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孩子的新年礼物:补上科普这一课,为成长奠基
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该奖项创立于1895年,共包含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1968年增设)等奖项。
截止至2019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而在这漫长的100多年中,中国(籍)目前仅有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分别是莫言和屠呦呦。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现象背后的思考
虽然诺贝尔奖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方在科学教育领域存在的差异。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文学与科学相融相生共同推动者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有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史,孔子文化道家精神享誉全球;而以工业文明著称的西方,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
文学与科学虽无优劣之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科技领域与西方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为何国家提出“科技强国”战略,为何我们对华为在5G领域的核心技术引以为豪,为何编程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
中美教育的差异
中美两国科学教育存在差异。在课程与教材方面,美国采用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我国实行的是分科教学。
在教与学方面,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倾向于使用归纳推理方法,注重演示、实验及动手操作活动,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国中小学则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注重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
所以,教育专家提出并已着手实施,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修订编写,科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中国式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大多数中国家长眼中听话的好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各科成绩优异,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多多益善。而现实是有的孩子因承受不了学习(成绩)压力而做出轻声的举动,每当高考结束撕书本成了阿Q式的自我解脱。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为父母者难道不需要反思吗?
中国式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这是为你好”,殊不知这已成为禁锢孩子成长的道德枷锁。一个个高分低能、缺乏独立思考的好孩子,在未走向社会前父母就已经自己把他们淘汰了。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健全的人格,智慧的大脑,这是每个孩子适应未来成长的根基。
中国式父母历来很重视对孩子品行人格的熏陶教导,学校式教育具有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唯有多元化的科学视野和创新思维成为塑造聪慧大脑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人文积淀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思维、创新的大脑无疑将为个人全面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需要从小涉猎多学科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架构和思维方式,并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便为将来的专科学习奠定基础。
惊喜的发现
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近年来青少年科学杂志的持续畅销就验证了这一点。
科学杂志,为孩子推开探索世界的第一扇窗。也是知识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的重要一步。相比信息量较低的绘本,家长应该有意识让孩子接触一些富有科技含量和信息密度的非虚构类读物,而《万物》作为深受广大中国家长喜爱且享誉全球的经典科学杂志,已经成为一个让孩子脑洞大开、充满逻辑美感的知识宝库。
《万物》是谁?
《万物》背后是《How It Works》。声名赫赫的《How It Works》,是全球著名的青少年科普杂志,源自英国,创刊仅10年就已风靡15个国家地区,受到全球青少年的热爱与追捧。
作为《How It Works》中文版,《万物》原汁原味地呈现原版精华,内容涵盖太空探索、地球生态、工程机械、物理化学、人工智能、历史考古、生物医学等七大领域,为中国家庭奉献很完整、权威的科普知识图谱。
《万物》由高水准的科学编辑团队制作,这个团队就是《环球科学》杂志的编辑团队,《环球科学》是世界权威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165位诺奖得主亲笔撰稿,编辑团队的科学素养和编辑水平是世界一流的。
雄厚的编辑力量、强大的科学家团队,保障了《万物》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可读性,这是其他各类科普杂志所无法企及的。
请为孩子补上科普这一课
《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对5岁的儿子说:“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捍卫它;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
作为父母,如果你想从小鼓励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启发其梦想并帮助其拥有实现梦想的力量,那么他需要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大脑,而不只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面对现实,我们有必要给孩子补上科普这一课,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基。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