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国奥溃败,只是一次意料中的病发
国奥出征卡塔尔前,央视把主教练傅博和张玉宁、廖力生等几个核心队员找来录节目,有两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第一,四个小伙无一人说得出中国足球除了2008年北京外另一次打进奥运会是哪一年;第二,面对摄像机每个人都自信满满,认为至少可以小组出线。
现在重提旧事,不是想落井下石,但至少说明一点:这批国奥队员既不熟悉中国足球的过去,也不清楚中国足球的现状。虽然年轻人不一定要背负历史使命感,但至少对亚洲范围内同一年龄段的对手水平和竞争的严酷程度,应该有点专业了解吧?
廖力生在输给叙利亚的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比赛经验太少了,可以说我们不会踢比赛。”这是被现实教训后的切肤之痛,但前后反差如此大,到底根子在哪里?
板子肯定不能打在队员身上,他们只是中国足球豆腐渣工程中最表象的一环,就像房子卖不出去,不能光埋怨售楼小姐;也不能只问责教练,因为土教练的斤两大家都清楚,自己都先天不足,上位本身就是个错误。
来看一组数字:这支国奥的23人中,过去一年能踢到半数中超比赛以上的就6个人,其中还包括2名门将。剩下的人在联赛中都得不到足够的上场时间保证。堂堂国字号队伍,实际多数是中超不被重用的“边角料”。
这样一看,为什么中国国奥球员只能踢60分钟球,领先后被对手疯狂逼抢就乱了手脚——答案很明了,有含金量的比赛打得太少。
谁都知道中超外援当道,重要位置都由洋枪把守,造成本土年轻人空间被压缩。像张玉宁、林良铭这批被普遍看好的97一代,许多人都担心,他们未来也将面临踢不上球的尴尬。
联赛不培养自己的年轻人,那么它在干什么?回答是:炒身价。
不信到近期转会市场上看一看。比如谁是现在中国最贵的球员?估计大部分人不知道。刚从河南建业转会到申花的24岁中后卫毕津浩身价达到8000万元,折合1114万欧元。这个数字在2016年全球转会冬窗已排到了第四。要知道,香川真司、本田圭佑和寄诚庸这些日韩大牌也就值1000万欧元左右。问题是,同样身价放到场上,作用一样吗?
萝卜卖出了人参价,后果就是市场上不会再有真正的人参。高昂的转会费并没有转化为对青训的投入,对后备力量的培养,而是流入了投资者的口袋,而看似短暂受益的投资者,也注定会被拖入无休止的烧钱大战,除非半道抽身,否则不会是最终的赢家。而繁华散尽,喧嚣的中国足球市场留下的仍然是一具生病的躯体。
简而言之,本应是躬耕陇亩、囤粮练兵的中超,并没有为中国足球未来蓄力,反成了投机商们的玩具,而昏庸无能的联赛管理机构根本起不到治理的作用,所以,国奥在亚洲杯上的溃败,只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病发。 伊志刚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