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综合体育  国内资讯

看一看,广西壮族和越南民族的春节风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与越南都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尤其是广西与越南接壤,两国边境居住的居民大多数广西的壮族,以及越南的岱族和侬族。根据越南人口普查统计,岱族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位居越南第二,主要分布在靠近中越边境的越南“广宁、高平、谅山、北太、黄连山、宣光、河江、老街等省”一带。侬族大约有96.8万人口,主要居住在“谅山 、高平 、北太、河北、河江、老街、宣化 、安沛等省”[1]。广西的的壮族与越南的岱族、侬族都是属于壮泰族群,是属于不同国家的同根生民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在风俗文化方面,有着彼此的信仰与习俗。本文就介绍广西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春节风俗文化风俗。

广西壮族


越南的侬族


越南的岱族

一 春节的相同之处

广西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在春节习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吃压年饭、祭灶、挑新水、迎新火、请牛、拜年等活动。

  • 祭灶

祭灶,在中国和越南都是广为流传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祭灶,就是祭祀灶神。广西的壮族,越南的岱族与侬族都是在腊月二十三过灶君节,也叫做灶王节,祭祀就是灶神。在这三个民族看来,当灶王节祭祀灶神之后,春节就来临了,这一天春天的气氛就渐渐浓厚了。所以,在灶王节这一天,壮族、岱族、侬族的家家户户都摆着灶台,灶台上放一个香炉,周围就用红纸贴着这个香炉,不设神像,就是以这一种方式祭拜灶神。

祭灶

中越边界三个民族对灶神传说版本是非常相似的。他们认为,灶神是玉皇大帝派来的掌管人间每一个家庭烟火的神灵。在灶王节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宫,对玉皇大帝讲述一年来在人间的生活。其中,鸡乃是灶神骑的马,是要飞到天上的坐骑。因此,在这一天壮族人都会杀鸡宰鸭,以及用猪肉做成粽耙,把这些食物作为祭品,摆在灶台面前祭拜。借此希望灶神能在玉皇大神面前说好话,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在祭灶这一天,就叫做入除,为了欢迎灶王爷上天,人们通常对家里做一番大扫除,准备过春节。等到除夕夜的时候,人们又挂上灶灯,以此欢迎灶神回归人间。

祭灶

越南岱族与侬族的祭灶方式,与壮族祭灶方式又是非常相似的,只是更为讲究一些。越南的岱族与侬族,在农历腊月二十三黄昏这一天,主人穿着整齐的一身衣服,之后在香炉上摆上酒、香灯、果品、米饭等,然后准备三条活鲤鱼,几套纸帽、纸男。女衣,祭拜灶神,代表恭恭敬敬迎送灶神上天宫。由于越南人都认为鲤鱼是灶神上天的坐骑,所以就拿鲤鱼去池塘或者河里放生,希望鲤鱼化为龙送灶神上天宫。越南的岱族对灶神更加尊重与敬畏,要求客人来访的时候,不允许在没燃尽的木柴上放着脚,更不允许把刀放在灶上或者双脚直接蹬在灶台上,认为这是对灶神的不敬!

祭灶

总的来说,广西壮族与越南的岱族与侬族倡导祭灶的风俗,反映是两国民间对火的崇拜。火在人们的生活作用是很大的,是一种美好意蕴的象征,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 除夕压年饭

壮族、岱族与侬族人,都很注重吃除夕的年夜饭。在腊月二十三过完送灶节之后,就开始准备年夜饭。风俗就是,在腊月二十四、二十五这两天酿酒,在二十六、二十七杀年猪,在二十八、二十九包年粽,二十九做核耙。在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人们就忙忙碌碌了,在杀鸡宰鸭之后就烹饪为除夕年夜饭。晚上,全家团聚在一起吃饭,丰盛的菜肴中,有沙糕、鸡、鱼、鸭、扣肉等。

除夕压岁饭

在除夕年夜饭中,最具有特色就是都有一只完整的煮成的大阉鸡。每家每户都有,代表着一年有头有尾的意思。饭桌上有扣肉,就表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鱼就代表吉庆有余。甜食就代表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炸鱼、龙虾等煎炸食物就代表这家庭运气兴旺和发达。“吃油团意味着全家团结一致,经得起油炼,米花用许多米粒结成,意味着团结。核耙则表示祝人健康和祝猪肥壮。”[3]在越南高平省凉山省的岱族、侬族的年夜饭中都有鸭肉,也必需把鸭肉吃完,其余都可以剩下。因为在他们看来,鸭是一种走霉运的家畜,应该把煮好的鸭肉吃完,意味着消除灾祸。吃不完,留到大年初一会带来厄运。所以。吃不完就必需倒掉。其余的菜,可以留到大年初一,代表“年年有余”。

