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美洲足球祈求"神"的力量
米卢到荷兰队探班,范加尔一再强调团队足球,个人必须服从团队,哪怕要做出牺牲。里皮在他的新书《思维的竞赛》中,也一再诠释团队足球的概念。
那是在2006年世界杯的半决赛,意大利将迎战实力强大的东道主德国队,里皮放弃了一个上午的训练,他把队员召集在一起,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哲学故事。面对亲人的故去,在一个团结的家庭里,你很快就能找到依靠的肩膀,彼此照顾他人的冲动甚至超越了生存的本能,这种动力只有在团队中能释放出来。
这就是欧洲足球与南美足球最本质的区别。
美洲足球祈求神的力量,这个神就是他们的当家球星——拥有超级的球技,是球队的精神支柱,所有的战术都围绕着这个球星展开。而且,美洲大地也特别滋养这种足球哲学:一是神一样的巨星代代涌现;二是每逢这块大陆举办世界杯,欧洲人别想从美洲土地上把冠军奖杯带走。
本届世界杯八强已经产生,欧美列强分边站队,你可以在欧洲一方看到,团队足球典范德国队、平息了内讧达到队伍空前团结的荷兰队和法国队;南美一方,有着最悠久球星战术传统的巴西队和阿根廷队,当然,哥伦比亚队看似靠的是整体,但众星捧月的J·罗已被封神。
欧洲球队的比拼,最后解决战斗的是进攻。因为在强调团队足球的哲学中,防守是基石,这在淘汰赛中的体现就是“不输战术”。丹麦童话和希腊神话,只能在欧洲杯上上演,因为“不输战术”面对锋无力的对手,都能把比赛拖入泥潭,这个泥潭就是加时赛和点球。比赛进行到这个时段,实力让位于运气。
美洲球队的对决,比拼的是防守。因为美洲球队神锋无数,个个身怀绝技,进球不愁,愁的是进球后能不能守得住。所以,在历届美洲杯比赛中,乌拉圭夺冠的次数并不比巴西和阿根廷少,乌拉圭人靠的就是守得住。
八强中的荷兰更像是南美球队,后防架构并不缜密,但进攻细腻而且犀利;巴西更像欧洲的球队,从选人标准就不难看出受欧洲足球哲学思想的浸淫,脚下技术让位于身体力量。斯科拉里准备的这支巴西队,是用来对付欧洲列强的。这样一支有棱角但粗线条的巴西队,与南美球队过招,缺憾毕现,墨西哥和智利已经把这支巴西队的丑陋放大了好几倍。
阿根廷和德国,一个太南美了,一个太欧洲了。足球不可能太浪漫,足球也不可能太严谨。浪漫中的严谨说的是哥斯达黎加,严谨中的浪漫,就应该是比利时了。
·戴春光·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