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有“冰雪部队” 依托民间创新培养模式
京城冰雪运动发展再上新台阶。昨天,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挂牌成立,16支冬季项目专业队也将相继组建。该中心副主任柴士军表示,北京冰雪健儿将以2022年冬奥会为目标,力争在家门口夺取奖牌。
组建16支冰雪专业队
据介绍,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与民间俱乐部、单项运动协会合作组建16支冰雪项目专业队,全力提升北京冰雪运动的竞技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成立大会上,市体育局与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有限公司、市冰球运动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委托世纪星俱乐部组建男女花样滑冰队、男女冰壶队、男女短道速滑队、男女速度滑冰队、女子冰球队、男女单板滑雪和双板滑雪U形场地队、男女大跳台滑雪队,委托市冰协组建男子冰球队。这些队伍将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性赛事和2020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并力争登上北京冬奥会舞台。
本市冰雪专业队建设工作已明确阶段性目标。2017年至2018年,将组建冰上项目及雪上项目单板U形池队伍,基本形成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力争更多选手入选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2019年至2020年,将适时组建雪上项目专业队,并在冰上项目具备一定竞争力,在2020年全国冬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21年至2022年,力争更多北京选手入选国家队,并在北京冬奥会上参赛,在家乡父老面前夺取奖牌。
目前,已经组建的北京花滑队正在备战本月20日在乌鲁木齐开幕的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带队出征的教练张丹,此前是国家队双人滑名将。她希望更多北京孩子像自己一样,登上冬奥会的领奖台。
依托民间创新培养模式
与传统专业队体制不同,北京冰雪项目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将依托于民间,将举国体制优势和社会力量、市场基础有机结合,开创一条新型人才培养之路。
尽管北京此前没有冰雪专业队,但民间走出了不少“高手”,花滑国家队双人滑新秀于小雨、王雪涵都是从世纪星俱乐部走出的北京丫头,由业余选手组成的北京少年冰球队曾在全国比赛中夺魁。“世纪星前前后后已向国家队输送了20多名运动员,目前有两对双人滑、一对冰舞选手入选国家队。他们都是从小热爱滑冰,自费来学,展现出一定资质后,俱乐部开始投入培养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也能培养出‘尖子’。”世纪星俱乐部董事长范军说。
现在,有了政府层面的保障,令范军对民间俱乐部的培养模式更有信心。据介绍,专业队成立后,队员们仍将在普通学校完成学业课程,以业余训练的方式投入到项目训练中。“这也是未来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范军说。退役后在世纪星俱乐部执教的张丹则表示,建立专业队将进一步激发俱乐部学员的积极性,“以前孩子们可能觉得滑冰只是爱好,现在他们只要努力训练、提升水平,就有机会进入北京队,甚至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
范军介绍,目前北京花滑队中有九成是北京孩子。除培养本土选手外,俱乐部也会与其他省市区展开交流、合作,多种途径培养人才。
2022年冰雪产业达400亿元
柴士军表示,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还将在开展群众冰雪运动、加快冰雪产业发展、推进冰雪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开创北京冰雪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柴士军表示,“做强冰雪产业,促进北京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积极调整冰雪产业布局,形成与冬奥会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契合的冰雪产业链,促进冰雪产业与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优势资源的融合,拉动经济增长。力争2022年实现全市冰雪产业收入规模达400亿元,增加值80亿元左右。”
此外,做大群众冰雪运动、做实场地设施建设,也将成为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未来努力的方向,“把更多群众吸引到冰场、雪场上来,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和乐趣,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营造筹备冬奥会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建立健全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场地设施方面,立足于现有资源,合理布局场地,为开展群众冰雪运动创造条件。”
本报记者 王笑笑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