广西壮族除夕年夜饭

  • 迎新火

广西的壮族、岱族和越南的侬族,都有在除夕夜这一天迎接新火的风俗。在吃过丰盛的年夜饭之后,家家户户在火塘里烧着大火,一整夜不扑灭,这叫做“迎新火”,代表来年兴旺、温暖和吉祥。

迎新火

  • 挑新水

广西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和侬族,都有在大年初一挑新水的风俗。在大年初一,鸡鸣叫的时候,人们就走向泉边、井水边、河边,用桶取水。在取水之前,女子们先手捧三根香火,在岸边插好香,然后用红纸包好的纸币制作为“利市”丢到取水的地方,然后打回新年的第一桶水叫做新水。人们相信新年头一担水是新水,是最吉利与最纯净的意思。在新挑来的水放入竹叶、生姜、红糖一起煮成新年茶,让全家人一起喝,祈求新年的好运气。此外,岱族和侬族的人,还拿新水用来洗脸或者当圣水一样祭神。这反映人们对水的崇拜与信仰,以及水在稻作文化民族中的重要作用。

挑新水

  • 为六畜招魂

广西的壮族、岱族和侬族,家畜都是一种主要的财富。每年大年三十或者初一,壮族的村民都要举行六畜魂的仪式,祈求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具体仪式流程是这样:人们先要上山割一种树皮,然后回家剪成若干个牲畜的模样,之后挂起来。当剪成牲畜的模样越多,就代表六畜越来越兴旺。之后,在大年三十或者初一的清早,就带上香、牛绳、笼子等,去泉水边或者河边,根据当年认为运气好的方向烧香,祈求神灵保佑今年粮作物丰收。

为六畜招魂

当烧香完毕之后,寻找有孔的石头(代表六畜),之后用绳子把石头绑起来,放在笼子里喊道:“牛、马、羊、鸭、鹅等跟我回家去吧!”之后,就回家走。回家的路上,人们都学着六畜的叫声,头依然不回,以免牲畜的灵魂最终跑走或者失去。回到家之后,人们就把扛回祭祀的石头分别放在房屋的柱子下,或者鹅圈或者猪栏里。同时,把一颗祭祀的石头放在水缸边,代表狗,也就是象征财源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前来。

  • 拜年

拜年是一种壮族、侬族、岱族在春节密切与朋友亲戚之间情感的方式,这三个民族在拜年方式上也是很相似的。初一时候,回到父亲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回到母亲家或者母亲亲戚家里拜年;初三是给教师拜年。之后,在第四天之后,就是给生活圈的朋友拜年,借此方式维持平日的人际关系。

二 春节风俗的不同之处

壮族、岱族、侬族在春节风俗上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 舞春牛与唱春牛

广西壮族春节前流行“舞春牛”。“舞春牛”在壮语也叫做“拢娅歪”,主要就是广西壮族聚集的南宁市郊区、南丹、昌宁县、天峨县一带流行的文艺活动。它主要来源于广西壮族先民对牛图腾崇拜,是一种祈求新年福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艺活动,内容也是丰富多彩。这表明广西壮族的春节,在吸收汉文化时候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壮族的“舞春牛”从大年初一一直闹到元宵,最热闹就是初一。在每年春节这个时候,这些地方的壮族村寨都要举行专业的“春牛贺年队”,然后一个村一个村开展拜年活动。在初一这一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去观赏“舞春牛”。这个“春牛”也不是真正的牛,就是用竹片编织为一个牛架子,然后蒙上灰布、黄布、黑布都覆盖在牛架子身上,插上牛尾,在牛头地方糊上黄纸。“舞春牛”是春牛表演,由两个人模仿牛的动作,旁边簇拥着一群敲锣打鼓的人,唱着春牛的曲调。当“春牛贺年队”到达每一个村的时候,都会在土地庙前与祠堂前开展表演,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自己平安,这也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之后,“舞春牛”表演队进村表演播种、驯牛、农耕、插秧等农事活动,挨家挨户拜年,预祝人们新年吉祥,大吉大利。

舞春牛

在越南北部的岱族和侬族,却是流行“唱春牛”,意思就是歌唱春天在田里耕种的牛。这一种独特的风俗,表达越南岱族和侬族人对牛的特殊感情,认为牛是自己最好和最亲密的伙伴。表达意蕴就是希望牛能够永远健壮,永远为田里辛勤耕种、越南的“唱春牛”没有广西壮族的“舞春牛”复杂和隆重。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越南岱族都非常忌讳上门拜年的人(除了有个别冲喜人),却是一直盼望“唱春牛”歌的人能亲自上门。“唱春歌”的人,也给拜年的家家户户送一种印有耳尖目圆、体肥头硕、朴拙可爱的“春牛”画,在画上用红墨上写着“新年大吉”这四个汉字,并且上门时候一边唱着歌,一边把画从门口递进主人家里,祝福主人一家新年富裕、健康和平安。主人舒心地听着歌曲,然后送给唱歌的人红包、沙糕和粽子。当“唱歌”人走了之后,主人就把画帖在门口上,表达对新一年吉利的希望。

