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亚运会如何避免赔本赚吆喝
继北京成功取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昨日花落杭州,这也是继北京、广州之后,中国城市与亚运会第三次结缘。一场洲际盛会,是对杭州全方位的检验,同时也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对于杭州来说,相对完善的体育设施及基础设施完全可以满足承办亚运会的需求。即便如此,如何用尽量低的成本办出一届高质量的亚运会,如何让亚运会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将是杭州和亚奥理事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体育与经济的“博弈”
曾几何时,举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被视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但越南“弃办”第18届亚运会,似乎让亚运会一下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弃办”的原因很多,经济原因或是主因。庞大办赛资金让很多有意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有心无力”,而越南提出的1.5亿美元的预算资金,让办赛质量备受质疑。此外,由于越南并非体育大国,基础体育设施薄弱,如果举办亚运会,意味着国内要兴建大量新场馆,建设成本非常高,而这部分新建场馆又要面临在亚运会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这对于经济体量并不大的越南而言也有些吃不消。
虽然无法与奥运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媲美,但亚运会也有生财之道。2010年广州亚运会,包括直接和间接投资在内的预算超过了1200亿元人民币,带来了8000亿元人民币的GDP“进账”。此外,就杭州承办亚运会而言,现有的或正在兴建的场馆设施已经基本具备条件,现有场馆符合国际大型赛事举办标准的已有40多个,最大程度减少了新建场馆的开支。即便如此,如何用尽量低的成本办出一届高质量的亚运会,将是承办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拍即合的“双赢”契机
成功举办17届的亚运会已成为推动亚洲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亚洲体育水平的重要赛事。举办亚运会,既能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还可推动经济的发展。杭州成功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是对杭州乃至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经营管理、民众素质、环境卫生以及体育竞争力的又一次综合检阅,也利于杭州的城市交通、环境、旅游等方面得到改造与完善,借此提速城市发展的步伐。
此外,作为唯一 一座申办2022年亚运会的城市,对于亚奥理事会来说,杭州也是一个放心的选择。除了中国城市良好的办赛能力以外,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借助杭州在旅游、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巨大潜能,亚运会的影响力也将得以扩大。对于杭州和亚奥理事会而言,亚运会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契机。
申办亚运会的“独苗”
及时“瘦身”才是发展之道
同为大型体育赛事,奥运会无疑是亚运会的一面“镜子”。奥运会虽然同样投入巨大,但其对所举办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各层面的经济效益、对旅游、会展、文创、交通运输、商贸、地产等产业的推动也是无形的,这些“隐形”的进账可以保证奥运会“稳赚不赔”。从北京奥运会的28个大项,减少到伦敦奥运会的26个大项。为了节俭办赛事,奥组委提倡缩小奥运会的规模,减少奥运会人数,从而降低奥运会的成本。
亚运会作为亚洲范围内的洲际赛事,赛事项目比奥运会还要多,广州亚运会时共42个大项,仁川亚运会仍有36个。庞大的办赛资金已经让很多亚洲国家对举办亚运会“望而却步”,紧跟奥运会步伐,及时完成比赛项目和预算资金的“瘦身”才是亚运会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报记者 史光明
- 标签:
- 编辑:兰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