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综合体育  体育明星

运动可以改造大脑的三大误区,你知道吗?哪些运动有利于长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转眼间寒假快来到,假期的孩子们除了吃吃喝喝大睡懒觉、大玩手机大看电视,还有上不完的兴趣班,有多少孩子在坚持每天运动?一天的运动量足够吗?运动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哪些运动有利于长高?

运动不仅能提供给我们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脑部和心境有积极作用,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运动对于脑部发育的作用尤其重要。

关于儿童的运动,家长的误区还是不少的,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误区一:等孩子长大点再加强运动

当我跟一些两三岁孩子的家长说,要他们的孩子加强运动,他们很惊讶:这么小,还要怎样运动?一不小心过量了咋办?孩子发育还不健全,骨头都没长硬,还是等他大一点再说吧!

您可能不知道,婴幼儿期的运动量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神经发育有个过程叫做“髓鞘化”。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髓鞘就是神经纤维上面的一层管状薄膜,就像电线外面的绝缘层一样,这个髓鞘还真的是有绝缘功能,它不仅可以保护神经纤维,还可以避免它因为“漏电”而乱传信号。

髓鞘化的过程,就是髓鞘发展成熟的过程,一出生就开始了,4岁以前进展是最快的,4岁以后就逐渐减慢了,到20岁左右终止。

髓鞘发展得好,神经传输信号速度越快越准。而且,髓鞘化也能够增强记忆,“熟能生巧”其实就是髓鞘化过程的真实写照。

髓鞘化的进展,跟运动量是直接相关的,因为婴幼儿在学习肌肉和运动控制的时候,就是髓鞘化进展最好的时机。

通过运动,孩子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通过髓鞘化的过程,大脑中形成神经通路。而且,如果某个通路经常使用,不断被激活,它的机能就会越来越稳定,这就是“用进废退”的原理。

因此,4岁以前的幼儿运动量已经十分关键了。如果等到孩子再大一点才加强运动,髓鞘化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误区二:有在玩,跑跑跳跳,就是运动

美国儿科学会、英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一致认为:青少年和儿童每天运动量应该至少要60分钟,而且需要中高强度。

我国《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也认为,学龄前儿童的运动量,在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以外,还需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由于户外活动面临日趋严峻的安全性和空气的健康指数问题,几乎所有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都是不达标的,从而也拉低了他们的运动量。

即使条件很好的幼儿园,运动量能达标的孩子也不多。专家建议,无论室内还是室外,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是必须保证的。奔跑、跳跃、爬梯、滑滑梯、玩单杠、抛接球、翻滚等等,都可以算作中高强度的运动。

什么是科学的运动呢?无论什么项目,有氧运动应该占据最大的比例,它可以增加大脑血液和氧气流量,促进脑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育。有氧运动的衡量标准是心率要在150次/分钟左右。

误区三:有运动就可以了,无所谓什么项目

对孩子而言,任何事情都可以从有兴趣的开始,但是如果止步于有兴趣的项目,还是会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存在。

稍微有点早教知识的家长都知道: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必须兼顾。粗大运动发展大肌肉群,而精细动作则是发展小肌肉群,这两个方面对于大脑神经的发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六岁以前的儿童粗大运动需要掌握这么几个方面的技能:走跑跳(包含单脚跳和双脚跳)、攀爬、抛接球、骑车等等。

如果能够根据年龄进行科学训练,对孩子将来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都大有益处。

相关书籍推荐

《运动改造大脑》,作者:约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