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足球需换种活法
这是一个异常尴尬的现实:最近四轮中超联赛,三支上海球队居然遭遇连续十二场不胜。赢球,对上海球迷来说,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
上海足球怎么了?无论成绩、球市还是前景,上海足球正在经历一个严重的低潮期。拥有三支中超球队的上海滩,逐渐褪去令人艳羡的同城德比光环。
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巴西世界杯就要拉开帷幕。在这个令无数人燃起对足球热情的世界杯年,上海足球却如此寒气袭人。
本报从今天起,将推出相关系列报道——残酷的现实促人反思:振兴上海足球,需要换种活法!
上海足球也曾拥有过辉煌岁月,但近年来不仅被广州、北京抢去风头,甚至只能长期在中下游徘徊。缺少抱负、缺少投入,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对职业足球而言,有这样一条黄金法则: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联赛竞争愈来愈激烈、军备竞赛升级的背景之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办大事。
最直接的体现,是在三支球队的外援成色上。可以说,无论绿地申花、上港还是申鑫,没有一名能够拿得出手的重量级外援。
绿地申花的莫雷诺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但他优缺点同样突出,脚下技术出众却拖沓缓慢,偶有闪光时刻却失误频频,指望他一人撑起整支球队显然是奢谈。而像路易斯、安德烈、曹秉局之类,已被证明实力平平,昔日的“劳模”哈蒂布也严重边缘化。相比其他豪门,绿地申花几名外援对球队的贡献实在太小。
上港向来奉行“花小钱办大事”,追求“物廉价美”。一个瑞典前国脚海森已经算是老帅根宝淘到了“好货”,不至于像上赛季一样碌碌无为,但其他人只能说实在一般,尤其是两名年迈的外援中后卫已然成为上港的软肋。
申鑫如今所遭遇的困境,更是与外援不力有关。球队的进球数居然排名整个中超倒数第一,甚至比连败垫底的哈尔滨毅滕还要差,前锋不是“水货”是什么?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三支上海球队在外援方面的选择,可以说整体平庸,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地位不相符。
至于国内球员方面,三支球队同样星光黯淡,以至于到了只剩下武磊一名国脚的可怜地步。绿地申花赛季前连续放走王大雷、戴琳和宋博轩,可谓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在众多球队普遍年轻化的当下,球队阵容严重老化,能堪大任的90后球员只有高迪一人;上港基本上是“只出不进”,老帅根宝所倚重的只是“崇明一二期生”;而申鑫轻易卖出后防大将姜至鹏和希望之星陈志钊后,已经尝到了苦头。
可以说,在国内转会市场上,上海三支球队的动作是最小的。走的都是大牌,来的却很难发挥多大作用,严重的“贸易逆差”让人才大量流失。
很显然,即将到来的二次转会期,上海三队想要一扫颓势,在人员配置尤其是外援方面必须要好好动动脑筋。绿地入主申花之后,尚未让外界看到与其经济实力相配的引援行动,重金求贤恐怕势在必行;上港整体配合日臻成熟,如果有一到两名高水平的外援,甚至哪怕只补充一名,杀进联赛前三、抢夺下赛季亚冠资格并非痴人说梦,反之只能是南柯一梦;申鑫则更加需要有超强个人能力的外援来加强攻击力,否则以目前的进球能力,保级都岌岌可危。
有人会问:钱从哪来?上海三队在市场开发这方面效果甚微,或者说没有费多大心思。广州恒大的球衣胸前广告被一家汽车品牌买走,价值上亿元,而身在国际化大都市之中,上海球队要么是自产自销,要么卖的是“白菜价”,白白浪费众多资源。为何这一块不去多花点力气、想想办法?
上海足球目前所遭遇的窘境,三家俱乐部的投资人应该要有所触动、有所行动。一直小打小闹下去,上海足球很难看到明天。
本报记者 关尹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