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或对变性人开绿灯 疑似变性被质疑声困扰
外表很像男性的南非田径女选手塞门娅在世锦赛上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也一度掀起了轩然大波。
IOC放宽变性人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的参赛限制
北京时间昨天,国际奥委会(IOC)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放宽变性人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的参赛限制。从此,变性人不需要接受变性手术也能直接参赛,激素疗程也将缩短为1年。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开始的里约奥运会很可能也会允许变性人参赛。
新规或在里约奥运前通过
据IOC医疗官员介绍,修改这一规则是适应目前科学、社会和法律对变性人的态度。早在2003年,IOC就制定了专门的条例,变性运动员若要获得参赛资格,需在生理上改变性别、接受2年激素疗程以及获得法律上认可,即变性人在进行变性手术两年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奥运会。
这次的新规定出台后,男性变为女性的变性运动员只需要提供一年内睾丸酮的水平低于一般值的证明即可,睾丸酮水平应当在10 nanomol/升以下。之前,不少反对者表示,生殖器官并非影响成绩高低的关键因素,而且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短暂。IOC官员表示:“变性运动员提供相关证明是十分必要的,以便他们能顺利参加比赛,客观公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准则。”IOC在官网上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方针,并补充说:“引入外科解剖学作为相关证明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有可能不利于立法和人权观念的发展。”
IOC医学主任巴吉特认为新的规定势在必行:“这是一个科学共识,而不是规则或规定。这是医学和科学委员会的建议,我们认为这是最好的建议。”前IOC医学委员会主席奎斯特也参与起草新的条例,并且表示这是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他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研究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拒绝实施变性手术的要求不再是合法的。”不出意外的话,新政策可能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始之前通过。今年8月,变性运动员或许就能与正常选手在奥运赛场上同场竞技了。
据悉,美国首位获选入国家队的变性男运动员莫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很高兴地分享了这则新闻。
疑似变性人被质疑声困扰
2009年,当时年仅18岁的南非田径女选手塞门娅在柏林世锦赛上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了女子800米金牌,但她却因酷似男孩而受到了质疑。最后,她被迫接受性别检查,虽然成功证明自己是女性从而保住了名誉,但却因此被迫离开赛场11个月。
中国球迷对韩国女足运动员朴恩善应该非常熟悉,她在2004年亚青赛对阵中国队时上演过“帽子戏法”,在2005年东亚杯上也帮助韩国队战胜了中国队,其因长相、声音、力量、速度都很像男性,以至于亚洲很多对手都认为她是“双性人”,施压将这位韩国最佳女足选手拒在2010年亚洲杯门外。不过,韩国人权委员会挺身而出,他们认为性别甄别简直就是性侵,那些质疑朴恩善的教练与运动员都应该接受人权教育。
在女足领域,朴恩善其实并不特别,赤道几内亚队就有多名选手受到相同的质疑,例如辛普尔姐妹和参加了德国女足世界杯的阿农玛。阿农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受够了别人对自己女性性别的质疑”,她愿意在每场比赛前脱衣验身。此前,在变性自1979年后就已合法的伊朗,还有4名女足国脚被国家队开除的新闻,因为“她们”在抽查的性别检测中显示为“不是完全的女性”,报告称“她们”的变性手术没有做全,实际上还是男人。
事实上,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是有性别检查的,医学发展到今天,仅需要一丝毛发就可以进行染色体检查。奥运会第一次公开性别检查是在1936年,在女子百米飞人比赛中,美国人海伦·斯蒂芬夺冠之后被质疑是男性,IOC要求斯蒂芬证明自己是女性,这位美国姑娘出于无奈,只得在裁判团面前脱光衣服,最终被确认为女性,金牌和新的奥运会纪录有效。
从上述的例子来看,剥夺“变性人”参加运动会无疑是不公平的,但之所以会出现质疑的声音,初衷也是希望比赛能更公平。
“他”变“她”一年后
力量耐力优势消失
事实上,性别检查通常是只针对女性的,大家的惯性思维认为,“女变男”参赛会吃亏;而“男变女”参赛,吃亏的是对手;而如果拒绝“变性人”参加女子组比赛,又存在歧视“变性人”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对变性运动员的问题不够了解。目前能够达成绝对一致的是,在使用激素取代疗法(HRT)一段时间以后,变性人就应被允许根据其法定性别参加比赛了,这也是IOC在2003年制定了相关条例的原因。事实上,大家也知道IOC反兴奋剂的力度,可见他们在处理不公平竞争优势方面已经十分谨慎,并没有疏于管理的态势。
其实早在2011年,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就设立了相对宽松的规则,他们并不要求由男变女的变性运动员做过变性手术,而且接受睾酮抑制治疗达到一年即可参赛。作为顾问的医学专家对这项政策的总体态度是明确的:因为在一名男性接受雌性激素或睾酮抑制治疗大约一年以后,“她”在力量和耐力上的优势就会消失,这一点是得到过论证的。人们普遍认为,“男变女”后参加女子组比赛会拥有竞争优势,认为“她”还具备男子运动员的能力范围和竞争优势或劣势,但根据研究这一问题的医学专家介绍,这种假想是没有证据支持的。
广州日报记者 周婉琪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