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孩子假期里"找朋友"的孤独感?学会独处才能标本兼治
寒假期间孩子在家的时间要比往常多了许多,即使父母们把孩子的假期安排的丰富多少,孩子还是免不了很失落,很寂寞。生活中少了小朋友和老师的陪伴,孩子似乎得了"相思病"即使孩子才刚刚读幼儿园。小丽夫妇为了能更好的享受春节假期,陪伴老人和孩子,在节日前夕还在各自的岗位上拼命加班。忽略了孩子,孩子害怕孤独常常想找爸爸妈妈"视频聊聊天"但是,忙碌的父母,甚至连手机都没空接。
小丽发现,孩子几乎没有办法忍受孤独,总是想着法子找爸爸妈妈。无奈只好放下手中工作进行安慰,带孩子出去玩。可是开心只是暂时的,当爸爸妈妈离开了孩子依然要哭着"找同学、找朋友"。如何要让学会独处,学会自己找事情做,自己找点乐子,让自己充实起来?
孩子越长大才越发现独处对孩子的重要性
1、独处是孩子自我了解、自我沟通的最佳方式。
习惯独处的孩子,更能感受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有充足的时间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件事物上,与自己沟通并表达出来。
2、独处是一种尊重,一种不愿相互打扰的尊重
孩子长大后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喜欢安静不被打扰,自己也有需要安静的时候。恰到好处的相处就是能够耐得住寂寞,学会与自己相处,尊重他人也让他人尊重自己。
3、独处能够塑造孩子丰富的内心
会独处的孩子才能思考,才能给空白的内心添加更多的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该怎么做?
1、以安全为前提,给孩子耐心和空间。
培养独处要以安全为前提,父母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培养独处,但是一定要亲自在场。培养孩子独处并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父母推卸育儿责任的借口,婴儿期间的孩子父母依旧以抚育为主,多带孩子接触户外的活动,接触同龄的孩子,培养孩子"不怕生"、"不粘人",学龄前的孩子,可以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开始,观察孩子喜欢的玩具,景物等守护在一旁不必去打扰孩子,给孩子最大的耐心和空间享受他喜欢的这一切。如果孩子需要父母了,父母再伸出援手。这个过程父母会发现,孩子的专注力被一点点培养起来,刚开始可能是几分钟,渐渐的十几分钟,甚至更久。这是培养孩子独处能力的基础。
2、给与足够的陪伴,注重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父母在给与足够的陪伴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独处训练。如果父母本身就缺乏给与孩子足够的陪伴,那么独处训练的结果就会背道而驰。表面上孩子是能自己安静的呆着,但是,这样的孩子内心的空虚的,孤独的,甚至是恐惧的。他是被迫无奈选择自己和自己玩。所以,父母在判断孩子是否有能力进行独处训练的前提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无论是环境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3、让孩子懂得尊重父母
很多孩子在假期都会显得很失落,很孤独。原本一天的时间上学时有朋友、有老师、回家后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假期了只能自己在家。孩子会闹着要陪伴、要热闹。其实,这个时候父母不必一直顺从孩子的要求。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带上孩子一同参与自己的工作。小刘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年寒暑假,总有一段时间孩子没人带。于是小刘就开启了带娃上班的模式。(前提是小刘的工作情况允许)每天早上孩子和小刘一同起床,吃早餐,搭车到公司。小刘自顾自地忙碌起来。孩子在一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需要帮助才会打扰小刘。每次这种状态小刘和孩子都很开心,孩子既能时时刻刻在父母身边,也能体会到父母工作不容易。在工作的环境中,孩子更能安静地陪伴在父母旁边,不仅不打扰父母,更能让自己保持安静不去影响父母的其他同事。因为他们懂得尊重父母,尊重在忙碌的父母。同理父母在工作时希望不被打扰,孩子在专注的时候同样也不希望被父母打扰。相互尊重能刚好练习独处的能力。
如今独生子女或者二孩家庭,孩子的孤独感无法避免,如何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让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内心,制造快乐,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父母可以在假期中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让孩子在独处中获得自我,获得更多的学习能力。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