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育儿经验:试着降低期望,允许你的孩子“不优秀”
01
每到年末,人似乎特别容易陷入到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在的比较中,比如最近比较火的“2017和2019的对比”挑战就刷屏了。虽然许多人表示“不知道这个梗是什么”,但还是跟着一起晒个图,发个牢骚!
这不之前,在朋友圈就看到有很多家长发着这样的牢骚:
从2017到2019,
夫妻之间因为孩子学习的事情而争吵,一直都没变过;
家庭收入的相当一部分都投在了孩子的教育中,一直都没变过;
父母“为了孩子好”,倾心的付出与牺牲,一直都没变过;
孩子的成绩,优秀的还是那么优秀,差的还是那么差,一直都没变过;
采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强迫孩子学习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没变过;
……
这“一直都没变过”的背后,其实藏着无数家长的育儿焦虑: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期望孩子“成龙成凤”!
这样的期望,本身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存在着过高的期望,于孩子是一种伤害,于家长来说可能就是各种亲子矛盾或育儿焦虑的源头!
02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题为《初三女生自杀事件:有点“张扬”》的报道?14岁的姑娘唐予心,因为近期的一次月考少考了10分,名次从全年级40降到了124,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唐予心出事之前,他的班主任因为他的名次下滑,曾经有过刺激性的评价:“没有给同班同学带来正能量”。唐予心的妈妈在看到孩子排名后,立马感到不安,有些接受不了,当天就给班主任打了电话。
在这巨大的压力之下,唐予心小小的内心终于崩溃了,走上了令人惋惜之路!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各方面都很出色。有时候为了追求完美,总是不断地对孩子做出过高的期望,不仅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惫,而且还连累了孩子,比如上面新闻中说的那个14岁的姑娘的遗憾离世。
03
父母学会降低期望,允许你的孩子“不优秀”
之前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夫妇两个都是大学老师,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成绩应该就算不是特别优秀,但是也应该还行吧!可事实上是,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都不理想!
一开始的时候,作为孩子的妈妈,她真的无法接受如此“不优秀”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变得“优秀”,她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但还是不见效。于是,她直接选择了辞职在家陪孩子。结果孩子,不但成绩没有上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她巨大的压迫下,已经出现了抑郁症。
不过好孩子的抑郁症,算是轻微的。这位朋友也进行了一番反思:觉得自己把孩子的期望定的太高了,甚至有一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感觉。与孩子的成绩相比,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此后,这位朋友不在逼孩子学习,也不在给孩子的学习设置过高的期望目标。就以一种平常心,去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结果没有了父母压力的逼迫,她孩子在小学升初中的过程中,反而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04
过高的期望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家长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当着孩子的面,自嘲“皇帝不急太监急”。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是面对“熊孩子”时的无奈之感慨,殊不知这何尝不是父母对孩子过高期望的表现。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潜质,这也早就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命运。如果家长过多的强调自己的“期望”,除了给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之外,一点积极作用可能都没有!
说句心里话,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往往就是那么“一点点”,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不优秀的”,或者说平庸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优秀的人,而是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合适的发展。
如果家长不懂得这一点,就随意压迫孩子学习,不断拔高自己的期望,只会害了孩子:比如抑郁症!
你知道吗?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发布的报告表明,抑郁症已占据“青少年疾病及残障”的致因排行中榜首。而另据统计,中国17岁以下的孩童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并且因为抑郁症,无数的孩子早早就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