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海峡导报:敢问中国足球,路在何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德国战车磨剑十年,踩着潘帕斯雄鹰的泪水升级为“宇宙战车”;哥斯达黎加,人口不足500万,却成巴西世界杯最大黑马,让世界重新认识它。

  这本没有中国足球的事,可是,中国足球却也“躺枪”:巴西世界杯期间,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对中国足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时说:“13亿人口,怎么就挑不出11个球踢得好的人呢?”德阿决赛前,一段“朝鲜媒体报道,杀进本届世界杯决赛的是朝鲜与葡萄牙……朝鲜小组赛7誜0日本,4誜0美国,2誜0中国,最终一路挺进决赛与葡萄牙队一争高低……”虽经证实,这仅是一段网友的恶搞视频,但中国足球再遭鄙视,你看后是麻木,还是心痛?

  四年一次的盛宴落幕,一顿饕餮之后,中国球迷与荷兰球迷一样心心相“痛”,不同的是人家是“千年老二”之痛,而我们是屡屡无缘之“痛”。痛定思痛——世界人口大国、GDP总量世界第二,怎么中国足球就排在了世界的末流!中国足球的前进之路又在何方?

  【中国足球现状】

  球迷又多又专业职业球员又少又差劲

  中国拥有大批堪称“专业级”的足球迷,但是职业球员的拥有量却极度匮乏,而且水平差劲。远的不比,拿中国近邻日本和韩国来比,他们的球星无论是质和量,都远超中国。

  罗万·西蒙斯是北京一家业余足球俱乐部的负责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国家要想在足球运动中取得成功,前提是要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按照统计学得出的结论,每20万名球员中,才能产生一名真正伟大的球星,但是在中国,真正投身于足球的孩子们,只有7000至50000个;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英国,有将近400万人在踢足球。”按照西蒙斯的计算方法,中国最多只有1/4名伟大球星,这正是中国国家队无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真的不差钱战绩只有更差没最差

  中国的足球联赛开展多年,从超级到业余的丙级都有。拿厦门来说,这些年丙级联赛都在踢,但笔者看到,这些本是发现人才的联赛,参加者中却有为数众多的少体校、体工队等淘汰、退役下来的人,以及体育院校的在校生,真正的潜在人才、那些“小鬼”基本没看到。

  实际上,中国足球圈真的不差钱,卡马乔的“分手费”就付了400万欧元!而相应的成绩是1誜5输给泰国队!

  另外一个中国足坛奇葩就是恒大俱乐部,花钱如流水,但阵中猛将不是外援,就是用钱砸来的重磅“内援”,他们的“广州恒大国际足球学校”目前未见产生什么效应。而许家印入体育圈,更像是一个炒作广告的高手。

  中国式教育理念体育运动影响孩子学习

  汤姆·拜尔是第一位在亚洲联赛效力的美国足球运动员,目前他的身份是“中国校园足球计划”的技术顾问以及形象大使,拜尔曾表示:“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允许孩子们自由地去踢球,同时也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C罗、梅西无疑是当今国际足坛最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他们出神入化的技术,绝对不是靠教练员教出来的。在中国,很多家长都认为,过多地从事体育运动,将会分散孩子们在学业上的注意力,这一认识应该从根本上被改变。”

  而现状就是,很多身体不错、头脑不错的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究其根源是目前教育体制的压力),只能遥望绿茵,然后埋头于书桌。

  拜尔认为,大多数热爱体育运动的年轻人,更有可能在他的本职工作、事业中收获成功,这些人比那些不爱运动的人更加自信、积极。拜尔说道:“很多中国人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成为职业运动员,我们必须改变他们的这种看法。实际上,从事体育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他山之石攻玉】

  铁规力保青训千万人托起一部战车

  2000年欧洲杯,德国人咽下了最苦涩的败果,小组赛负净胜球出局,球队的青黄不接是直接的败因。痛定思痛,德国人开始致力于青年的培养,“发现年轻天才”计划横空出世。德国人平均每年投入2000万欧元用于青少年培养,著名的“50+1政策”规定俱乐部必须有50%以上的决定权,德甲和德乙的所有俱乐部必须有符合专业标准的青训学院:青年队必须有三块场地、三名教练、一名门将教练,必须有一个能容纳至少15000人的球场。所有不遵守上述条例的俱乐部将吊销资格证,将被禁止参加联赛。

  此外:德国目前有将近1000万的足球注册人口,约占总人口八分之一,这一恐怖的数据让号称是足球王国的巴西都为之汗颜。要是按这个比例,中国足球注册人口应达1.6亿人以上!

  十年磨一剑,2010年世界杯德国队有六名球员来自之前的U21,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85后”青年以一场对五星巴西的“屠杀”炫耀了德国足球的强大,并最终夺冠。

  球探球场遍地荷兰却羡慕中国人多

  世界杯是人才的比拼,更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比拼。荷兰多年来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体系:第一个是由政府负责的草根足球层面,为那些想踢球的孩子提供场地;第二个是由市场负责的职业足球层面,负责发现那些有特殊天赋的孩子,进而由市场而非政府投资进行培养。

  荷兰把这个体系几乎做到了极致。他们的政府建造了遍布全国的球场,让孩子们踢球。各职业俱乐部和荷兰足协一起编织出一张密密麻麻的球探网,对有天赋的孩子进行层层搜索。

  不过让荷兰人无奈的是,即使他们的培训体系无比出众,他们的人口基数却只有区区1600多万。荷兰人因此特别羡慕中国。他们常说:分两亿人口给我们,我们必能世界杯夺冠。他们同时也为中国可惜:守着世界最大的足球人才库,却不会开发,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

  哥斯达黎加免费训练青少年踢球

  哥斯达黎加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有着“中美洲瑞士”之称,而经济富裕使得哥斯达黎加政府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体育运动的发展中。

  目前,仅有466万人口的哥斯达黎加在国际足联注册的足球俱乐部数量达到了254个,而在青少年足球方面,该国投入更是惊人,其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有数百家,从7岁到12岁期间,球员们在各个足球学校训练不但不用交纳任何费用,反而会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助,这些费用全部由足协支付。

  目前效力于青岛中能队的哥斯达黎加外援卡斯蒂略回忆自己小时候踢球的经历自豪不已,“那时我们每天早、中两餐都在学校吃,但伙食费全免,而且每个月还会得到一笔补助,虽然不多,但也能够让家里的经济压力得到减轻。”

  郑荣奇/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