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指甲、咬衣角……孩子的这些“小动作”,其实在向你求救
上午在宝妈群里,看到有个妈妈吐槽:刚刚清洗女儿的床单,看到被角居然被咬烂了一小片,很心塞。
她家女儿自从今年九月份入园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养成了咬衣角和被角的毛病。
一开始只是听老师说在学校会这样,后来变成在家睡前也经常咬,任她怎么制止都没用。
有一次,她试着强行扯掉女儿嘴里的衣角,结果孩子大哭不止,整张脸憋得通红,还不停冒冷汗,当时差点把她吓坏了。
这番话,很快就在群里引起了共鸣,有好几个家长表示自家娃也有类似的“小毛病”。
有的爱拿手在脸上揉搓,有的喜欢咬嘴唇、挖鼻孔,有的经常用力眨眼睛,虽然形式各不同。
但妈妈们的烦恼却都一样,就是苦于找不到纠正的好方法,只能每天对娃吼来喝去,搞得孩子伤心,大人闹心。
那么,“小毛病”到底算不算是一种病呢?
其实,这些特殊的小动作在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通常发生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中,心理学上称之为“儿童紧张性行为”。
某医院曾经对4所小学的7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45.08%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性行为”。
其中,啃指甲的发生率最高,占29.64%,习惯性抽动占16.93%,吃手指占8.88%,习惯性擦腿占1.64%。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Dr. Lori Woodring指出,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跟固定的东西有关联。
一旦需要适应新的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不仅表现在情绪和心理上,有时还会表现在孩子的行为和生理健康上面。
所以,孩子的“小毛病”,表面上看是行为习惯不佳,背后却往往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孩子会养成一些特殊的习惯,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分析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
- 内心焦虑感的外化
很多父母都觉得,焦虑是一种只有成年人才有的情绪。大错特错,孩子虽然不谙世事,但同样会面临焦虑情绪的侵袭。
和父母分离、居住环境的频繁更换、对陌生人的排斥等因素,都会造成孩子的焦虑。
一旦感觉到内心的焦虑,孩子会借助一些动作来自我排解,比如拧衣角,咬手指、抓头发等。
通常开始时是无意识的,但久而久之,只要精神上一焦虑,孩子就会出现习惯性条件反射,作出相应的动作。
宝妈群里说到的孩子爱咬衣被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属于入园后的分离焦虑。
这样的孩子大多性格比较内向,容易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孤独无助。
咬东西这种坏习惯,其实是孩子渲泄内心紧张、焦虑情绪的一种方式。
- 孩子感到无聊,需要寻求外界刺激
5岁以内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集中专注时间一般也会相应延长,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得上节奏。
如果被强制要求集中过长时间的注意力,有些孩子就会感觉无聊,不自觉地开始做一些小动作来进行消遣,获得刺激。
这种最典型的情况,就是津津有味地吃手指。还有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会在上课的时候咬笔头、咬嘴唇。
其实判断孩子是不是无聊,也很简单。
观察一下孩子的眼神,是充满活力,还是发呆无神,通常当孩子兴趣缺缺、疲乏无力地坐在那里的时候,就是他感觉极度无聊,需要转移注意力的时候了。
- 神经性错觉导致的习惯性动作
对一些偶发性的感觉状态,比如头皮发痒、脖子上有蜘蛛丝等,孩子会主动用手去挠痒。类似情况发生多了,就会产生敏感性,刻意去关注。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心理错觉。
通常当孩子对一些事物感到紧张、害怕的时候,就会伴随而生类似的错觉,最后在不断重复之下,慢慢巩固成一种习惯性动作。
发现孩子有不好的习惯,爸妈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制止。
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粗暴的手段强行制止,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同事最近有个十分头痛的事,儿子的班主任经常发信息向她“告状”,说她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老是在课上低头啃指甲,一啃就是老半天,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为了这事,她骂也骂过,打也打过,还是不见效。
后来没办法,就试了民间的土方,在孩子的手指上涂辣椒水,看孩子被呛得大哭,自己也在一旁心疼得直掉眼泪。
在那之后,孩子是不啃手指甲了,但性格却变得越来越内向,还偷偷啃起了脚指甲。
不得已之下,她只好把孩子带去看了心理门诊,才找到原因。
原来,孩子之所以出现啃咬指甲的行为,是因为有几次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里又被父母指责,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
“一对着书本,我就忍不住想啃指甲。”这是孩子告诉医生的话。
由内而生的紧张情绪,显然不是靠外力的强制干预就能终止得了的。
在情感得不到纾解的情况下,还要强行去中断孩子的习惯,只会让孩子感觉更加无助,甚至有可能导致坏习惯的转化和变本加厉。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超限效应”,指的是因为受到过多、过强刺激而引起心理上的极度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孩子有了一些坏习惯,父母就会不断地批评,使孩子从开始的内疚不安渐渐变成不耐烦,后面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对于孩子坏习惯的纠正,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父母要时刻记住,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是斥责和批评,而是关爱和包容。
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找到根源,对症下药。
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过:孩子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换而言之,孩子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向父母传达信号,表达不满和愤怒。
发现孩子有特殊小动作的时候,父母应该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是否变得情绪紧张、敏感、爱哭、自卑等,然后回顾一下孩子是从什么阶段开始有了这些变化,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父母对孩子关注太少,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或是唠叨过度,言语粗暴,都是引起孩子心理变化的根源。
如果确认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就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改进,想办法消除造成孩子焦虑的心理因素。
我的同事在了解到孩子啃指甲的原因后,很诚恳地向孩子道了歉,并且用鼓励取代了之前的一味批评,没多久,孩子的坏习惯就改正了很多。
孩子安心了,就不需要再通过啃咬来获取慰藉。
习惯的纠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方式方法上,父母要保持耐心,慢慢引导孩子克服不良习惯。
可以通过陪孩子玩玩具、做游戏的形式,挖掘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没有时间做小动作。
也可以多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要准备做习惯性动作时,就把孩子抱起来,或是用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把他的注意力引开。
这些小动作基本上都是后天习得的,在得不到巩固的情况下,慢慢就会淡化。
还有就是要做好提前预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旦发现孩子有些小动作的苗头,一定要加以提醒,多利用平时看动画片、讲绘本故事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看、去感受坏习惯带来的后果。
当然,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除了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时候,孩子的“小毛病”,可能就是他们身体出现疾病的征兆。
比如孩子爱眨眼或是不受控制地频繁吐舌头,其实是抽动症的表现;
孩子爱挖鼻孔,有可能是鼻腔受到炎症感染;
孩子爱乱咬东西,也有可能是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的一种表现……
发现这些情况,建议父母一定要多留心,必要时要及早带孩子去医院做健康检查。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一书里写道: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次修行。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不能只是发火惩罚,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平和地帮助孩子。
一个拥有健康好习惯的孩子,一定是得到父母足够关爱的孩子。
如果发现孩子身心健康遇到了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孩子的行为中,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读懂孩子真正的需求。
请好好爱那个有“小毛病”的孩子吧。
因为,你给他足够的温暖和尊重,他也会还你自信和健康。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