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内资讯

闽南“绣娘”50年坚守 “阿嬷手艺”引来印尼学徒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泉州6月27日电 (陈龙山 刘锶婷)5岁跟随奶奶学绣技,14岁学得一手好女红,23岁传承珠绣技艺……一人、一针、一线、一珠,转眼就是50年。作为福建省泉州市珠绣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闽南“绣娘”陈克忍坚守传统技艺,绣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克忍传承珠绣技艺五十载,绣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龙山 摄陈克忍传承珠绣技艺五十载,绣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龙山 摄

  “我这一身的手艺都是来自我的‘阿嬷’(闽南语,意为‘奶奶’)。”陈克忍27日接受采访时说,闽南珠绣技艺是在金苍绣的技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并列、垒砌等方法堆叠出珠光宝气的华美,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

  说起闽南珠绣,陈克忍娓娓道来。“多年前,我奶奶的父亲到菲律宾做买卖,一次从菲律宾带回绣有珠片的拖鞋,奖励给做事利索的女仆;奶奶看着珠光闪闪的鞋子十分喜欢,便将珠片拆下绣在了自己鞋子上,没想到竟然‘流行’了起来。”

  母亲早逝,陈克忍从小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学起了金苍绣和珠绣制作技艺。14岁时,她进入深沪抽纱厂做绣花女工,后到泉州工艺美术公司上班,精湛针绣技艺备受海内外客商好评。

在绣工的穿针引线下,花朵逐渐“绽放”在罗缎上。 陈龙山 摄在绣工的穿针引线下,花朵逐渐“绽放”在罗缎上。 陈龙山 摄

  1989年,陈克忍离开工厂,潜心传承金苍绣和珠绣制作技艺。在她的带动下,丈夫、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学会了刺绣。高峰时期,泉州当地更是有200位绣娘与她一起做手工。

  “珠绣技艺需要用到金苍绣的针法技艺基础,但难度比金苍绣高;就平绣而言,珠绣一针上来要打3颗珠子,对目测能力、绣工要求更高。”陈克忍说,珠绣所使用的珠子和珠片门类各异、色彩众多,其库存有数百种珠子,均是从东南亚等地采购。

工作坊内堆放了众多采购自东南亚的珠子和珠片。 陈龙山 摄工作坊内堆放了众多采购自东南亚的珠子和珠片。 陈龙山 摄

  在陈克忍工作坊的墙壁上,不少珠绣制成的龙头、佛像和闽南文化代表“滴水兽”等作品,晶莹华丽,栩栩如生。

  “阿嬷教会的东西,我都一直记在心里。”陈克忍的珠绣技法和创作风格深受奶奶影响。经过多年的尝试,她还创新出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的珠绣技艺。

  如今,陈克忍广开大门,招收不少乐于学习传统技艺的学徒,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阿嬷手艺”。陈克忍说,目前长期固定学习的学徒共有10个,年龄7岁到38岁不等,还有一名学徒专程从印度尼西亚来学艺。

  工作坊内,毕业于泉州泉中职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杨洋正埋头刺绣,只见他的手不断上下穿针引线,精致的花朵逐渐“绽放”在罗缎上。杨洋说,他在传统文化课上认识陈克忍老师,对珠绣技艺十分感兴趣,希望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

  除了招收学徒传承传统技艺,陈克忍还热衷于走进学校、文化场所等讲授和展示珠绣技艺,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只要有孩子愿意学、想学,我都十分愿意传授绣技。”陈克忍期盼“阿嬷手艺”能世代传承。(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