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评论:体育将成北京新的文化内核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2008夏季奥运会到2022冬季奥运会,需要整整两个7年。刚刚结束的田径世锦赛,更像是期间见证中国体育发展的黄金分割点。

  2008年的田径赛场,人们记住更多的可能是刘翔的退赛,或是博尔特的神迹。那个夏天,中国国歌一直没能在田径赛场奏响。彼时中国依靠两个叫“秀”的女人——马拉松的周春秀和链球的张文秀,为中国在田径赛场上获得了仅有的两块奖牌。

  7年过去了,张文秀成功地给奖牌“镀了层银色”,女子铅球的巩立姣从当年的第五名拼搏到了现在的银牌,而当年在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屈居第四的刘虹,如今成为实现中国金牌突破的功臣。

  更为可喜的是,中国的小伙子们大放异彩:从苏炳添创历史地跑进百米决赛,到男子4×100合力勇夺银牌;从男子跳远的后起之秀王嘉男,到男子跳高“怪咖”张国伟。

  本届世锦赛上,中国以1金7银1铜的成绩在金牌榜上排第11名,比起以4块金牌排名第四的英国,中国奖牌总数还多2枚。中国在积分榜上与英国并列第五,足以证明中国田径总体实力在扎实地上升。

  在走跑跳投各个门类里全面开花,让中国观众不再只围着男子110米栏赛道怅然若失。他们有了更多兴奋点。

  进步的不只是成绩。始终萦绕在世锦赛上,波及范围广泛的“兴奋剂”疑云中,没有一位中国选手“上榜”。能不能做好反兴奋剂工作,成为检验此次赛事是否成功的重要试金石。

  兴奋剂和体育的纠缠是长期的,治理雾霾也一样。北京下了决心,抓出了实效。为期9天的赛会,只有最后一天无赛事安排的下午出现阴雨,没有人再质疑北京不适合户外运动。

  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北京正在努力把常态的蓝天留下来。可以想象,如今质疑北京没有冰雪就像7年前质疑北京没有蓝天一样,北京发展与前进的渴望永远走在固执保守的思维惯性前面。

  正如即将卸任的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所说,“我们只把机会留给做好了准备的城市。”

  体育将成为北京新的文化内核;鸟巢,已经继长城、故宫等名胜景点外,成为北京重要的地理坐标。《欢乐冰雪季》等鸟巢自主品牌项目的运营将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世锦赛历史上首次举办的“10公里大众跑”活动更是带动了北京全民健身的热情。

  7年前,奥运精神鼓舞了“80后”一代人,彼时的志愿者如今已在各个行业成为中流砥柱;如今2760名志愿者在世锦赛上岗服务,“90后”比例超过94%,成为志愿服务的主体;7年后,也许就是“00”后的舞台。

  人们常说,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是按照大赛的周期来计算的;在北京,每次体育盛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有烙下深深的痕迹。体育精神的传承,不只在赛道的接力棒之间,火炬手的传递之间,还在社会每个角落里的心灵与心灵之间。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体育专电 记者刘旸 吴俊宽 林德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