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菊杰为女儿定居埃德蒙顿 如今桃李遍布北美
她是37年前“扬眉剑出鞘”的“全民偶像”;她是31年前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击剑女侠;她也是8年前以50岁高龄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剑坛“活化石”。
她叫栾菊杰,当年的中国击剑女杰,如今加拿大的击剑教练。
在本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赛地埃德蒙顿,一个不起眼的街角藏着一座类似于仓库的建筑,条件很简陋,但这里却几乎撑起加拿大击剑运动的整片天空——慕名而来训练的人只因这里的唯一教练叫栾菊杰。
从无到有
击剑俱乐部里,热热闹闹地挤着一屋子人,被一群年轻人围在中间的,是一头紫色短发,身材依然精干的栾菊杰(见右图 均 厉苒苒 摄)。
1989年2月,为了让体弱多病的大女儿有更好的医疗和生活环境,也为了学好语言在国际击剑舞台争取话语权,栾菊杰辞去稳定的工作,放弃旁人羡慕的荣誉和头衔,来到埃德蒙顿定居。次年,克服了语言障碍的栾菊杰进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担任教练。此后20多年,这个职位没有变过。
从50多人发展到800多人,如今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已是北美最大的击剑俱乐部之一。每年夏天,不少美国家长也会把孩子送来练习击剑,掰着手指细数,“这个是从达拉斯来的,那个是从休斯敦来的……”身边围绕的几乎都是美国孩子,如候鸟一般,他们守着栾菊杰的空闲时间,每个月都飞来加拿大上私教课。“我在美国名气很响,去比赛从来不用交报名费,而且总是被列为种子选手”。
现在,每年在埃德蒙顿都会举行“栾菊杰杯击剑公开赛”,是规模和影响力仅次于加拿大全国锦标赛的一项重大赛事。栾菊杰曾被加拿大最大的妇女时尚杂志选为“加拿大80名最值得关注的妇女”,入选“埃德蒙顿城市名人”,获得“阿尔伯塔省杰出妇女成就奖”……这些荣誉不是颁给世界冠军栾菊杰,而是颁给二十多年执教北美最大的击剑俱乐部、对社区体育做出重要贡献的栾菊杰。
全职保姆
凌晨3时才从美国带队回家,一大早,栾菊杰又出现在击剑俱乐部,“两个礼拜没来,乱得一塌糊涂。”趁着孩子们热身自由练习的间隙,栾菊杰拖出吸尘器开始打扫。
一溜奖杯奖牌的下面,却是一应齐备的锅碗瓢盆(见左图)。击剑感应线接触不灵,她修好了;俱乐部天花板断裂,她麻利地爬上登高梯修修补补;学员们的早餐、午餐,大都是她的爱心料理……栾菊杰简直就是一个全能保姆。
她告诉记者,自己一年开3个学期的课,一共教900人左右,每周有21节俱乐部课和28节学校课,“每天我呆在俱乐部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我们俱乐部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在经营,我必须算清楚每一分钱的用处。”
俱乐部里的孩子都叫她“菊杰”。栾菊杰说,她平时跟孩子们没什么距离,什么玩笑都开,但训练起来很认真很严厉,“我说Yes他们不敢说No”。
“有时候加拿大孩子说不行,我们付了钱的,我们可以炒你你不可以炒我们,我说我就可以炒你,你们炒我才好呢。”爽朗地笑着,栾菊杰颇为自豪地补充道,“他们哪里舍得炒我?有事没事,他们总爱说‘我们爱你’!”
所幸,如今的栾菊杰有了3位助教帮手,二女儿顾梦媛和儿子顾宏涛遗传了优良基因,在加拿大同龄选手中崭露头角,如今已是加拿大击剑国家队成员。“我带队出去打比赛时,他们就帮我教。”
享受快乐
俱乐部的墙壁上,有一面荣誉墙,上面记录了所有参与过奥运会、世锦赛的选手名单。栾菊杰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名字后面跟着一连串年份,最新贴上去的是2008年。
2007年初,栾菊杰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重出江湖,从头开始打奥运会资格赛。
2008年7月14日,栾菊杰选择了50周岁生日这天,与丈夫和3个孩子飞回祖国,备战北京奥运。
也是那年在北京,带着孩子们坐地铁,几乎身边每个人都要找栾菊杰签名照相。她在加拿大出生的两个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妈妈原来这么有名。
让丈夫提前回国特别制作了一面“祖国好”的标语。在赛场展开的那一瞬间,栾菊杰不禁热泪盈眶,“这么多年,那一刻觉得自己从未离开。”
“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四个字当中:谦虚骄傲。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赢不能输。现在,我的生活里也有四个字:享受快乐。” 特派记者 厉苒苒
(本报埃德蒙顿今日电)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