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勿用“弱者心态”审视国足抽签
亚洲杯小组赛分组抽签揭晓,看舆论的反应,照例又是一半悲鸣一半嘲讽。
同组的沙特、乌兹别克斯坦和朝鲜,虽然实力均衡,算不得上上签;但至少没有和各档次公认的最强队伍同组。尽管如此,人们似乎还是很乐意往悲观的方向解读,强调“中国队与沙乌朝三国在亚洲杯上从未有过胜绩”的有之,设想“亚洲杯赛程与欧洲联赛相冲,因此日韩阵容实力或许反而更弱”的有之,而更多的声音则说,以国足的实力,抽到哪儿不是死亡之组?有解签的必要吗?
话是实话,国足打个亚洲杯预选赛都气喘如牛,还得靠泰国队的帮忙才吊车尾晋级决赛圈,确实不能指望太多。但是,随时随地说丧气话,或者极尽犬儒地嘲讽,也未必就是应有的反应态度。
这种“弱者心态”的由来不难理解,不外乎是过去期待太多失望太多,被国足伤得深、输得怕了,于是干脆不抱期望,既免得未来心理落差太大徒增痛苦,万一出了成绩还有惊喜,情感投入的性价比较高。
即便国足此前的表现配不上球迷的爱,但这般态度仍然是一种自我贬低,因为过于计较结果和自己的投入,所透出的,只是胆怯和投机。而足球,本不该如此功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但凡是与中国队有关的抽签,很多人的心态就无法淡定。从一开始的过分乐观,到后来的过度悲观,总是走在两个极端。其实,何妨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地看待解签,客观地分析分组形势和实力强弱,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知道,球迷的心态,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最终投射到球员的身上——虽然球迷的期待经常落空,但并不意味着反其道而行之的冷漠和轻视就会更有效果。心理学上有“期待效应”一说,人总是更容易被积极的东西打动,所以,也许冷嘲热讽偶尔会产生激将的效果,但更多时候只会产生糟糕的心理暗示,打击中国足球原本就不甚强大的信心。
自嘲是把双刃剑。对于强者而言,自嘲是使之更强大的神器;但对于不够强大、甚至带有“弱者心态”的人来说,自嘲却很可能成为负能量的源泉。距离亚洲杯决赛圈比赛还有足足10个月的时间,中国球员在亚冠联赛中的集体表现较前几个赛季大有改观,现在就开始自我矮化、唱衰国足,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赵亮晨·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