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鲁能变革引“阵痛”
变革,就要付出代价。改变的幅度越大、触及的利益越深,“阵痛”期就会越长,也就会有更多的人要打“退堂鼓”,种种理由可想而知。进,可能会步履艰难;退,则一定是前功尽弃,怎么办?这就需要鲁能体育的高层决策者下决心了。
去年,本报曾就鲁能泰山“是否需要变革”,举行过大型读者问卷调查,得到的反馈信息几乎是100%的球迷都认为“很有必要且势在必行”。在本报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从俱乐部管理层,到山东省足协官员,再到大学教授、知名专家,观点也是相当一致——“变则通,通则达”,在如今的新形势、新社会大背景下,“变”是常态,“不变”才是违反历史潮流的举动。只是,任何变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阶层,大至社会,小至球队,莫不如此,这就涉及到大家经常谈论的“阵痛”了。
稍有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的人,应该都不会天真地想像“存在一种可以避免‘阵痛’的变革”。这就如同一个人做事情,既想当“好好先生”,还想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这是不可能的。比如鲁能泰山,今年年初,俱乐部方面对外宣布“加强海外青训建设,争取走出一条中国足球发展新路”的一揽子计划之时,很多人为之欢欣鼓舞,认为鲁能有担当、有气魄;库卡携众多新外援、新内援到队之后,所到之处更是“听取掌声一片”;原有的鲁能球员,对自己能够置身在这样一个集体之中、能够在世界知名教练库卡的麾下效力而倍感自豪……但是现在,鲁能亚冠未能出线,在中超联赛中也刚刚经历了“三连败”,说怪话的、泼冷水的、看笑话的、扇风点火的、趁火打劫的……全来了。
人世间,向来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叶公好龙者众,本属正常,目前的关键所在,便在于鲁能体育的高层决策者如何判断、审视目前球队经历的“阵痛”,然后拿出什么样的应对之策。设身处地地为鲁能考虑,首先应该进行“系统自检”,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看看变革的“一揽子计划”是否科学、是否严谨、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其次,需要对库卡及其教练团队,几个月以来的工作进行专业评估;第三,对眼下的“阵痛”进行具体分析,厘清问题的根源所在;第四,找到解决之道,教练的问题就与教练沟通,球员的责任就向球员讲明,切忌形成“一笔糊涂账”,误人误己。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变革阶段,经历的阵痛越长、越剧烈,顺利“过关”之后取得的成绩、达到的境界也将更可观。如今的鲁能,好比正在抢渡急流,历经艰辛,人至中游,倘若退回原点,不仅前功尽弃,更是会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既无退路,当然只能奋勇向前。
(李志刚)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