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中超热钱涌入理性缺失
体坛观察
中超烧钱潮一浪高过一浪
这些天,国内足坛的转会市场热闹得很。传闻中的几大热门转会人物,报价足以让人吓一大跳:舜天后卫任航要卖8000万元,富力为中卫于洋标价9000万元……照此趋势,中超本土球员身价破亿元,眼看将成为现实。
套用一句经典台词,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疯狂烧钱的中超,看似一片繁荣,其实已无理智和规则可言,到底是福是祸?
身价飙升即将破亿
包括上港在内的几家俱乐部,都有意引进恒大的前国脚荣昊。不过按照恒大的说法,低于6000万元根本不要来问价。2015赛季的转会“标王”孙可身价是6600万元,一度创造中超转会费历史新高,才短短几个月,6000万元竟然成了“起步价”!
不妨来看看最近的几笔引援:广州富力买陈志钊花了2500万元,河北华夏幸福买姜宁砸了4000万元,江苏苏宁用4500万元把绿城门将顾超挖到了手。更不可思议的是,中甲的天津权健队刚刚以2000万元引进了1993年出生的小将郑达伦,而他此前在上港队效力时,连18人大名单都很难进。这笔严重虚高的交易,成为国内球员价不符实的代表。
还有更惊人的——不差钱的江苏苏宁为任航标价8000万元,另一名国脚吴曦也是转会市场上的香饽饽,有消息称若要拿下他,转会费可能要接近亿元大关。而广州富力的边缘国脚于洋据称也要卖到9000万元,而他去年年底从国安加盟时也不过1000万元左右。一年时间,于洋的身价居然翻了9倍。
热钱涌入理性缺失
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让众多热钱涌向中国足球,也令原本就已经偏离理性的中国足球市场更加疯狂。实际身价只有几十万欧元的本土球员,最终成交的价格则达到上千万欧元,溢价如此之高,证明中国足球市场连最后一丝理性也已经失去。
放在两三年前,1亿元的投入在中超还算大投入。而到了2015赛季,恒大、鲁能、上港、富力、申花和国安6支球队被称之为“5亿俱乐部”,一年开销在5亿元以上。随着年末河北华夏幸福冲超成功、财大气粗的苏宁入主江苏,土豪俱乐部的数量更为庞大,“不差钱”的俱乐部越来越多。在他们不计成本哄抢的背景下,本土球员的身价必然越来越高,直到离谱。
以任航的8000万元标价为例,它约合1122万欧元,差不多能引进高拉特(1500万欧元)、保利尼奥(1400万欧元)这种级别的外援。用来买一个国内中后卫,值得吗?
虚火过旺急需规范
不可否认,相比中国足球跌入最低谷的那段时期,如今的中超观赏性、关注度都大大提升。不过物极必反,当国内本土球员的身价被抬高到不可思议、“军备竞赛”发展到完全无序阶段时,所带来的恐怕将是毁灭性的冲击。
想要土豪俱乐部自发约束这种不理智的争抢,怕是不太现实。尽管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几天前曾表示,如今的球员身价远远背离市场价值,他们不会参与这种哄抢,但有一点能肯定:如果上港不做,2016赛季很可能就会掉队。
这个时候,就应该足协出面了。作为主管部门,为了中国足球的长远利益,绝不能无作为,否则就是失职。想想多年前,至少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限薪令”,现在则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另一个办法就是花大力气发展青训。本土球员之所以价格虚高,关键在于国内优秀人才实在太少,大家都打破头去争抢几个国字号球员,如果能踢的人多了、水平相差不那么大了,价格自然也会降下来。
如今的中国足球看起来是一片繁荣,但让人担心的是:当有一天烧钱热潮退去、泡沫散尽之后,还能剩下些什么? 本报记者 关尹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