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C罗不是偶像是楷模
本报评论员 刘林德
体育场上有一种现象叫“刷数据”,嘲弄那些贪求数据好看而对球队没什么实际帮助的运动员。
当36岁的克洛泽进入德国队名单,很多人认为他的机会在垃圾时间,毕竟他距离罗纳尔多的世界杯进球记录只差一球。第一场小组赛,大家都在讨论勒夫对C罗的轻慢,我却耿耿于他放着大半场垃圾时间,不给克洛泽刷纪录的机会。
我错了。事实证明,勒夫在着急的时候,不只会挖鼻孔,还会使用克洛泽。第二场小组比赛,上场两分钟,第一次触球,扳平比分。克洛泽还是那个拯救德国的英雄。作为一个处于半挂靴状态的业余足球爱好者,克洛泽的伸脚一垫是十天来最让我感动的瞬间,因为我知道,年龄可以多么无情地消退一个人在赛场上的激情和自我要求。
四届15球,世界杯进球纪录共同保持者;国家队132场70球,德国队历史最佳射手;意甲半世纪以来首位运动战打入5球者;职业联赛528场208球129次助攻;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IFFHS)评选的新世纪欧洲总射手王。这让克洛泽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数据狂人。
这些数据不但不足以说明他的足球成就,更无法说明他对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贡献。
他从不是豪门偶像,而是一个拯救者。在德国队的12年,是德国足球洗心革面的重建期,有他的帮助,德国从没滑入深渊,前后三位总统授予他国家英雄奖。在拜仁四年,唯一效力过的豪门,也是拜仁重建期,他几乎以每年20球的成绩维持着这家豪门的尊严。2002年世界杯成名后,他拒绝离开凯泽斯劳滕另栖高枝,凯泽濒临破产,他离开,为了给老东家带来一笔转会费。
他或许不是天才,却是勤奋的不老传奇。人们批评他只会进头球,他甚至在家里装了大号开关,用足球来开灯练习精准度。33岁去到罗马加盟拉齐奥,谁都认为他过气了,他在29场比赛打进16球助攻10次,成为罗马城的“国王米洛”。
他很少进点球,因为拒绝主罚。他说一个顶级射手就要在运动战中进球,点球证明不了实力。
他很帅,有着金色的头发,但从来不会在头上喷两公斤发胶。下了赛场,他基本消失在公众视野,在家玩音乐看电影,给孩子换尿布。为了怕孩子模仿,进球后他不再玩空翻,这次是例外,太激动了。
然而他最高贵的品质,是在这个胜者为王的游戏里坚持对诚实和公平的理解。
2005年,德甲,倒数第三轮,他在禁区内赢得一个点球,却主动告诉裁判,对方门将先扑到球,点球取消。2012年,意甲,对阵那不勒斯,他率先打进一球,裁判判罚有效,他却坦称自己手球在先,进球无效,球队最终失利,赛后每一位对方球员都拥抱了他。他说的很简单:有那么多孩子在看电视直播。可惜的是,人们永远都津津乐道于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却忘了克洛泽的诚实才更接近上帝。
上帝还是补偿了他。教皇本笃十六世曾亲自接见他,并授予他“圣子”封号。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评价他是“一位似乎总在回避闪光灯诱惑的职业球员典范”,并称他为“足球圣人”。
每个领域,都有少数天才,譬如梅西可以散步90分钟然后一击制敌。天才诚然提升一项职业的技术高度,但真正维持着一项职业尊严的,是无数参与者不懈的努力,以及对所在行业精神和道德的坚守。克洛泽就是这样一位楷模。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