唱春牛

  • 祭祀祖先和拜神

广西壮族人在春节时候祭祀祖先,祈祷一年庄稼丰收、老少安泰、六畜兴旺,为新一年进财祝福和平安。在年三十的晚上,各家各户都在堂屋祖先牌位前,摆设一张供桌,在桌子上放着鸡鸭鱼肉、粽粑、 年糕等贡品。在祭祀完祖先之后,就烧纸钱。大年初二用鸡肉祭祀祖先和土公、家畜神,初五就是祭拜财神,有些地方祭拜一直到正月十五。

祭祀祖先

越南的岱族与侬族,在大年三十这一天,都举办祭祀祖先的筵席,恳求祖先回来与子孙一起过年,祈求保佑自己来年平安。在越南的宣光省那行县岱族的除夕夜,每一家都有准备好的素食方面祭品,如四杯的茶和糕点祭祀祖先,以及刚刚织好的布料铺在楼梯前的地板上。侬族在大门口贴上汉字的对联或者红纸条,门旁放置一张供桌,一连三天摆放祭品,然后烧然香火。在这一天祀奉自己三代、四代的祖先,在香炉上象征每一代祖先的灵魂。在他们看来,人的周围有无数的鬼魅,春节时候应该放各种礼物给这些鬼魅享受,免得入屋子骚扰自己。所以,在除夕夜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在祖宗的祭台上准备丰盛的酒席,主人穿着整齐,念着祖宗保佑子孙平安和享用贡品的话语。之后,拜三次,又倒三次酒。初一的时候,人们就早早起床,在一个空旷的田地里集中,举行供奉行谴王(如同中国尚书的官职)的祭祀。贡品也很简单,几个糕点与甘蔗糖。

祭祀祖先

  • 岱族和侬族独具特色的春节习俗

越南的岱族和侬族在过春节时候,也有一些本民族特色的春节习俗。如在大年初一时候,岱族和侬族都有着冲年喜的习俗,这也叫做“冲地”和“冲家”,壮族是没这个风俗。

冲年喜,就是岱族和侬族通常会邀请一个最尊敬和最亲近的朋友,或者一个有福气、善良忠厚的人,作为新春冲洗的客人。越南的冲年喜风俗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早上,人们先拿鸡、猪肉或者糯米去祭拜灶神和祖先,在早餐吃完之后,所有人都不出家家门,就等着冲年喜的人上门。冲年喜客人上门之后,大家就说“恭喜发财”、“新的一年,万事如意”等一类祝福语,这也是越南人的拜年方式,促进人们的礼尚往来。

越南的冲年喜

越南的岱族与侬族也有着在春节立蟠竿的习俗,也叫做驱鬼竿。蟠竿就是一根带着叶子与梢的竹子,上面挂着鸡毛、五色布料、红纸鱼、风铃、袭装等一类的辟邪之物。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越南岱族与侬族的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竖立起蟠竿,目的就是祛邪去病,祈求一年的平平安安。

立蟠竿

  • 壮族独具特色的春节习俗

广西壮族春节习俗就是喝伶俐水。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壮族姑娘就在水源前,数二遍晨星, 再由一个大家公认聪明伶俐的大嫂,唱着“伶俐水歌”, 掬水给大伙们喝。之后,大伙挑水回家。当“新水”挑回家之后,倒入头一天已经清洗干净的水缸里,一直到水缸填满水为止。据说喝了伶俐水之后,老人会消除疾病长寿,姑娘嗓子也变为清甜,小孩也变为聪明。越南的岱族和侬族都没这个风俗习惯。

伶俐水

广西壮族在春节的时候,也流行着喂农具的习俗,这也是壮族文化的稻作文化色彩。初一这一天,人们在犁头、牛扼、木耙等大农具上挂上一个粽子。如果是小农具,就把这些农具绑成一捆,再挂上粽子。之后,拿着粽子去喂牛,希望牛能健健康康,继续在田里农耕。

三 形成广西壮族和越南岱族、侬族春节习俗之因素

广西壮族、岱族、侬族在春节文化习俗内容上,可谓是丰富多彩。本文只是列举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我们看到,三个民族由于同是壮泰族群,春节文化习俗上有着共同点;也受着本国主体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具有差异性。

广西壮族是受着中国主体民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