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刘健案谁捂着遮羞布不放
一切就如计划中,昨天下午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召开了“有关刘健转会问题”的仲裁会;一切也如意料中,中国足协没有给出任何关于仲裁的正式结果。近100天之后,关于此事阴阳合同的遮羞布仍未揭开。到底谁说了谎,依然不得而知。
会开了可没结果
昨日下午,“关于刘健转会问题”的仲裁会终于在中国足协召开。恒大派出了两名律师,青岛方面则是副董事长于涛、总经理纪玉杰和副总经理于红毅三人压阵,倒是事件的中心人物刘健并没有出现在中国足协9层的会议室里。
这是一次漫长的会议,关起大门,会足足开了2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除个别人出门去洗手间之外,一直大门紧闭。然后接近下午5时,大门终于打开,两家俱乐部的律师和管理者匆匆离去,全部拒绝媒体采访,他们脸上的表情相当严肃。倒是青岛中能副董事长于涛禁不住记者们再三要求,站定下来。不过,记者等来的,仅仅是他说了一声“再见”,然后立刻抬脚走人。
当事双方不表态,中国足协也没有出声。主持会议的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周明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对外透露任何关于此次仲裁会议的内容:“一切以中国足协新闻办发布的消息为准。”随即,中国足协新闻办相关负责人也声称,他们不会在昨天发布该纠纷事件解决办法的官方说法。
于是,仲裁会确实终于开了,但是结果依然不得而知。
究竟谁说了谎
从1月3日,广州恒大宣布与刘健签约,青岛中能提出反对意见并拿出新的3年合同,到昨天的仲裁会议召开,“刘健转会”疑案已持续了近100天了。
一方坚持自己没有和老东家签订新合同,另一方则坚称自己手中握着的正是合理合法的新合同,事情就是这样陷入的僵局。随后,1月7日刘健与律师来到中国足协,面交了仲裁申请。中国足协此后启动相关程序。2月18日,中国足协表示受理刘健提出的转会仲裁申请。3月6日,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向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交了争议合同文本,并请求对合同文本上刘健的签名进行司法鉴定。4月4日,鉴定结果被提前送至中国足协。4月8日,仲裁会终于召开。将近100天的时间,事情似乎终于该水落石出了。
但是,结果依然是一个谜。昨天的仲裁会结束后,青岛方面虽然没有立即表态,但是随后他们还是发声,表示自己的立场从没有动摇:“如果要和解,早就和解了,我们培养一个球员不易,只是为了维护俱乐部权益。目前,此事已经进入程序,但程序尚未走完,事情也涉及多个方面,不是那么简单,牵扯到一些细节。多说无益,一切以中国足协的官方说法为准。”而刘健本人虽然对公众也一直保持着沉默,但是私下曾表露过,他对于最终结果持乐观态度。
显然,到目前为止,说谎的一方仍然在坚持自己的错误,而这个人到底是谁,我们还是不得而知。
谁捂着遮羞布不放
为什么说谎一方能如此的执迷不悟?为什么整件事情在司法鉴定结果已出炉的情况下,依然扑朔迷离?关于中国足球的阴阳合同,关于中国足球的不规范化运作,到底是谁捂着遮羞布死死不放?
事实上,从“刘健转会”疑案爆发之后,曾有过很多积极的声音。这些声音普遍认为,这次的事件将成为治疗中国足球不规范转会市场的一个契机。对于说谎的一方进行重罚,给其他有着这样侥幸心理的俱乐部或者是球员以警示,让以前摆不到台面上的阴阳合同或者是虚假合同大白于天下。
但随着事件的发展,这种可能性似乎变得越来越小。如今的迹象表明,中国足协在处理刘健转会纠纷案的态度相当暧昧,采取的是一种软着陆的处理方式。在司法鉴定结果出炉的情况下,依然以调解为前提来处理,摆明了就是希望双方能先行庭外和解,然后不用上升到处罚的层面,直接将此事一笔带过。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足协甚至不准备为此事召开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而是准备直接在其官方网站上以通告的方式将结果告知公众。
明明是一件“非黑即白”的纠纷,总归是一方说谎,一方该受处罚,但最终却可能以一个无头案的结果收尾,这样的雷声和雨点比例实在让人无语。这样做固然可能保护了球员的职业生涯、俱乐部的声誉、联赛的声誉,但是实际却在为此后转会市场上那些更为胆大妄为的观望者们一个非常糟糕的但又是“积极”的信号。
这样做,真的好吗?
本报记者 李立 J148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