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综合体育  体育明星

这套有趣的漫画书竟然揭秘了奶爸的四大科普启蒙秘诀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曾经作过十年的全职妈妈,孩子们上小学前,几乎是只要醒着的时候,我的时间就是用来陪伴他们,自认为真的算是一个对孩子很花心思的妈妈了,所以理所当然的觉得,两个孩子自然也应该和我更亲密一些,然而现实很无情,随着俩娃一天天长大,他们和爸爸的关系反而越来越亲密,尤其是这个疫情长假期。


虽然一直以来,能让爸爸和孩子间的关系更亲密都是我所希望的,但是真的看到两个小家伙天天粘着爸爸,吃饭要挨着爸爸坐,出去散步要拉着爸爸的手,甚至到晚上睡觉都嚷嚷要爸爸陪睡时,我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酸了。

(图片来自网络)

爸爸到底施了什么魔法?他陪孩子的时间并不多,而且严肃古板的脾气甚至连笑话都很少讲。可是只要他有时间,不需要和孩子们玩什么游戏,孩子就会腻在他身边,听他聊闲天,聊古今中外、上天入地、五花八门的科普世界……这就是他和我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样他才轻易的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去户外玩,看到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我会对孩子们说:“多美呀,我们把它画下来吧!”而爸爸则会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树?这种植物的种子能榨油,那种植物的叶子可以当野菜……

去公园玩,爸爸带着孩子们一边走一边认识植物,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

夜晚看着星空,我最多告诉孩子北极星在哪?这个是大熊座,那个是猎户座……而爸爸已经在和儿子探讨什么是黑洞?宇宙里有没有虫洞?有没有平行空间?或者告诉女儿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


孩子们的知识量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积攒起来的。每次带孩子参加社区科学活动,儿子总是因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得到社区老师的表扬和关注。


而妹妹则是愿望一变再变,从宇航员到地质勘探,现在又要学考古,因为她特别喜欢看恐龙的绘本,所以就经常和爸爸聊恐龙,讨论恐龙灭亡的原因,她甚至很天真的想象着将来有一天或许自己也能亲手挖到一具恐龙化石。

我很好奇爸爸到底有什么诀窍如此吸引孩子?

于是我也经常凑到一旁听他们是如何聊天的。然后我就发现爸爸在和孩子们聊天时最主要的话题就是科普,而且特别会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关键点。


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聊起,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他很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开始提问,而不是直接讲解,告诉孩子们答案。一方面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带领孩子从身边的科学开始, 让孩子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接触科学知识,既能够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感,又能够增加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见到气球竟然可以不用胶水就贴到门上,女儿惊奇的长大嘴巴

比如冬天脱衣服时会有静电,孩子们小时候不明白,爸爸就会说“你们身上都藏着魔法,猜猜它们藏在哪里?”孩子们找不到,他就会笑着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毛衣上使劲摩擦几下手心,然后张开手掌靠近他的头发,结果把他的头发都吸得立了起来,活像个刺猬。他还会让孩子拿小气球在自己的身上蹭几下然后贴到门上、墙上,孩子们兴奋的惊叹连连,然后再听爸爸讲关于电的正负极、和摩擦生电的那些事。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描述,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在讲科普时,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孩子可能一下子听不懂,就需要利用想象力,在脑海里勾画出那个场景,他有时就会用讲故事的方法、或联想的方法,让孩子有代入感,更容易听懂。

比如前不久家里吃沙丁鱼,爸爸忽然就说道:“你们知道吗?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他们在海上捕到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到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可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远,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经常没到码头就死了。但是有一个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多。大家都很羡慕也很好奇,不过这个渔民就是不说原因,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这鲶鱼也认生,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么一个不速之客,就会害怕的加速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便都活着回到港口了。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女儿听完天真的问:“那我们吃的这些沙丁鱼是不是鱼缸里就没有放鲶鱼呀?”

儿子更是打趣道,“那有‘鲨鱼效应’吗?”爸爸笑着说,“当然有,鲨鱼来了你肯定游的比跑的快!”


帮孩子整合知识碎片,简单搭建知识结构。

当然随着孩子们长大,如果一直只简单的注重于生活中的细节常识,其实还是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帮孩子把那些头脑中的“知识碎片”进行整合,构建起一个更系统的知识结构。

儿子画的动物演化的树形思维导图

比如有一天,孩子们对鸟产生了兴趣,争论翼龙是不是鸟类的祖先。于是爸爸就带着孩子们总结了鸟类都有哪些明显特征,如:有羽毛、卵生、恒温动物,但是翼龙只是一只会飞翔的爬行动物,因为它没有羽毛,而鸟的祖先是始祖鸟。接着又把动物的演化梳理了一下:从单细胞原生动物-多细胞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海生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适当的示弱,给孩子留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

爸爸虽然经常和孩子们聊科普,但是最让我佩服的却是,他会时不时的问一句:“呀,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呢?”尽管我清楚其中很多问题其实他是知道答案的,但是他却甘愿在孩子们面前示弱,故意把问题留给孩子们自己找答案。当孩子找到答案,告诉爸爸时,就会特别有成就感,这样对知识记得也更牢固。

醋有弱酸性,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会把鸡蛋壳腐蚀掉。

有一次儿子问关于酸是不是真的有腐蚀性?爸爸却回答:“好像是吧,我也不清楚,你可以试试!”然后给儿子出主意,用醋泡生鸡蛋观察一下。然后过了一星期左右发现鸡蛋壳轻轻一搓就掉了,里面的薄膜变得很有弹性,儿子又查了资料一下就记住了醋有弱酸性,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可以把鸡蛋壳腐蚀掉,所以酸是有腐蚀性的。孩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一部分要靠老师父母直接给予,还有一部分是需要自己探索习得的,所以要给孩子留出机会,勤动手、善观察、会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一番总结下来,发现爸爸之所以可以靠科普互动拉近和孩子们间的距离,主要就是他抓住了这四个要素:

1, 贴近生活,从孩子更容易感兴趣的事情开始。

2, 天马行空,用孩子更喜欢接受的语言形式交流。

3, 整合碎片,使孩子的知识从量化走向体系化。

4, 把握机会,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


我们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具备很强的未来竞争力,更具视野,同时又不希望给孩子压力,而“科学”对于孩子来讲,是神奇的未知领域,好玩的科学会深深的吸引他们,从小培养起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但是知识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孩子只有接触这个世界越多越广,才越会产生好奇,就越有探索的兴趣,也越知道自己真正的爱好在哪里。


虽然我没有爸爸那么会聊天,也没有他那么知识面广泛,但是我最喜欢也善于给孩子们找各种资源。于是按照爸爸这四个科普启蒙关键要素为标准,我给孩子们找了不少能够抓住他们兴趣点的玩具、动画和书籍,给孩子打造了一个小小的科普世界。



刚好最近我就发现了一套非常棒的儿童科普读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