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著名射电望远镜简介
射电天文学是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区别于其他电磁辐射波段的独特方法和天文学内容。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为天文学开辟了全新的观测视野和研究领域。在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功率谱探测、脉冲星探测以及综合孔径技术的应用等重大成就都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提供了对宇宙多样性更为丰富的了解,射电望远镜能够探测到更遥远的天体,对宇宙对象细致结构也有了深刻了解。射电天文在过去80年间的空间分辨本领提高了9个数量级之多,80年间的灵敏度提高100万倍,分辨率和灵敏度还将继续提高,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更多的发现。
盘状式射电望远镜
盘状式射电望远镜具有抛物面的盘状结构,形象的可以看做一口“大锅”,正是这一个一个的“大锅”得以让射电天文学快速发展,其中可移动的盘状式射电望远镜可以操控瞄准天空的任意方向,可以研究较大的区域的天空。
国内部分盘状式射电望远镜简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国家重器FAST落成启用于2016年9月25日,“FAST”翻译过来就是“快的”。那FAST有什么特点呢?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FAST是目前国际上第二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仅次于俄罗斯的RATAN-600环形射电望远镜(直径576米),同时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m射电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前面、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阿雷西博305m射电望远镜相比,它的可观测天空范围扩大4倍,灵敏度提高2.3倍,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FAST的建设是我国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的心血,采用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突破了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极限。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4450个反射单元,在射电源方向形成300m口径的瞬时抛物面,极大提升了观测效率。主动反射面让其拥有更广的观测范围,能覆盖40°的天顶角。同时FAST也能够参加国际甚长基线网,极大增加灵敏度和分辨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拥有体型大、精度高、视野广三方面的优势,将在未来20~3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被称为国家重器名不虚传,有望即将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验收并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开放使用。
FAST侧重中性氢(HI)探测和脉冲星接收。能够将中性氢的观测延伸到宇宙初始阶段,为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提供资料;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大量脉冲星并建立脉冲星计时系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等众多科学任务,截至2019年8月底,FAST已发现134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FAST的另一个目标是探测遥远的 “地外文明”,帮助人类监听外太空的宇宙射电波,其中可能就有来自其他智慧生命的“人工电波”。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只巨大的“天眼”还能发送射电波信号,几万光年外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想想就很期待呢。
天马望远镜
天马望远镜(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为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的重大合作项目,坐落于上海松江佘山,是一个国内领先、亚洲最大、国际先进、总体性能在国际上名列前4名的65米口径全方位可动的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系统。
天马望远镜在天文及航天领域中有众多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今后一段期将发挥其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天文研究中的作用,对未来10年的射电天文带来新的观测能力。天马望远镜作为国际甚长基线网的主干设备,显著提高了甚长基线网的灵敏度。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在1.8GHz以上频带成为国际天体物理研究名列前茅的射电望远镜,与FAST的观测波段互相补充。
奇台望远镜(QTT)
新疆奇台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建设在新疆奇台县,计划在2023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唯一一架大型通用射电望远镜,成为世界最大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成为中国和国际天文学界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设备,是我国射电天文学前沿突破的基础支撑和必要条件,对我国现代天文学进入世界领先地位有重大作用。
将作为独立单元,QTT将为引力波、黑洞、暗物质等前天文学沿领域搭建世界级观测平台;作为中国和国际甚长基线网的重要成员,将显著提高观测网的高灵敏度观测能力。
国外部分盘状式射电望远镜简介:
绿岸望远镜(GBT)
全名为"罗伯特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