以来发生的故事。以这个参与式博物馆为载体,承载着以社区策展激发公众参与的路径,通过带动社区的人给自己的社区策展,唤醒在地人群的归属感。
机场参与式博物馆
大鱼营造连接人与人关系的阵地并没有局限于有形的“场所”,公众号、社区杂志《新华录》等均是大鱼营造的工具。何嘉介绍,《新华录》是一本在地杂志,包括选题、采编等工作均由社区的居民和工作者共同完成,是社区营造工作一种链接人与人之前关系的方,目前已经出到了第4期。
“我们接项目的标准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何嘉强调,大鱼营造的主要阵地依然在长宁区,对其他区域如果感受不到在地合力的决心,就会比较慎重。因为社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持续的耕耘者。一个在地性组织如果只是以接项目的思路,不长期深入地寻找持续做下去的方法,提供的载体居民不去用,举办的活动没有居民的参与性和认同性,社区的内生动力就起不来,社区营造组织很难达到社区催化剂的作用。
遗憾与坚持
当被问及是否有遗憾时,何嘉经过了一番思考:“有太多遗憾,但是我们都能理解,并跨越它们,目前未解的最大遗憾是没能让小伙伴赚到匹配其付出的收入。虽然大鱼营造做的很多事都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和影响力,许多人认为我们活得非常好,但这些都是表面想象。”
“社区需要浸入到一定的深度才能找到应该做什么的策略,坚持创新是成本很高的选择,想要深耕则更是,社区如果走得扎实,通过慢慢的积累,会加速螺旋上升。但这就导致在创新和积累阶段要额外付出很多心力,这部分成本又很难被认定。”何嘉接受采访时坦言为了防止大鱼的现金流断裂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固定工资了。事实上,大鱼营造的项目多数与街道合作,街道与社区的服务采购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政府财政有其固有的周期。所以对何嘉而言,为了把事儿做成而自掏腰包垫资是常有的事。“我们深知在地组织一味依赖政府采购是不健康的,也是难以持续的,一定要探索多种途径筹款持续运营的模式。”
除了大鱼营造自身遇到的挑战之外,何嘉提到社区营造行业本身尚未闭环的部分,目前国内的营造实践大多未与社区经济之间形成相互支撑。“如果只是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但全都依赖政府出资与托底运营,那它对于社区经济与社区活力的贡献就很有限。”何嘉认为,无论是纯公益的难以持续,还是纯粹商业路径推高成本,这些传统单一模式都对创新与活力有所损害。社区发展的持续创新动力需要高粘性与低成本的良性土壤,因此多元主体的合作一定要在机制上创新。
何嘉说,大鱼营造正在通过实践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可持续的方法论和组织模式。虽然有些项目让团队背负了非常大的压力,但还是值得坚持去做。有足够多的实践案例才会为改变带来依据。
面对困难和考验,大鱼营造依然是那个眼中有光的理想者。“大鱼营造第一版的自我定义是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永续发展的探索者、践行者、赋能者。如果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没有人在这件事(社区营造)上思考到底该怎么做,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更没办法对此置之不理。”何嘉坚定地说。
向往生活4免费完整版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25961.html- 标签:免费铃声下载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
大鱼营造何嘉:“在地组织”的社区实践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已落下帷幕,作为本届艺术季的两大重点样本之一,位于上海长宁区的…
-
iPhone怎么隐藏Dock栏?一张壁纸就够了
今天果子哥给你们分享一个小技巧。 可以把QQ微信或者其他不想给别人看到的 App ,设置为…
- 卅载云烟录|重振军威:俄罗斯大国复兴的重要抓手(上)
- 佛山网民投诉一公司以消防改造为由乱砍树木,回应:将暂缓施工
- 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至3.8%,5年期4.65%不变
- 最贵新股禾迈股份开盘涨13.6%,单签盈利3.793万元
- 微信隐藏聊天大法?一键将文字转换为密文,再也不怕被查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