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渴求卓越创新,方有常胜之师
西班牙悲情出局,标志着足球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2002年,我们曾经看到同样的一幕,那时是法国。历史上,每支超级强队崛起并称霸一时,无不具备这几个要素:一批顶尖球员,一种领先且让对手无解的战术,没有明显的短板。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荷兰,过去近十年的西班牙是最典型的代表。然而,战术的无解只是暂时的,拜仁、多特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尝试用速度破解西班牙的控球战术并取得成功;皇马及荷兰也是如此。西班牙战术优势消失,身心疲惫又成为他们此次的致命短板,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
荷兰大胜西班牙后,有人提出效率,而不是控球,才是取胜关键。相信随着西班牙的出局,这一观点会被更多人接受。这种风格之争如不结合具体使用战术的球队情况是没有意义的。就如讨论太极与少林谁牛一样。
上个世纪末,英国足总技术总监查理修斯写了一本《取胜公式》,该书在中国足球界影响甚大,其核心观点是传球次数越少进球效率就越高。足协还把此书定为教练员的培训教材。我相信巴萨和西班牙都不相信这本书的理论,否则就不会有西班牙时代的出现,而英格兰也长期进入不了世界一流的队伍行列。
西班牙的失利并不代表西班牙这个国家足球的衰落:其青训体系依然领先人才辈出,皇马及西班牙现代战术大师瓜迪奥拉正在拜仁试验控球加效率的打法。 暂时的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卓越的渴望及创新精神追求的丧失。对于中国足球来讲,我们一直缺少对战术思想的坚定不移的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坚持。这种事情不会在恒大足校出现:我们认准了西班牙的风格,就会坚定走下去。
让时间去检验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