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剪纸大世界:婆媳两代民间艺人推动剪纸出国交流
(爱国情 奋斗者)婆媳两代民间艺人的小剪纸大世界
中新网漳州6月9日电 (记者 张金川)在民间艺人陈秋日眼里,剪纸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农村妇女最为普及的一种“女红”技艺,以最简易、最直观、最形象方式记录下了这个地方美好的文化记忆。
陈秋日展出的100余件剪纸作品吸引不少爱好者前来参观。 张金川 摄念及自己从民间艺人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共和国共成长的陈秋日感慨不已,“祖国的繁荣富强,让我们民间剪纸艺人有了更广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剪纸人之福。”
剪纸爱好者前来参观陈秋日作品展。 张金川 摄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陈秋日特别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不忘初心启新程》,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她也以“春华秋实”为题,正在福建省漳州市图书馆举办一场剪纸作品展暨分享会,讲述民间剪纸的发展历程。
剪纸爱好者前来参观陈秋日作品展。 张金川 摄生于1948年的陈秋日,自幼酷爱学习剪纸。1961年,她参加漳浦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培训班,师从漳浦四大剪纸花姆之一的陈金老师,开始一辈子的剪纸创作生涯。
剪纸爱好者前来参观陈秋日作品展。 张金川 摄“《百猫图》算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也是创作耗时最长的作品,现被新加坡历史博物馆收藏。”1996年,陈秋日去新加坡办剪纸作品展,《百猫图》《老鼠娶亲》被新加坡历史博物馆收藏。
不少剪纸爱好者前来参观陈秋日作品展。 张金川 摄新中国成立后,剪纸在政府的扶持下迅速发展起来,不再作为民俗活动的附属品而逐渐成长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登上大雅之堂,并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多年来,陈秋日已先后应邀赴斐济、日本、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家,开展剪纸文化交流。
陈秋日剪纸作品展开幕当天,不少剪纸爱好者现场剪纸。 张金川 摄“剪纸艺人纷纷走出国门,向国际友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几辈剪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陈秋日说。
此次展出的100余件剪纸作品,基本是按创作时间顺序编排,其中既有继承老一辈剪纸艺人传统样式、寓意吉祥的作品,也有取材自民间故事的作品,更有记录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创新作品。
《百牛图》令陈秋日记忆犹新,“这幅作品是1997年为了纪念香港回归而创作的。”她认为,这样的题材很有纪念意义,“那年刚好是牛年,整整花了一个多月才完成这幅作品。”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身处台胞祖地的陈秋日耳闻目睹海峡两岸民间开始互动,就与他人合作创作了《信儿捎给台湾同胞》。40年后的今天,两岸民间往来热络,她透露,“我的儿媳妇下个月将要去台湾交流剪纸。”
陈秋日的儿媳妇陈燕榕,是第三代漳浦剪纸传承人。从“起先只是觉得剪纸好玩”,到“后来辞职全身心投入剪纸事业”,陈燕榕自言“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
1983年,学校社团课的剪纸老师陈秋日受邀出国进行剪纸交流。陈燕榕回忆道,“我当时上小学二年级,听到剪纸也可以出国,心情非常激动。”自此,陈燕榕开始参加剪纸培训班,种下了“剪纸梦”。
陈秋日剪纸作品《老鼠娶亲》。 张金川 摄这位“70后”剪纸艺人告诉记者,下个月的台湾之行是参加第五届亲亲闽台缘“非遗”展演活动,她特意准备了一些民俗类作品和剪纸衍生品,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两岸共同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对于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陈燕榕认为,要秉承前贤、锐意出新,同时将剪纸应用到生活的细节中,积极推动剪纸艺术产业化和市场化。
陈燕榕介绍她婆婆作品《百猫图》。 张金川 摄令陈秋日、陈燕榕婆媳俩感到欣慰的是,剪纸艺术进校园,培养了一批批剪纸接班人。她们希望年轻一代的剪纸艺人大胆创新,散发出新的激情与活力。
在传承剪纸艺术的同时,陈燕榕也不忘让漳浦剪纸“走出去”。自2007年起,她不定期赴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交流,“每次走出去都是我很好的学习机会。”
陈燕榕展示她的剪纸作品融入生活的点滴中。 张金川 摄“在非洲进行为期40天的剪纸教学时,外国朋友对剪纸中的十二生肖非常感兴趣。”在陈燕榕看来,开展国际交流,不仅让世界看到剪纸技艺精湛、作品精美,更在于传播剪纸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完)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