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下滑危机? 专家:用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动商
由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行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亚太动商研究学术论坛,1月9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动商,作为近几年国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扭转国内青少年学生体质堪忧的现状能起什么作用,成为与会专家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相关专家表示,在国内学校、家长、社会高度重视学生智商、情商培养的环境中,综合体现学生运动能力、运动热情、运动知识的动商不应再被忽视。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动商,进而改善学生体质,专家给出了各种建议,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王正伦教授给学校提出了“四大干预措施”的意见。
王正伦表示,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政策引导机制。比如,现在学校的奖学金项目很多,但基本局限在学习成绩方面,而对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优秀的身体素质则很少进行奖励。奖励机制对学生的努力方向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设立运动习惯奖、体质健康奖呢?王正伦表示,我国现行的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办法主要是管和压,如体质测试、早操点名等,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被动管理。其实,采取鼓励、引导等能够促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办法可能效果会更好,但在目前,这些都是空白。
对于学生体育,王正伦提出了反复教育法——要让体育运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比如,有些文化课完全可以同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既可以让文化课的教育更有趣味,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运动;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关注热点和兴趣,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让学生不只在体育课、做早操的时候才意识到体育的存在。
体育运动也应当是种类丰富的校园活动。王正伦建议,各种形式的比赛以及学生能无门槛参与的体育活动,应当长期开展。王正伦特别指出,现在很多学校把体育比赛和活动搞成了一种形式,看重的不是学生的参与度和真正的收获,而是规模和场面,这是不可取的。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体育热情的有效办法,把握好不同活动之间的衔接、节奏和时效,就能保证校园体育活动长期地影响学生。
环境因素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也有直接影响。王正伦表示,很多大学的体育场没有夜间照明设施,如果学生晚上想跑跑步、打打球,要么摸黑进行,要么只能放弃;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缺少存包、衣钩、座椅等配套设施,学生连个放衣服和书包的地方都没有。这些细节问题被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可能因此离开运动场。此外,环境因素还体现在一些非体育设施的改造上。比如,学校对一些楼层不高的建筑减少甚至取消电梯装置,学生们就能多爬几层楼梯;在体育场地周边提供免费的饮水机,学生就不会因为带水、买水而减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通过一些人性化、有针对性的环境改造,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在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看来,动商对于人来说,是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的基本素质。但长期以来,在对中国学生的动商开发上,我们缺少科学、积极的干预机制,这也是我们在努力改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需着力解决。
本报南京1月10日电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